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设计中的运用研究
摘 要:以优秀的设计案例或现象为例,研究我国传统文化元素使用的方式方法、设计元素等。着眼未来,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会在热爱传统文化的新青年在新时代下创造出更受欢迎的设计作品。最终阐述用哪几种主要的方式把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应用到现代设计中,使设计更具特色。发掘在设计中运用传统文化元素遇到的困难。
关键词:传统文化;文化元素;现代设计;发展
一、概述
中国传统文化的特征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两大特征,不同的等文化形态表示着民族的文明、精神、风俗、生活方式。许多优良的文化需要我们的重视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内容丰富,各个地区的文化也是各具特色丰富多彩,在一般的设计过程中采用现今简化的方式方法不足以表达出中国传统文化的瑰丽。例如日本的传统文化在作为现代当中无论是各行各业的设计上所展示的文化元素,是比较符合现代化社会人们的审美——简约的美感,并且具有民族特点。仔细研究日本的传统文化后你会发现同在亚洲地区,历史上他们受我们国家的文化影响较大,他们的民族特性又让这些外来文化融入了生活当中。在他们国家相对于地区上的物质贫乏,在融入新的文化是就在一定程度上做出来“减法”具有简约又好看的现代审美特点。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当今社会甚至国际影响下并没有很好的表现,这跟我们的社会发展和人们的观念有着密切的关系。传统文化的内涵不断丰富完善包含了人们对美好的向往,源远流长的特点更是滋养着一代又一代人们的精神世界。
二、如今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设计运用发展现状
现代主义是快速的工业化发展及大批量的生产产物,它随着工业时代的发展而发展,这也是现代化进程的一大特点。中国地现代化设计起步较晚并且在于时代和世界接轨的进程中,受到西方现代主义的影响较大,在短短几十年的时间里中国现代设计经历了从认识到了解、从模仿到反思的创造过程。虽然现代设计为主流西化热潮渐渐消退,但是作为中国重要载体的传统文化元素的设计还没有绽放出这个新时代下的光彩。国际竞争中意识到如何促使涉及民族传统文化的设计回归到主流化和大众化,以一种新的方式方法影响和引导着我们的民族,传承和发展民族的传统文化是根本的策略。设计师要打破固有的现代化设计思想,提高审美情趣善于将民族传统文化的设计元素从历史文化中挖掘出来,从日常生活中提取出来,让传统文化融入现代的生活当中,让大众接受和赞赏。
当今社会新科技、新材料、新媒介不断涌现。社会的多样性伴随而来的是新思想、新观念的不断涌入,我们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合情合理地引导社会新气象,对于新事物要抱有开放包容的心态。包豪斯的创始人格罗佩斯曾经说过:“真正的传统是不断前进的产物,它的本质是运动的不是静止的,传统应该推动人们不断前进即”从多角度多方位寻求对传统文化元素利用的可能性。对于社会发展我们是乐观的,培养自身的创造性思维在文化设计见解上提高自身的审美情趣创造出优秀的好的受大众欢迎的作品。
三、中国传统文化元素运用现代设计中的方法
1.以讲故事的方式融入当代设计中
今日文创文化的兴起受到了年轻人们的追捧和欢迎。在此研究发现文创设计不仅仅是造型和美感还有动人的故事。文创设计的追求不仅是形式上的赋予还有在设计者的能量通过自身的认知贯穿到产品当中来,这样才能够与向飞哲们产生共鸣。有了共鸣才能将一个徒有其表的涉及物品变成一个故事。就是这一大特点才能够将文创产品文化的特性展示出来。在许多优秀的产品文化当中例如做的较好的能够在审美情趣和文化创新上面符合人们口味的有故宫文创和各大博物馆的文创产品时更能体验文化故事的魅力。设计的好的文创产品,例如一,宫灯的造型独特优美人们将改造型作为装饰的应用较多,故宫博物馆文创设计的简约风的宫灯耳环,精美的风格更是吸引了许多人的青睐。二,风景文化旅游区的食品设计例如在三星堆文化旅游区贩卖的青铜人像雪糕也成了人们去旅游纪念的一大的亮点。
2.以配色的方式融入当代设计中
中国传统色彩随着历史的更迭变得更加丰富多彩,从最初的的五色学说发展到现在许许多多更具中国文化特色的色彩,五色观也联系着中国的五行学说。中国人善于应用大自然的色彩,每一种颜色的命名和运用都有着中国人独特的审美特点,都是具有相当美好的意境例如:天青、月白、朱红等等。中国诗词绘画当中的运用更是将色彩的意境运用到了极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让人们通过不断的联系和想象触发人们的共鸣。
中国传统文化元素融入人们在衣食住行当中,服装行业里面则出现的汉服设计和汉元素设计作为文化传承的象征,每个朝代经典的配色充满了时代的风格特点。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于汉族传统服饰——汉服的兴趣越来越浓厚,传统汉服的文化推广与创新设计成为热点。将传统汉服现代化融入现代元素,就像汉服在历朝历代融合新文化一样,只有与时俱进参入得到人们的生活当中,方能顺应时代、融入时代。
3.以形态化的方式融入当代设计中
以形态化的方式融入现代设计中,不是直接挪用,而是在不断了解和认识当中提取传统文化元素的内涵在这基础上进行解剖和抽取。在从现代人的审美和表现手法来二次重构。在研究世界著名建筑大师贝聿铭先生的设计作品当中,除了在新材料新审美的情况下创造具有文化内涵的环境设计作品,例如贝聿铭先生设计的苏州博物馆,从现代的目光来看建筑艺术与周围环境有机结合,清晰的体现了中国人“意境美”的意识,着重与群体建筑的空间层次感。形态化的表现方式较为直观地让人感受到传统文化设计的元素特点。
苏州博物馆在整体的布局上桥面借助水面的意境和镜像感,通古时飞檐翘角与入微的建筑细节,在贝聿铭先生的手下通过运用新型技术与材料的创作将屋顶设计成奇妙几何感的坡顶景观。玻璃屋顶与附近的石屋顶相互结合、映衬,使得自然光和自然景色能够引入室内当中,为博物馆内和展区提供光影感,也为参观者提供导向作用。金属的遮光片、怀旧感的木质结构在玻璃屋顶下广泛应用,自然光线的层次变化,让人身处在环境当中产生舒适的感受。让人如诗如画,妙不可言。新馆与拙政园相互借景、映衬,它作为著名园林拙政园的现代化的延续和新的生机,越看越有不同的意境感受。
四、结语
涉及想要融入中国的传统元素就要选择与产品本身相符合的方式方法,将元素与设计之间通过设计理念相结合起来做到神形具备的效果而其他融入方式如传统色彩、讲述故事、形态化、象征化,想以这些方式将传统文化元素融入设计中,在设计中就要注意利用对传统文化元素的重新设计时应该将这种意念化承载到设计中并且融入新的时代内涵。作为对新时代的主力军,年轻人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是无穷的。具有时代性的特征能够更好地着眼于新的生活方式,创造出更具生命力的中国传统文化元素。
参考文献
[1]周星. 新唐装、汉服与汉服运动——21世纪初叶中国有关"民族服装"的新动态[C]// 中国博物馆协会会员代表大会暨服装博物馆专业委员会学术会议. 2014.
[2]磨炼. 基于旅游纪念品及相关文创产品的设计策略[J]. 包装工程, 2016, 37(16):4.
[3]周颖. 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D]. 东北师范大学, 2010.
作者简介:何晓斌,性别:男,学历:本科,职称:助教,研究方向:传媒教育、艺术设计、传媒、新媒体理论研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