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双减政策对小学数学教学的影响
【摘要】双减政策使得许多教师积极打破教学常规,紧跟时代发展的潮流,留出一部分的时间和精力精心布置作业,保障学生能够实现轻松上阵。减负是双减政策的核心,在开展小学数学教学活动时,教师不再过多的安排练习任务,而是根据学生的知识吸收情况,结合学生的薄弱点进行针对性的调整及改进。保障学生能够在数学知识的海洋中自由翱翔,真正意识到小学数学学习的乐趣和精髓,进而实现全程参与和自主学习。
【关键词】双减政策;小学数学;教学影响
引言
数学在小学阶段中占据较高的比重,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动手能力以及逻辑思维水平,数学教师需要意识到自身的责任重担,在双减政策的指导下调整教学思路,改革教学模式,逐步夯实学生的学科基础。与学生共同探索新的学习模式,实现教学质量和学习质量的稳步提升。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成长及发展不容忽略,教师需要围绕这一核心目标改革传统的教学理念,为学生的成长成才提供必要的帮助,确保小学数学教学能够更上一个台阶。
一、双减政策
双减政策主要以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育负担为根本,真正实现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培养,保障学生能够爱上学习。教育教学工作回归校园、回归课堂非常关键,教师需要承担教书育人的重担,真正实现因材施教,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诉求。其中减负提质是重点及核心,这一点要求教师主动尝试现代化的教学对策,加强对作业容量的合理控制,提升作业的质量,充分发挥作业的巩固作用以及反馈价值,保障学生能够轻松上阵。对于小学数学来说,教学难度、学习难度相对偏高,为了避免学生无从下手、消极对待,教学则需要围绕双减政策来重新调整教学思路,选择契合学生主题需要的教学内容。确保小学数学教学更具有一定的趣味性,让学生在一个自由民主宽松的学习氛围中主动学习知识并实现活学活用和事半功倍。
二、双减政策对小学数学教学的要求
数学的逻辑性和应用性比较明显,学生的独立判断和自主动手最为关键,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严重制约了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学生存在消极情绪。双减政策则要求教师打拨教学常规,紧跟时代发展的潮流,真正的为学生减负,发展学生的兴趣爱好,为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成长保驾护航。首先,小学数学教师需要注重现代化教学理念的全面践行,了解教育教学改革的先决条件,尽量避免简单直白的知识灌输,避免学生陷入题海战术无法自拔。是尊重学生、信任学生,了解学生的真实收获和主观诉求,培养学生自主独立的思考习惯,让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其次,教师需要注重灵活调整,不再直接按照一种教学模式一以贯之,而是根据学生在不同阶段的学习成长规律进行调整以及改进,保障多种教学模式和教学理念都能够满足学生的发展诉求,这一点对小学数学教学创新有重要的影响。最后,在双减政策的大环境下教学要求更加严格,教师需要注重自我提升,积极尝试多种现代化的教学对策,总结教学经验,反思教学行为,探索一条全新的教学路径,只有这样才能够确保小学数学教学发挥应用的育人作用及优势。
三、双减政策下小学数学教学的对策
(一)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
教学理念与教学行为、教学手段存在密切的联系,如果教学理念比较传统,那么后一阶段的教育工作将会受到极大的束缚。在落实双减政策的过程中,教师需要了解与时俱进的客观要求,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主动适应时代发展的趋势。尽量避免过度追求教学进度,无视教学质量,让学生机械被动完成海量的作业。而是以发展学生各个方面的能力为指导,在启发学生、尊重学生、理解学生的过程中给予学生更多发展自我的机会,肯定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实现准确定位。学生的主体性不容忽略,教师需要培养学生自主自觉的学习意识,让学生能够做数学学习中的践行者、思考者和主动研究者,积极质疑权威,与他人保持密切的交流及联系。在现代化教学观念的指导下教师还需要主动尝试多种教学对策,整合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转变学生的思维认知,避免学生出现思维局限和思维断层。让学生在主动参与各种数学学习活动的过程中,获得更多的荣誉感以及集体归属感,真正实现敢想敢做。
(二)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
双减政策比较考验数学教师的基本功,为了确保小学数学教学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重焕发生机,小学数学教师需要深入剖析学科教学的终极育人目标,全面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其中课前准备非常关键,教师需要了解学生的真实诉求,加强对不同教学方法的技巧分析及研究,了解学科知识的核心,结合数学核心素养的具体概念发展学生的数学能力,挖掘学生的潜能。满堂灌的教学模式严重制约了学生的成长及发展,导致学生的学习任务较重,存在许多消极情绪和负面心理。这一点违背了双减政策的初衷,不利于这一政策的顺利落地。为了让学生实现主动学习、合作学习,教师需要提前准备好丰富多元的学习资料,在激励学生、鼓励学生的过程中保障学生能够主动获取新的知识,明确个人需要努力的方向,主动自觉地按照教师的要求独立完成学习任务。学生的提前预习和课后复习最为关键,这些都离不开教师的恰当指导。教师需要结合提前制作好的微课视频让学生反复观看,鼓励学生弥补短板,只有这样才能够夯实学生的学科基础,让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更变得更加轻松和自如。
(三)坚持因材施教
因材施教符合双年政策和新课改的本质要求,能够更好的体现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教师需要站在学生的视角关注学生的主体差异性,始终坚持尊重学生、理解学生,了解学生在数学学习中所遇到的困惑。学生的身心成长规律、教育背景、天赋、兴趣爱好参差不齐,一刀切、满堂灌的教学模式不仅违背了双减的要求,还导致学生丧失了数学学习的积极性。教师需要有效规避这一教学误区,与学生做朋友,深入学生内心世界听取学生的真实想法,扮演聆听者的角色,与学生共同进步。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肯定学生的点滴进步,客观评价学生,多方面了解学生的学情,实现针对性的改进以及调整。确保学生也能够意识到个人的主人翁地位,进而独立高效的学习数学知识并实现活学活用,整体的教学质量较高,教学资源也实现了合理配置。
结语
在双减政策下小学数学教学变动比较明显,数学教师需要关注对不同教学环节重难点的有效分析以及研究,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教学理念。注重自我提升以及对学生的恰当引导,了解学生的真实诉求,真正实现与时俱进、对症下药。
参考文献:
[1]王婷婷. 双减政策下的小学数学教学策略探讨[J]. 传奇故事, 2021(11):1.
[2]王伟. 聚焦"双减",提质增效——小学数学单元作业设计策略探索.
[3]刘复林. 错题本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实践与探索[J]. 教育进展, 2022, 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