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中国象棋校本课程资源开发与实施的探索实践

一起文学
苏州工业园区车坊实验小学 215125

摘要:中国象棋是我国一项传统智力游戏,历史悠久,可是如何让中国象棋文化得以延续与发展,发挥象棋文化养德,从而促进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可持续发展,使学校的象棋特色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更具优势。中国象棋走进校本课程,不但可以弘扬传统文化,还可以促进学生智力的开发。中国象棋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本文主要以中国象棋校本课程资源开发与实施的探索实践展开论述。

关键字:中国象棋;校本课程;资源开发;实施探索

引言:通过中国象棋文化教育,促进学生遵守规则,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操,以棋促学提升学生素养发展。课程中穿插有趣棋史故事,激发学生了解象棋、学习象棋的兴趣。在象棋的教学中,教学生学棋艺,通过形象化的棋局变化,结合产生变化的原因和来由,还要教学生去领悟象棋丰富的文化内涵,让学生在学棋和下棋的过程中感悟人生的道理,培养良好的品格,达到德育目的。

一、以故事为切入点,激发学生对中国象棋的兴趣

运用故事教学是一种现实可行的教学方法,喜欢听故事是学生们的天性,教师可以从讲解中国象棋的历史故事入手,两千多年前项羽和刘邦大战,骁勇善战项羽却败给了刘邦,最后逼的项羽乌江自刎,这是发生在中国历史上的真实故事,中国象棋的形成就是模拟当年项羽与刘邦的对战,谁是项羽谁成为刘邦,在棋盘上见分晓,对胜利的渴望融会贯通在故事的启示中,这也是教师在中国象棋教学中的切入点。当学生对中国象棋学习产生兴趣时,总是积极主动而又愉快地去进行学习。使用故事教学法很好的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对中国象棋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变得更加的有热情了[1]。

在下象棋的时候,学生不仅要考虑自身的棋,还要考虑对手的棋以及今后的棋局,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必须要进行积极的思考,并且要进行严密的推理,还要善于发现对手的错误,防止自己出错,这样才能获得胜利。象棋文化融入计算过程,象棋走一步算几步,谋定而后动,做到心思缜密,这一过程中对学生的严谨性、逻辑性思维以及推理能力形成了有效的训练。要想下好一盘棋,必须要有一定的棋局观念,能够从相对较高的角度审视棋局,正如审视自己的学习或生活。

二、通过象棋博奕,开展特色校本课程

中国象棋中的棋道,就像内涵丰富的人道,包含了无尽的人生哲理。道,意指规律,遵循规律办事能够取得成功,而遵循规律“做人”,也能让我们的人生少些弯路,多些精彩。把象棋引进校园,开设象棋特色校本课程,主要是开设《棋乐无穷》校本课程,开设了 “博弈课”,普及象棋基本下法——棋力训练。通过中国象棋文化教育,促进学生遵守规则,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操,以棋促学提升学生素养发展。课程中穿插有趣棋史故事,激发学生了解象棋、学习象棋的兴趣。在象棋的教学中,教学生学棋艺,通过形象化的棋局变化,结合产生变化的原因和来由,还要教学生去领悟象棋丰富的文化内涵,让学生在学棋和下棋的过程中感悟人生的道理,培养良好的品格,达到德育目的[2]。

定期举办中国象棋比赛。丰富多彩的象棋的博奕活动,稳健灵秀的弈理熏陶,促进了师生精神面貌和学校办学水平的不断提高。在象棋博弈过程中教师时常教育学生“胜不骄,败不馁”的对弈思想。占有优势不可得意忘形,在劣势时要临危不乱、沉着应战。让学生明白,做任何事一定要聚精会神,不能有丝毫放松和怠慢,碰到挫折不能灰心,要有进取精神。学生在棋盘上经历无数次的成败风雨,在学习中的心理承受能力自然能得到增强,对未来的生活也能充满无限的暇想。

三、在象棋博弈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有的学生刚开始下棋雄心勃勃,一段时间过去,就会失去耐性,虎头蛇尾。

针对这种现象,可以设置一些问题,同时间接接引导学生去解决,解决掉的同时他们的恒心会收到鼓舞。每次博奕结束后,布置一些问题,让学生可以在课后思考,一起分享自己的心德。例如,可以设置一些残局,让学生们课后思考,下次课付诸棋盘,用实践来判断思考结果,没有对错,只有哪种方案最优,因此吸引学生的眼球和思维,有助于培养他们持之以恒的品质[3]。

一步走错,全盘皆输,这是象棋游戏经常出现的结果。很多学生在对弈中不细心就会遇到,甚至每盘都出现这种情况;在关键比赛中,一个错误被对方抓住,本来很好的形势就会急转直下,前功尽弃,这些都是缺乏细心所致。可见培养细心的思维方式是多么重要,下面介绍三方面培养学生的细心思维:一是落子前,三思而后行,多思考,每走一步棋需要考虑到三步后的变化;二是多进行基本功的练习,包括残局练习,对各种基本组合的融会贯通可提升棋艺,基本功扎实,变化就游刃有余;三是培养自控力,无论是练习还是比赛,都要沉着冷静,遇事不慌,细心琢磨,养成沉着冷静的作风。

结束语:中国象棋是古人根据战场上的争斗转化为棋盘争斗形式的一种创造,中国象棋棋盘里有很多游戏规则和棋子角色都能在历史上追溯到原型;棋盘里的楚河汉界与历史人物项羽与刘邦的楚汉争雄有很深的渊源;在推进传统文化教育工作时,有意把中国象棋发展历史结合,让师生们能从棋艺中领略到历史人物角色的喜怒哀乐,在棋盘的博弈中不再是单纯的棋盘争斗,还能促进传统文化传承发展。

参考文献:

[1]刘一丹. 让每个孩子都爱上下棋——校园“棋文化”校本课程的设计与实施研究[C]//.中国象棋论丛(第1辑).2019.092468.

[2]李世宏. 从中国象棋看中国传统文化特征[C]//.2015第十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三).[出版者不详],2015:1287-1289.

[3]刘刚. 传统象棋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践研究[D].温州大学,2019.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