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基于中德汽车机电职业教育合作项目的汽车车身维修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
【摘要】依据中德汽车职业教育合作项目SGAVE项目模式的人才培养体系,构建符合现代汽车车身修复专业的模式。本文从人才培养模式方向的优化进行重点探讨,培养出符合当代社会需求的汽车技术人才,来提高我国汽车领域人才的升级。
【关键词】教学模式;问题导向;客户委托;课程体系
中德汽车职业教育合作项目SGAVE项目始于2011年,是中国教育部与德国国际合作机构(GIZ)以及德国奥迪、宝马、戴姆勒、保时捷和大众等五大厂商共同合作开展的中国汽车机电技能型人才培养培训合作项目。该项目有效地推动了企业汽车机电工程学徒培养标准的制定与完善,目标是提高中国汽车机电技术人才职业教育的水平,使之适应现代汽车技术的需求。
一、课程体系构架特点
按照“学习领域”课程模式,以 “职业能力”为核心,依据客户导向、实践导向和能力导向原则,将汽车车身维修技术人才培养课程划分为八个学习领域、31个学习情境。学习领域的内容编排则是一种串行结构.学习过程中学生认知的心理顺序,与专业所对应的典型职业工作顺序,或是对实际的多个职业工作过程经过归纳抽象整合后的职业工作顺序,即行动顺序,都是串行的。 这样,针对行动顺序的每一个工作过程环节来传授相关的课程内容,实现实践技能与理论知识的整合,将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按照工作过程来序化知识,即以工作过程为参照系,将陈述性知识与过程性知识整合、 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整合,意味着适度够用的陈述性知识的总量没有变化,而是这类知识在课程中的排序方式发生了变化.课程内容以客户委托展开教学,理论与实践的穿插进行,使得学生动手操作技能得到强化,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理论应用实际的能力,达到了整合课程和强化实践教学环节的目的。
二、教学模式的构建
1.一体化教学模式
以“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工学结合一体化”为指导思想,实施工作过程导向的教学方法,教学过程应在职业行动及多样性的思维操作中完成,学生在学习中通过多次完成自主资讯、计划、决策、实施、检查和评估的完整工作过程;使学生获得在未来的职业活动中,针对工作任务进行独立地计划、实施和评价的能力。工作导向的教学设计应重点体现“做中学,学中做”的原则。
2.“校企携手,双主体育人”人才培养模式
借鉴SGAVE项目德国职业教育双元制人才培养模式,使德国职业教育汽车机电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本土化,与企业深度合作,校企共同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校企双主体育人”体现在培养人才的场所由校内和校外企业实训基地两个主体,且随着学期的递进,学生在企业学习的时间逐渐增加;校内教师和企业技术人员双主体共同开发培养学生的教学资源;校内教师和企业兼职教师共同培养学生。
三、以问题和行动为导向进行教学设计
按照学生认知规律和职业成长规律要求,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观来构建专业学习领域。以实际工作过程和细化的车辆车身系统故障诊断技术规范为基础,并参照轿车维修职业资格标准,构建由浅入深的知识结构序列和由低到高的多层次职业能力。再针对不同的能力层次进行能力分解,设计具有层次差别的客户委托,按照结构完整的工作过程提出课程体系建立及内容组织方案。
教学内容的选取以完成一个完整的客户委托为依托,构建以“客户委托”行动导向教学的学习任务,让学生在真实的客户委托下,以“行动导向”教学实现自主学习通过完成具体的工作任务掌握知识、技能,做到学以致用。以行动为导向的学习是将“客户委托作为完整的工作行为”和学生的行为流程。该模式实现了学生“任务分析一任务规划一任务执行一任务控制”的综合职业能力培养与“剥洋葱式”进阶,达到在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真正做到“以学习者为中心”,以“行动为导向”的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
教师在组织授课的过程中,基于问题和行动为导向进行教学设计,让学习者经历知道、理解、应用到解决问题各个阶段,渐进培养学习者的综合能力。教学流程按照问题导向或行动导向设计,将理论内容与实践操作内容相结合,形成一种符合学习逻辑的结构传达理论与实践内容,即学习地图。经过教师对若干客户委托→学习任务的转换,形成课程结构图,学生在这种问题导向或行动导向教学模式下不断重复强化能力的培养。按照这样的人才培养模式执行后,所培养的学生才能胜任现代技术车辆的维修工作,才具有能力应对各种实际问题。
四、对接职业考核标准,创新学习者考核方式
基于企业对员工的能力需求、引进德国保时捷汽车的考核标准,项目组由校内教师和企业兼职教师共同组成考核组,引进企业员工考核的标准和程序,采用基于客户委托的行动过程的考题模式,形成“学校+企业、过程+结果、理论+实操”多元多维多样化考核模式,全面考察学生的职业素养和岗位胜任能力。通过考核的学生能直接胜任汽车机电维修岗位工作,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多样化成才。
对学生考核时,学生按照任务工单的要求,独立完成考题中所要求的四个任务:任务分析、任务计划、任务实施、任务检查,并记录相应环节信息,学生通过考核后,获得相应的证书。
五、 结语
针对中德SGAVE项目与我国国情相结合,与目前汽车车身维修技术专业建设相结合,将德国双元制教学中国化,通过行动导向教学法具体实施和应用,来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增强学习者的综合分析问题和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推动我国汽车后市场的整体素质和水平,以此提高汽车车身维修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来满足我国汽车后市场的人才需求。
参考文献:
[1] 张葵葵 . 初尝中德 SGAVE 项目的思索 [J]. 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6):93-97.
[2] 杨云峰,蔺宏良 . 困境与突围:高职院校行进中的现代学徒制——以陕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中德 SGAVE 项目为例 [J]. 职业技术教育,2020(8):10-13.
[3] 孙乐春 . 中德 SGAVE 项目课程教学探析 [J]. 科技与创新,2014(21):135-135.
十三五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新疆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探索——基于中德汽车机电合作项目》,课题编号:DJA170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