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如何在情景中发展婴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摘要】婴幼儿时期是发展语言能力的重要时间段。在孩子成长的这个重要阶段,幼儿教师应当利用婴幼儿的生理心理发育特点,合理利用适宜的场景锻炼婴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让婴幼儿能在循序渐进的情境教学中提升语言表达能力。
【关键词】情境教学;婴幼儿;语言表达能力
在婴幼儿时期通过适宜的情境培养孩童的语言表达能力,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对婴幼儿的智力发展起到促进作用,也可以帮助婴幼儿更快适应新生事物。通过创造或者利用适宜的情境进行引导,可以让婴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得到充分的锻炼。
一、在适宜的情景中发展婴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原因
婴幼儿在刚进入幼儿园时脱离了熟悉的家庭环境,在缺乏父母关怀的现实情况中,通常感到安全感缺失,出现情绪不稳定、易哭易闹等表现。婴幼儿可能会出现沉默不出声或者自言自语等情况,这不利于婴幼儿发展语言学习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为他们创建一个轻松愉快的环境,可以让婴幼儿在其中找到安全感,并经由这种安全感婴幼儿能够找到属于自己的空间,在此空间中进行大胆的语言表达,并同其他人进行交流。
二、在适宜的情景中发展婴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的策略
(一)利用婴幼儿生理心理特点,创建适宜的情境
只有婴幼儿的情感需求在得到满足时,才能通过交流沟通更好地表达自己及自我需求。在婴幼儿这种心理特点下,想要提高婴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需要教师营造适宜的情境及良好的氛围。通过和幼儿进行朋友式的沟通,掌握幼儿们心理上真实的想法,可以更好地满足幼儿的情感需求。在婴幼儿表达自己的观点与教师进行对话时,教师需要对幼儿说的话保持认真的态度,让幼儿在和教师交流沟通的过程中感受到尊重和关切。这样做可以拉近教师与幼儿的距离,让幼儿在与教师的交流中舒缓焦虑及紧张,锻炼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让幼儿愿意表达、勇于表达,在乐于表达中提升自己的自信心。
教师在与孩子们进行游戏活动时,可以穿插聊天环节,在此环节对幼儿表达进行鼓励和引导。在没有成年人参与的聊天环节中,幼儿的交流充满着天马行空的想象,通过有趣的聊天对话,幼儿的语言能够得到充分的表达。在此需要特别强调的是,幼儿的语言不存在好与坏之分。教师在观察幼儿在聊天环节的语言表达时不应该注重纠正孩子的遣词造句或者清晰程度。因为在情景中发展婴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时更重要的是锻炼幼儿与其他孩子的交流互动,在幼儿彼此的交流互动中能够有所表达即是成功,不应该过度追求孩子们的语言水平。只要孩子愿意在各种情境中表达自己,即是值得赞赏和肯定的,在长期潜移默化的培养中,幼儿的语言能力自然能够得到提高。除此之外,教师也可以在进行教学活动时主动对幼儿进行夸奖,幼儿在教师的鼓励下也会提高自信心,乐于在教师的鼓励下表达自己,从而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二)充分利用生活化的情境进行教学
婴幼儿的语言学习是在一定情境中有趣的、有用的学习。对婴幼儿来说周围生活就是一本大教材,可以听到、看到、摸到、感受到许多奇怪、有趣、有用的事物,因此在婴幼儿一日活动各个环节中均可渗透听、说、读、写的语言能力。婴幼儿的语言是在与周围环境的互动中自然而然模仿而来的。因而我们着力创设了与托班孩子发展相适应的动态的物质环境和心理环境,提供丰富的可听、可说、可讲的内容和宽松愉快的气氛,让孩子想说、愿说、爱说、大胆说。
第一,发现生活中的事物和资源提高婴幼儿语言表达能力
生活中有许多生活的事物和资源可以用于幼儿园的教育教学,要到生活中寻找和发现有价值的课程资源。举例来说, 下雪是很常见的自然现象,在托班上学期末的时候,下了一次大雪,孩子们特别的兴奋和激动,这就是一次很好的教育契机,我们带孩子在雪地里玩,目的是让孩子们观察并感受下雪,并用自己的语言进行表达, 大胆说说玩雪的快乐。有的孩子会说:下雪了,有的说:白白的雪花,有的说:雪花是白色的。还有的说:真好玩!每个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都各不相同。第二天趁着雪还没有化,我让孩子们欣赏雪景图片,回忆雪中玩耍的情景。我分层次进行了提问。下雪啦!下雪啦!小雪花是什么颜色的?是怎样从空中飘落下来的呢?引导幼儿用身体动作表现小雪花飘落的样子。又出示小朋友堆雪人、打雪仗、做游戏的照片,鼓励幼儿说说小朋友玩雪时的快乐。小朋友在雪里干什么?玩雪时我们感觉怎么样?雪花是冬爷爷送给我们的礼物,小朋友和同伴在雪里玩耍真快乐。最后还学习了一首关于雪花的儿歌《雪花飘飘》,鼓励每个幼儿都积极参与。能力强的孩子还对诗歌进行了创编,最后在在欢快的歌曲声中自由摇摆,愉快地结束活动。教师在设计适宜的情境培养幼儿语言能力时,要注重参考生活中的要素,在生活化的情境下对幼儿进行语言培养教学的渗透。教师在观察幼儿日常生活时可以发现幼儿生活中存在着大量的教学素材,通过利用幼儿生活中的素材都可以方便教师带动幼儿说话。
第二,要利用生活中的机遇和条件提高婴幼儿语言表达能力
现实生活中有许多机遇,如交往的机遇、操作的机遇等,需要我们去充分把握和有效利用。许多学习只有在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和挑战的过程当中,才真正是有效的。举例来说,当幼儿入园时,看见老师要说什么呢?教师可以友好的同幼儿打招呼,说“早上好小朋友”,与此同时教师应对幼儿进行适当的引导,告诉他们面对此种问候时应当回答“老师您好”。又如在手工课上,在幼儿们完成自己的作品后,可以鼓励孩子们对自己的作品进行介绍。由于幼儿通常十分喜爱自己创造的作品,在介绍自己的作品时往往能够积极主动的表达,踊跃的描述自己的作品,在此过程中幼儿的表达能力将得到提升。幼儿语言能力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教师在日常生活中用心寻找可以利用的情境,并将语言培养融入情境中。教师如果在一日生活中能够把握住机会将语言能力的教学培养融入进去,在日积月累下幼儿通过学习与日常情境的结合能够有所收获,语言表达能力也将得到提升。
结语
在适宜的情境中对婴幼儿语言表达能力进行培养,能够有效提高孩子对语言表达的兴趣,也能明显的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教师在教学实践中需要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帮助孩子提高语言表达能力,提升幼儿语言素养。
参考文献:
[1]孟昭兰.婴儿心理学[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
[2]庞丽娟.婴儿心理学[M].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95
[3]谢丽.2-3岁婴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培养的探索与实践[J].文渊(高中版),2021(2):2237.
[4]玉岭.认识幼儿的言语帮助其发展语言能力[J].启蒙,2020(11):32.
[5]冯琦.浅谈小班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J].儿童大世界(下半月),2019(5):249.
本文系河南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1年度一般课题《在幼儿园托育教育中发展婴幼儿语言能力实践研究》(项目批准号;2021YB1034) 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