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功能对等理论视角下文学翻译研究

学术·社科集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外国语学院 抚顺 113000

【摘要】功能对等理论对于在文学作品翻译十分重要。本文以Barren Spring的汉译文《贫瘠的春天》为例,从词汇和句法两个层面,探析功能对等理论在文学翻译中的具体应用,旨在使读者更加全面深入地理解原文的思想内涵,同时为从事翻译工作的译者提供借鉴。

【关键词】功能对等理论;文学翻译;翻译方法

一、引言

Barren Spring是《西南联大英文课》的第一篇,由赛珍珠(Pearl.S.Buck)所著,并由罗选民翻译,文章通过描写中国底层农民悲惨生活,激发知识青年救国强民信念。罗选民的译文也充分译出了原作的风格特点,反映出功能对等理论宗旨。美国语言学家尤金奈达提出功能对等理论,指译者在翻译时不只追求文字表明上的死板对应,而是要在两者语言间达成功能上的对等[1]。本文将从功能对等理论的视角,在词汇和句法两个层面,结合译文中的实例分析具体的翻译方法选择与使用。

二、功能对等理论应用的案例分析

(一)词汇方面

在英语翻译活动中,要在翻译过程中保证功能对等,语义层面的对等尤为重要[2]。在词汇层面上,可以采用增译减译和归化翻译,使译文能够达到功能对等。

1.增译与减译

增译与减译就是译者根据语境,翻译时在源语基础上增加或删减部分内容,使译文更加符合目的语表达习惯 [3]

原文: There was no wheat on it[4]

译文:没有离离的麦子[5]……

原句中“There was no wheat on it”,如果直译成“上面没有小麦”,就会显得文章过于翻译腔,所以译者进行增词,离离的小麦更能体现出今夕对比。译者也删减掉on it,因为前文已经提及,整合句子翻译成:“没有离离的麦子”,这遵循了功能对等理论的词汇对等。

2.归化翻译

归化是指在翻译中,译者让原作者贴近读者,使译入语读者更加容易理解原作者所表达的内涵[6]。文学翻译英译汉时,可以采用归化翻译策略运用四字结构,使译文符合中文的语用习惯,以目标读者的反映为导向。

原文:On that day when he had seen the faces of his old parents set as though dead, on that day when he had heard the crying of his children and seen his little daughter dying[7]

译文:那一天,他看到自己年迈的父母面如死灰,听到孩子们哭泣不停,眼见小女儿奄奄一息[8]……

这句话若直译则会让译文平铺直叙,译者使用了几个四字结构“面如死灰”、“哭泣不停”、“奄奄一息”,让读者更有画面感,考虑到了目标语读者的阅读感受,体现了归化的翻译方法,便于读者理解与感受。归化翻译让目的语读者通过译文对老刘的绝望境地感同身受。

(二)句法层面

英语和汉语有着较大的差异,所以在文学作品的翻译中,译者要根据源文本的句法语法关系处理好译文,可以采用顺译法和断句法。

1.顺译法

顺译法是英语长句汉译翻译中所采用首要方法,即按照原文中原句的顺序对句子进行翻译。

原文:He could have pointed to the willow trees about the house, and shown the swelling buds[9].

译文:他本可以指着屋子四周的柳树,给大家看就要抽条的嫩芽[10]

原文中汉语逻辑与英语的逻辑基本一致,所以译者直接运用顺译法,译者遵循功能对等理论的句法对等,遵从原文逻辑将原文意思完整的翻译出来,贴合原文结构。

2.断句法

在翻译中,将英语句子切割成汉语短句,这种方式便为断句法[11]

原文:How he knew that the time had now come when sap should stir in trees // and life begin to move in the soil // he could not have told himself[12].

译文:他怎会知道正是这时候树木的汁液开始颤动,泥土中的生命开始苏醒呢?他无法给自己一个答案[13]

原文英语句子较长,译者把长句断开,译成几个小短句,使得汉语译文语气连贯, 逻辑关系紧密。这符合功能对等理论中的句法对等。

三、结语

笔者以功能对等理论为视角,从词汇层面和句法层面对Barren Spring的汉译文进行赏析发现,功能对等理论对文学翻译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在翻译中实现功能对等可以准确传达原文本的思想内涵,让目的语读者有着和源语读者相同的阅读体验。

参考文献:

[1]董晓华.功能对等理论在文学翻译中的应用[J].英语广场,2021(25):51.

[2]彭琦.科技英语词汇翻译中“功能对等”理论的运用[J].教育现代化,2018,5(17):241-242.

[3]贾立娟.功能对等理论在电影字幕翻译中的应用——以电影《小妇人》为例[J].古今文创,2021(25):122-123.

[4][5][7][8][9][10][12][13]陈福田编,罗选民等译.西南联英文课(英汉双语版)[M]. 北京:中译出版社,2017:2-11.

[6]周蕗.基于跨文化视野的归化与异化翻译研究[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15,18(2):55-57.

[11]孙小焕.对断句法在英语长句翻译中的几点思考[J].新课程(教育学术版),2008(06):99

作者简介:

石玉倩,女,1998年5月,汉族,山东泰安人,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外国学院 英语笔译专业硕士研究生;联系方式:15966010273;邮箱:1464017572@qq.com;收件地址:辽宁省抚顺市望花区建设街道丹东路一号。

马颖,女,1973年5月,汉族,辽宁抚顺人,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领域包括英语笔译、语用学及英语课程与教学论。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