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幼小衔接下幼儿语言能力的培养策略研究

学术·社科集
广西来宾市兴宾区凤凰镇中心幼儿园?546102

【摘要】为深入学习贯彻国家总书记关于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要从娃娃抓起”的指示精神,全面落实全国语言文字会议精神,聚焦民族地区、农村地区,进一步加大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力度,抓住幼儿时期的语言学习关键期,着力加强学前儿童普通话教育,为夯实终身发展基础、帮助个人成长成才、助力乡村振兴、服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发挥基础性作用,经研究,我部决定在“十四五”时期实施学前儿童普通话教育“童语同音”计划。

【关键词】幼儿;语言能力;幼小衔接

随着我国学前教育的不断改革,国家提出学前儿童普通话教育“童语同音”计划,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提升已经越来越重要,幼儿园阶段是幼儿语言发展的关键期,因此,幼儿教师应该对幼儿的语言培养引起高度重视,尤其是在幼小衔接的关键阶段促进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提升,对幼儿进行有效的、适合的培养教育,从而促进幼儿平稳地向小学学习阶段进行过渡。

一、幼小衔接阶段幼儿语言能力的重要性

众所周知,幼儿园是对幼儿进行启蒙教育的重要场所,也是培育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主要基地。在现阶段的幼儿教育中,幼儿还存在着发音不准、表达不清的情况。同时,由于受到不同家庭环境教育的影响,对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教育也不同,有的幼儿能够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意愿,有的幼儿则只能磕磕绊绊地说出几个音节。所以,在幼小衔接阶段对幼儿进行语言能力的提升至关重要,幼儿不但能够通过正规的教学方式掌握精准的发音方法,而且还能够与其他幼儿进行良好的沟通,进而实现交流能力的稳步提升。幼儿语言能力与表达能力的培养,还能有效地促进教学环境的创造,将幼儿的活动空间布置成一个充满童趣、轻松活泼的氛围,使幼儿在良好的教学空间中潜移默化地提高自身的语言表达能力。教师从幼儿自身能力与表达能力的培养作为出发点,帮助幼儿在这个阶段提升强烈的表达意愿,为幼儿的发展创造条件,使幼儿能够在活动中充分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提升语言能力。

二、幼小衔接下幼儿语言能力的培养策略

(一)创设生活情境,引导表达意识

生活是语言的源泉,也是对幼儿开展语言训练的关键。所以,教师在进行教学活动的设计时,可以针对幼儿感兴趣的领域或者内容去创设幼儿熟悉的活动情境,以专项活动的方式来增加幼儿之间的语言交流频率,完成对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例如,在对幼儿进行“10以内的数字的认识”的活动中,教师为了让幼儿更好地了解这些数字的含义,就把活动室布置成了一个“超市”。首先,在活动的开始,教师对幼儿说:“小朋友们,今天老师出门太慌张了,要给小朋友们带来的东西落在家里边了,现在老师想请你们帮忙去超市买一下这些东西,好不好?”在幼儿热烈的回应下,教师给幼儿讲述了“购物”规则。让幼儿扮演“顾客”,教师为每一个小朋友准备了10以内的卡片数字,作为“现金”,幼儿拿着对应数字的“现金”,可以购买相应“价格”的物品。这种生活情境的创设,会让幼儿感到熟悉和有趣,幼儿在“购物”的过程中既能够获得知识,又能得到交流能力的锻炼,使生活走进课堂,从而也是为幼小衔接阶段提升幼儿的语言能力而注入活力。

(二)利用游戏教学,激发表达欲望

为了更好地带动幼儿的活动兴趣,即时在教学活动中融入游戏的元素,制定符合幼儿天性的游戏内容,除了帮助幼儿进行语言表达外,还要提升幼儿的思维逻辑性。同时,游戏氛围还有利于幼儿之间的交流,这是幼儿在探索问题、解决问题过程中必要的过程,也是利用游戏教学对幼儿进行交流能力锻炼的核心所在。例如,在对幼儿进行语言表达能力提升的课程活动设计时,教师就将游戏活动融入教学活动中。首先,教师在活动的开始让幼儿分别做自我介绍,介绍的内容包括自己的姓名、年龄、爱好等。然后,教师带领幼儿进行游戏活动,教师说:“我们现在每一个小朋友都已经做完了自我介绍,请问大家都相互记住对方的名字了吗?”幼儿说:“记住啦!”教师又说:“好!那接下来就请小朋友们闭上眼睛,老师说可以睁开眼睛的时候才可以睁开哦。”之后教师让其中一个幼儿躲到桌子后边,然后说,“好啦,现在小朋友们可以睁开眼睛了,大家现在找一找,有哪一位小朋友不见了呢?他是谁?他叫什么名字?大家找一找吧!”幼儿在教师的引导下,开始寻找“消失”的小朋友,当小朋友确定是谁了之后,教师邀请这位躲起来的小朋友出来,其他幼儿大声说:“是×××躲起来啦!”然后继续进行这个游戏。通过幼儿的自我介绍以及躲藏游戏,让幼儿在这种有趣的氛围中锻炼自己的表达能力,不仅能够使幼儿记住对方的基本信息,还能够在这个过程中锻炼自己的记忆力,这对幼儿步入小学生活之后,认识新的同学和教师并记住他们有着重要作用。

(三)巧用绘本阅读,培养语言习惯

幼儿绘本不仅文字内容较少,而且还有生动、明艳、具体的图画内容,能够给幼儿带来独特的阅读体验。在小学阶段,阅读是学生进行语言学习的重要途径,因此,幼儿教师在绘本教学中要着重培养幼儿的阅读兴趣,使幼儿逐渐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以培养自身的语言习惯,对幼儿进行专项的语言训练。对于大班幼儿来说,相对于中班幼儿以及小班幼儿,他们的表达能力相对要强,并且也有了一定的思维能力,所以教师在为幼儿实际绘本阅读教学时,也会为他们提供一些阅读难度稍大的绘本进行阅读活动。例如,在进行《好长好长的名字》这本绘本的阅读活动中,在幼儿阅读活动进入到尾声的时候,教师就引导幼儿给教师进行绘本的讲解,让每一个幼儿说一说自己从绘本中读到了什么,通过这本绘本的阅读使自己知道了什么知识,懂得了什么道理。最后,教师引导幼儿进行有感情地朗读绘本,再次提升幼儿的阅读能力,在这种阅读活动过程中来不断培养幼儿的阅读习惯,从而为步入小学之后的学科学习奠定坚实基础。

三、结语

语言是幼儿进行表达意见,发表见解,抒发态度情感的的重要工具,幼儿教师在幼小衔接的关键阶段提升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帮助幼儿清晰表达见解,培养幼儿的学习习惯,适应小学的学习方式,进行与人交流能力的培养等能促进幼儿更好的融入到小学学习生活中,让幼儿顺利过渡。

参考文献:

[1]王莹莹.幼儿园教学中幼儿语言能力的培养策略[J].当代家庭教育,2021(28).

[2]幼儿园与小学语文课程衔接的研究[J].杨晓萍,李子建,陈楷红,崔晶盈.学前教育研究.2019(09)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