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1+X”试点制度下城轨站务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与专业课程融通路径探索
【摘要】2019年,国务院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提出启动“1+X”证书制度试点,鼓励职业院校学生在获得学历证书的同时,积极取得多类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拓展职业技能,提高就业能力。各职业院校以“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为抓手,进一步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构建基于“课证融通”的课程体系,切实做好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工作。
【关键词】 “1+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城轨站务证书;课证融通
1 “1+X”证书制度概述
2019年《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即“职教二十条”)中,正式提出“1+X证书制度”这一概念;随后,教育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及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印发了《关于在院校实施“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试点方案》,这是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的根本的母法;此外,国家教育部办公厅、国家发改委办公厅、财政部办公厅、人社部等其他部门,同步发布了与“1+X”制度和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相关的规章制度。
“1+X”中的“1”,是职业院校实施的学历证书,是“1+X”证书制度的核心和基础。而“X”是指国家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这个证书制度的初衷是让职业院校的学生在获得毕业证书的同时,能获得更多的职业技能证书,掌握更多的就业和创业本领,从而缓解目前我国就业的结构性矛盾。
我们应当承认,学生从入学到毕业,再到走上工作岗位,以及在岗位上晋升发展的这些不同阶段中,学校和企业对于学生的培养要求、方法、理念都存在着差异。对于职业院校来说,教授学生时以素质和知识为主。而对于企业来说,不同的岗位有不同的技能要求。“1+X”证书制度中,院校内外应该执行同一种职业标准和教学标准,它要求企业能参与教学内容和方式的设计中,学校的技能培训能真正落实到企业的岗位需求上。因此,“1+X”中“X”的技能等级标准和要求,不仅要结合职业院校的学历教育,还要立足于企业用人需求,以企业具体的工作任务为导向,还原企业生产一线中真正的作业场景,明确相对应的工作领域、工作任务和职业技能要求,让学生在学校所学与企业的上岗需求真正对接,实现学生“毕业之日就是上岗之时”这一目标。
2 城市轨道交通站务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标准和要求
一般来说,一个职业包括多个工种,而一个工种又包括多个岗位。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对应的“1+X”职业技能等级标准是城市轨道交通站务;国家《职业分类大典》中对应的职业称为“城市轨道交通服务员”,它所包含2个工种:站务员和行车值班员。在企业,城市轨道交通站务主要包括站务员、值班员和值班站长这三个的岗位。根据岗位的实际情况,城市轨道交通站务主要包括引导员岗位、巡视岗、站台岗、售票员岗、客运值班员岗、行车值班员岗、值班站长岗、站长助理岗、自然站长岗等。其中,引导员岗、巡视岗、站台岗和售票员岗的工作人员,我们统称为站务员。而客运值班员和行车值班员,统称为值班员。
“1+X”技能等级标准需要把上述岗位与《职业大典》中提到的工种相对应。首先,引导员、站台岗、售票员、巡视岗和客运值班员,列为站务员工种对应的目标岗位,其主要负责执行层面的工作任务。其次,行车值班员工种对应的目标工作岗位有行车值班员岗、综控员岗、值班站站岗、站长助理岗和自然站长岗等岗位,主要负责车站控制室内涉及的相关工作任务以及车站运作组织层面的工作任务。
另外,站务职业技能等级标准划分了四大模块,图中列出站务职业技能等级标准中四大模块各等级和各领域涉及到的关键技能。
3 城市轨道交通站务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下的“课证融通”
“课证融通”是将证书培训内容有机融入到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优化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深化教学方式方法改革,提高人才培养的灵活性、适应性和针对性。自湖北省教育厅2020年5月发布试点申报工作的通知后,各院校积极推进试点工作,申报城轨站务证书试点和考核站点。首先,与第三方评价组织——广州城市轨道交通培训学院取得密切联系;其次,选派优秀教师参加“1+X”师资培训和考评员培训。另外,教师团队对参加考证的学生进行培训,并将专业课程标准与证书的技能标准有机融合,不仅保证学生考证通过率,也有助于促进学生职业操作技能的提升。
经过近几年的探索,笔者认为推动“课证融通”应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首先,对标“课证融通”的三个层次。
“1+X”站务职业技能标准规定了详细的工作领域和职业技能要求,其中技能标准中的工作领域融通核心课程;工作任务融通核心课程的学习项目;职业技能要求则对应核心课程教学目标。当然,专业课程教学还需要对照专业教学标准。在专业教学标准中,核心课程包含机电设备运用、自动售检票系统及票务处理、客运组织、客运服务、行车组织和运营安全等。
其次,明确“课证融通”的具体内容。
“1+X”站务岗位的工作领域包含四个模块:行车组织与施工组织、客运服务、票务运作和应急处理。专业核心课程应建立相关课程体系,并找到对应模块。比如客运服务模块的课程体系应包含《客运组织》和《客运服务》两门核心课程。《客运组织》的教学内容包括车站倒流设备设施运用;车站客流组织方案编写与分析等;《客运服务》的教学内容包括车站服务设施的监管、站容环境的保持等。每门课程的教学内容与工作任务应紧密联系。只有明确了课程教学标准和技能标准之间的对应关系,才能明确具体教学内容,明确学生需要掌握的理论知识和职业技能。
再次,建立高于职业技能要求的教学标准。第一,要保证知识结构和工作流程完整、科学;第二,要及时更新课程内容,紧跟行业新技术趋势;第三,开发丰富的课程资源,利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提升学生综合素养,培养高素质、高技能的新时代工匠。
参考文献:
[1]刘炜杰 1+X证书制度下职业教育的课程改革研究[J].职教论坛.2019(07)
[2] 韩志孝 1+X 证书制度与人才培养方案的融合研究[J].河南教育(职成教),2020(11)
[3]刘海燕 1+X证书制度下高职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策略[J].厦门城市职业学院学报,2020,22(03)
湖北省职业教育技术学会重点课题(课题编号:ZJGA2020042):《1+X证书制度下城市轨道交通站务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试点探索与实践应用》,课题负责人:谢淑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