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基于“1+X”证书背景下高校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的问题及策略

学术·社科集
贵阳市花溪区贵州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贵州贵阳 550000

【摘要】随着我国互联网、大数据、区块链等技术的创新发展,电子商务行业同样获得迅猛发展。为促进学生适应并融入社会、掌握企业建设的相关知识内容,打造应用型、复合型人才,缓解就业结构矛盾,我国推行并实施“1+X”证书制度教育改革。针对如何帮助学生毕业后凭借“1+X”证书牢固掌握可实践的知识能力,打造电子商务专业性人才进行阐述分析,提出解决方案。

【关键词】“1+X”证书;电子商务;专业人才

2019年实行“1+X”证书制度后,各高校开始重视学生的专业技能培养,针对不同专业培养学生的动手与实际能力,不再单纯依靠理论知识构筑,重点结合理论知识打造专业的技能型人才。对于各高校电子商务专业而言,依靠互联网、大数据、区块链等技术的发展,注重自身人才培养方案变革、教学模式改革创新、专业课程合理设置、搭建实践平台、提高师资建设水平等方面建设,才能够在如今的大环境下保障电商毕业生的就业竞争能力,缓解就业压力。[1]

1.我国高校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现状

1.1教学侧重培养理论型人才

“1+X”证书制度源于2019年国务院在《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中提出职业院校、应用型本科高校启动“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2]此前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大部分高校的电子商务专业都以注重培养学生的理论知识为主、注重学生的学业成绩、理论水平。忽略了职业技能实践能力的培养,导致学生只重视通过学习理论课程获得学分、绩点结业,而在创新意识、职业技能素养方面缺乏全面系统的锻炼。

1.2产教融合培养深度不够

电子商务是一门技术要求水平较高、实操性较强的专业,毕业学生主要从事客服类岗位(售前售后)、网上店铺运营、新媒体运营等方面。[3]但由于大部分高校的产教融合不紧密,校企合作深度不够使得学生在毕业前没有经历具有针对性、时效性、系统性的职业等级技能培养,导致毕业同学缺乏相应实践经验和实操能力,无法满足当代企业的岗位发展需求。

1.3教学设施配备不足

由于我国地区经济水平发展不均衡,部分高校的软硬件基础设施配备也存在较大差异。电子商务专业学生除了需具备全面广泛的理论知识,同时也需广泛的实操技能锻炼,但目前大部分高校均为配备专业的如:ERP供应链管理平台、跨境电商运营平台等电商实战平台的搭建。导致学生的学习效率低下、学习能力不足,对于职业技能证书的获取数量、质量、效率都较为低下。

1.4课程设置不够科学、师资水平较低

电子商务专业涉及管理、经济、会计、编程语言等课程类型、数量繁多,导致学生缺乏针对性、细致化、系统性的学习。此外学生也缺乏选择自身感兴趣的学习课程,被动接受教学安排的内容,导致在实践运用中质量、效率和呈现的效果低下。并且部分高校缺乏具有较强电商实践能力的专业指导老师,师资水平建设的不足也促使学生无法得到在职业技能学习上的帮助和培养锻炼。

2.“1+X”证书背景下高校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策略

2.1制定合理人才培养目标

“1+X”制度中“X”指各类职业资格证书,因此高校在培养电子商务专业的学生时,应加强实践能力锻炼,高校在设置培养目标时,需摒弃传统重理论教学的观念,应当加入对学生实践技能能力训练的相关课程设置、人才培养措施等。注重学生职业技能培训,将职业技能证书考核纳入教学指标,提升学生对职业资格证书的关注,改变学生只重视“学历证书”的传统思维。

2.2深入推进产教融合培养

为加快推进“1+X”证书制度,需注重产教融合培养方法。学校需加强与电商、科技类企业合作,将企业的各项职能标准、内容有针对性性、科学性、合理性的融入到课程安排设置中。通过校企合作搭建产教融合培养模式,高校学生可以借助这种模式了解到自身能力与企业岗位需求水平的差异,并运用科学合理的方法提升自己,进行全面发展。

2.3健全教学基础设施搭建

高校需引进供应链管理平台、跨境电商实操平台等软硬件,通过线上线下教学相结合的方式提升学生学习的高效性、科学性。同时在实战平台内打造“1+X”技能证书考核机制,就可以在校内加强职业证书普及度、提升学生的考核通过率,打造专业应用型人才。

2.4优化课程设置打造双师队伍

产教融合培养不深入导致学校对各企业人才岗位的需求了解度低,使得在培养电子商务专业人才过程中,轻视了专业技能证书对培养人才和提升就业率的重要性。因此高校应结合学生的发展需求及兴趣爱好,设置专业指导老师讲授专业技能知识的相关课程,鼓励学生参加电子商务“创新创意及创业”、“互联网+”等大赛,同时高校也要明确“双师型师资”制度才是推进建设“1+X”证书制度的关键。[4]学校应根据现有等级技能证书的特征,引入电商行业、团体、企事业专家进校开课,与企业共同推进“1+X”证书建设,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与技术水平,提高学校教学课程的综合水平。

3.结语

“1+X”证书制度的实施可助力电子商务专业培养更多具有职业技能的专业性人才,推进校企深度合作进行产教融合培养,提升学校师资建设水平和专业课程设置,弥补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优化高校人才培养方案,打造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提升学生的职业技能能力和社会竞争力,缓解现今社会就业矛盾。

参考文献:

[1] 刘柯.“1+X”证书背景下电子商务专业教学改革探究[J].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2,22(01).

[2] 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 国发〔2019〕4 号〔EB/OL〕.( 2019 - 01 - 24) 〔2021 - 08 - 20〕.

[3] 张权.“1+X”证书制度下高职电子商务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初探[J].科教文汇. 2022,(07).

[4] 武昊,冯洋,应森林.1+X证书制度下电子商务技能技术人才中高贯通培养的探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 2021,24(07).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