•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亲其师,信其道”的基点探寻—高中班主任管理工作实践与探索

学术·社科集
山东省滕州市第一中学?277599

【摘要】班主任与学生之间建立良好的师生友谊关系是班主任将工作落到实处的动力和源泉,有利于为学生未来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针对师生之间相处存在的问题,班主任要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并积极解决问题,班主任要主动承担肩上的重任,从多角度出发考虑问题,站在学生的位置看待问题的另一面。本文主要从班级管理的角度出发,针对如何让学生“亲其师,信其道”这个问题进行深入探究,并提出相应的策略,希望对班主任的管理工作有所帮助。

【关键词】班集体;高中班主任;实践;“亲其师,信其道”

引言:“亲其师,信其道”来源于《学记》,原文是:“……安其学而亲其师,乐其友而信其道……。”大致意思就是和谐的师生友谊关系能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从而有效提高学习质量和效率。高中班主任的管理工作非常繁琐,既要关心学生的学习,还要关注学生的生活及心理变化。有些班主任带过很多毕业班,在班级管理中也积累了很多工作经验,有些班主任也获得过一些荣誉,但是对这些班主任感受最多的最真实的想法就是:忙碌和处理无穷无尽的问题。当回归这几年的班主任管理工作时,心中又有一些疑惑,管理工作到底该怎样去做,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的成长呢?怎么样才能使管理工作做得再好些呢?可见,亲师乐道,和谐的师生关系有利于增强班集体的凝聚力和团结的力量,作为班主任最要重要的是让学生从内心觉得值得信任和信服班主任制定的班级的规章制度。

一、班级管理的重要意义

随着社会的发展日新月异,培养高素质人才成为促进社会发展不可缺少的核心内容,高中班主任管理班级不仅仅只是要求学生成绩出类拔萃,而是在管理班级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能力,把班集体作为对象,开展各项具有可行性的实践活动,主要目的是教导学生做一个有道德素养的人。班集体具有较强的凝聚力,每个学生严格遵循班级规章制度,彼此之间有浓厚的同学情谊,在思想上有相似之处,但班级是一个具有团结力量的团体。这个班集体中所有学生朝夕相处,共同进步,每个学生的情况都有所不同,班主任不仅是班里的组织者、教育者和领导者,而且是学校组织和管理学生活动具有秩序和规范性。优秀的班级不仅对提高学生成绩具有激励作用,而且对于树立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产生深远的影响。

二、良好班集体的重要影响

班主任不仅需要将学生学习成绩放在首位,更要关注他们的身心健康。高中阶段是人生当中最重要的时期,而充满学习氛围的班风是养成良好习惯的前提条件,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高中阶段是学生可以纠正错误的重要时间节点,班主任正确引导学生学习优良的人际关系处理方式,为学生的未来发展承担应尽义务与责任,是义不容辞的。积极建设良好班集体会对学生的行为品德起到积极影响,而且还为整个高中阶段良好班集体的建设奠定良好的基础。处于这个重要时期班主任一定要给予足够的关注度,正确引导学生使用正确的方法与同学相处,建立友谊关系,使班集体充满和谐融洽的班级氛围。

三、调整和优化小学班级管理的措施

1、培养班集体意识

在学校的教学模式中,良好的班集体氛围对学生健康成长具有深远的影响。加强班集体建设的凝聚力,提高学生的集体荣誉感意识有不可忽视的作用。班主任一方面在班集体中应该将学生放在主体地位,给予学生充分的信任,在适当的时间让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另一方面,积极鼓励让学生把握住每一次机会,让学生根据自己的主观意识选择目标。在对班级教育的管理过程当中,班主任尽可能是每一个学生都参与进班级开展的每项活动当中,让学生在活动当中感受到班集体凝聚力的力量,使学生知道个人的发展离不开集体的发展,两者共同进步和发展,以集体的利益为重,关心集体,关心同学,团结协作,共同发展。例如班主任定期开展主题班会,让学生之间相处的问题和矛盾通过故事的讲述出来,同学之间进行热烈的交流与讨论,使学生主动意识到自身存在的问题,进行反省和改正,不仅会影响自己的交际情况,而且会影响自己在别人眼中的形象。

2、评价助力成长

每一个学生心中都是向往自由和光明的,作为班主任的主要作用就是刺激他们的求知欲望,时刻考虑他们的自尊,增强他们的自信心。高中生依然还不是很成熟,可能会犯一些错误,会不遵守班级纪律,在这个时候,班主任需要教导学生向优秀的学生学习,以他们为榜样,有目的地进行表扬总比竖起一个靶子狠狠批评的效果更好。班主任不仅需要要求其他授课老师和家长来激励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而且还要采取措施鼓励学生之间互相夸奖。班主任可以时常抽出时间让学生互相讨论彼此的优缺点,最后要求学生围绕“自我评价”写一篇小作文,也可以达到增加学生之间交流的次数和机会。

3、注重习惯培养

高中阶段是人生成长的重要时期,同时也是树立三观的重要阶段,建立良好班级是学生养成良好惯的前提条件。培养学生的好习惯需要长时间的培养,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经过学生付出实践行动。养成良好的习惯最短的时常为二十一天。由此可见,养成良好的习惯并不是在短时期内可以实现,必须经过长期的实践与不断地努力。在日常的行为中,班主任会时时刻刻观察学生的学习以及交际情况,他们通过自我反省和他人的建议进行改正,渐渐地养成良好的习惯。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好习惯,仅仅依靠老师和家长的帮助,不会取得最佳效果。除此以外,一些家长对孩子的学习情况和身心健康状况,因此班主任应该及时与学生家长取得联系,培养孩子们的日常良好的习惯。按照具体要求和标准培养学生的习惯,明确目标的集中培育,比自由发展更有效。

结束语:班级作为学校教学活动的基本单位,其管理水平的高低,对学生健康全面发展,对完成教育和教学的各项任务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班主任在班级工作中担任了组织者、管理者的重要角色。如何建设一个积极向上的班集体,是每一个班主任值得深思的问题。

参考文献:

[1]付海明,宰玉英.高中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探索实践[J].华夏教师,2018(20):78-79.

[2]王春波.高中班主任管理有效性的实践探索[J].新课程(中),2015(04):178.

[3]魏彬彬.班级文化建设在高中班级管理中的应用[J].新课程,2021(49):221.

[4]顾秋婷.高中班主任管理工作漫谈[J].启迪与智慧(中),2021(11):10.

[5]张德.试论高中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实施德育的策略[J].中学教学参考,2021(33):79-80.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