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舞蹈编创中现实题材人物形象的塑造

学术·社科集
四川传媒学院?610000

一、人物形象内涵

舞蹈作品中人物形象占据重要地位,舞蹈作品创作的关键在于舞蹈作品中的对人物形象的刻画与塑造。在舞蹈作品的创作过程中,人物形象是舞蹈作品中的主体,也是舞蹈作品创作和赏析的主体,它可以表达作品的思想,是传达感情的重要媒介。一个好的舞蹈作品,是必然有生动而丰富的人物形象的。艺术是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的,人物形象亦然如此,舞蹈创作并不是虚无的想象,优秀艺术作品往往是真实情感的传递与表达。它是在一定的生活原型基础上,经过提炼和艺术加工,借助音乐、构图、舞美等因素,塑造出的具有特定主体思想和客体形态的形象。一个好的舞蹈作品是有血有肉的,它可以影响人的内心产生情绪波动,引起观赏者自身情感共鸣,任何能激发内心深处的涌动,刺激创作欲望,表达诉求呼之欲出,是创作的动机进过理性编创与激发发展而来,绝对不是凭空捏造和现象。通过人物形象,舞蹈才能够传递出它的情感和表达,同时,观赏者通过舞蹈中的人物形象,才能体会感情,发生审美,引起共鸣,产生联想最终达到真实的艺术效果。

二、舞蹈中人物形象的基本分类:

(一)、来源于日常生活中的人物形象

许多作品艺术创作源于现实生活中的原型,比如保家卫国的战士、独守空房等待的军嫂、低头族、忙碌的上班族、地震中的妈妈、空巢老人、自闭症特殊儿童群体等等,都是人物原型和社会当下存在热点话题。这类人物的特点往往真实、亲切,容易引发共鸣,也是大家生活中共同经历过或者正在发生着的故事,更好进行艺术表达与升华主题立意。

(二)、来自于文学作中的人物形象

这一类作品相对于第一类作品,第二类人物形象是虚拟重构为主。它可以存在于古今中外的文学故事中,尤其指神话故事。比如:中国的四大名著西游记、红楼梦、水浒传、三国演义,花木兰、梁山伯与祝英台、孔乙己等等,这类人物形象有着历史背景,往往都是时代与社会交织的反应,主题思想揭露展示某个背景下的悲欢离合,爱恨情仇,传递当下的人情世故,通过人物形象表达作者自己的情感与诉说。

(三)、《逆行》作品中的人物形象

《逆行》题材为当代舞,由笔者编创的6分钟原创作品,新冠肺炎病毒全国全面爆发,抗疫战争全面打响,此作品主要演绎了战“疫”的故事,是以李文亮医生为原型,抗战一线,穿插情结怀孕的妻子与丈夫进行时空对话,行编创、艺术提炼加工而来,在灾难面前,舍身取义,舍小家护大家,最后牺牲在“战场”上。通过舞蹈肢体语言与逆行者、守夜人、志愿者、医护工作者等战“疫”人员进行跨越时空的对话,叙述了抗疫过程中平凡而伟大的人和事,用舞蹈艺术向他们致敬。

三、人物形象的构建

(一)舞蹈语言的塑造

舞蹈中的人物形象主要通过舞蹈语言来塑造,由动机、动作、舞段表情、姿态、来刻画人物形象。《逆行》中的舞蹈语言,有几个典型性动作,“捂嘴”“扼住脖子”直观感受到呼吸艰难,新冠肺炎的主要症状体现为呼吸困难、咳嗽、无力发热、流鼻涕等,选取可以让观众瞬间感受的动作来展现。再比如,在第二部分逆向而战当中,“心脏复苏”,“救援”等系列体现职业性动作,再现当时紧张氛围,塑造意境。

(二)推动情节发展,突显人物个性

人物的个性,是通过情节,通过故事的发展体现出来的。要想编排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塑造鲜明人物个性,首先要做的就是对人物个性进行定位。《逆行》作品结构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春节除夕喜庆,窗外放着烟花,新婚夫妻看着春晚,嬉戏打闹,设定情节“强遥控器”,表现当下阖家团圆,喜气洋洋,为后面的离别埋下伏笔。第二部分,离别抉择,一边是被患者需要,一边是怀孕妻子的需要,面对突如其来的灾难,未来一切未知。义无反顾的奔向疫情的生死战场,舍小家护大家。第三部分,逆向而战,丈夫带着责任感与使命感奔赴一线,各行各业的逆行者、守夜者、志愿者四面八方聚集于武汉,团结一心,肩负使命,抗疫救灾,而另一时空是妻子焦急的等待,她仅仅是万千中家人的一员。还有无数个女儿,无数个父母,无数个妻子丈夫得担心与等待。两个时空夫妻的对话,不仅仅是这对夫妻,二是一线和后方的对话。尾声部分,丈夫救治过程中也患上了新冠病毒牺牲,同时妻子时空新生命的诞生。

(三)意境渲染,音乐烘托

音乐是舞蹈是密不可分的部分,音乐是最直接直击人心脏。音乐设计选择是与舞蹈动作的设计相互映衬,强化舞蹈的动作立意,增强表演艺术效果。音乐通过音效变化,节奏变化等,从听觉的角度影响观众的认知,结合舞蹈动作的轻重缓 急,让观众将自己的情感带入到欣赏表演的过程中。《逆行》中第一部分的欢喜与第二部分的紧张音乐对比明显,在衔接过渡笔者选用了留白形式,演员在舞台上保持造型静止,用新闻播报把观众带入当下。

四、现实题材人物形象的成功塑造对舞蹈编创的价值体现

现实题材舞蹈作品仿佛纪实片一样,能够真实的反映出当下社会现象,一部好的现实题材作品是能够折射出编导思想,反映出生活真实点滴,实现社会价值与社会影响力,现实题材作品具有时代性,将观众的日常提炼出来通过艺术转化提高审美价值,真实的反映出生活中的真善美。而在生活中,人物必然是客观存在的主体,现实题材作品通过深入挖掘与塑造人物形象,通过肢体语言形式去感受真情实感,以舞传情,以情达意。 例如,笔者编创作品 《逆行》就是亲身经历的感受,每一个中华儿女都被这场疫情深深牵动与影响,按下暂停键的武汉和举国上下的团结,通过舞蹈艺术形式,向在抗议一线的医护工作者、警察、 工人、司机、等各行各业不顾危险,奔赴一线“战场”的他们致敬。这场战役,牵动着每一个人,当下虽然很艰难,但对未来我们充满信心,抗击疫情愈是艰难险阻,愈能体现我们中华儿女的万众一"心”,众志成城,愈能显现我们中华民族的凝聚力。

一个人物形象的塑造在舞蹈作品中起着“灵魂”的作用,它是贯穿整部作品灵魂的线索,凝聚最深的内涵,不仅提高作品的艺术观赏性,还能使作品具有真实性。生动鲜明的人物形象塑造在现实题材作品编创中不仅是“灵魂”所在,更是真实情感的表达,展现社会人民的精神追求与观念,能让观众感受到力量和思考,传递思想情感。创作出更多反映真实生活,表达人民精神追求的艺术作品,是我们舞蹈编导所追求的。

作者姓名:杨汪莹露 出生年月:1993.11 性别:女 民族:汉 籍贯:成都 学历:硕士 职称:助教 研究方向: 舞蹈编导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