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家园共育对幼儿动作发展的影响

一起文学
泉州市丰泽区海城实验幼儿园福建省泉州市362000

【摘要】:幼儿的身体动作发展与其健康紧密相关。幼儿正处于大肌肉动作发展的敏感期与关键期。在对家园共育对幼儿动作发展影响价值认识的基础上,明确指出家园共育对幼儿动作发展的影响途径,进而尝试性地探索家园共育对幼儿动作发展的影响策略,旨在幼儿动作发展的影响方面,为营造幼儿动作发展友好型的家庭和幼儿园微观环境提供理论依据,通过实践活动促进幼儿动作发展,提升教师专业化水平。

【关键词】:动作发展;幼儿园;家庭;大肌肉群;

引言

针对幼儿动作发展的培养,本文主要从家庭与幼儿园环境因素入手,探索家园共育环境因素对幼儿大肌肉群动作发展的影响作用,意在幼儿运动能力发展的早期,从家庭和幼儿园两方面给予幼儿动作发展环境层面的支持。

一、家园共育对幼儿动作发展的影响价值

(一)为幼儿动作发展提供有效的建议

幼儿获得、变化重要动作技能,既意味着幼儿个体与环境互动关系的改变,又会从认知、情绪、社会行为等方面对幼儿形成影响。在家园共育的基础上,结合幼儿园小、中和大班幼儿动作发展的年龄基本性特征,对幼儿体育活动进行系统化和层递性的教学活动设计,达到对幼儿大肌肉动作发展水平和体质健康水平的提高效果优于常规活动设计,[1]实现为幼儿动作发展提供有效建议的活动价值。

(二)助力幼儿养成终身体育活动习惯

学前阶段是幼儿基本动作技能形成的关键期和敏感期。幼儿在此期间所形成的动作基础能力,将为幼儿以后的动作技能表现提供更大的自由度,并且动作的发展贯穿于幼儿个体生命发展的始终。家园共育对幼儿动作发展的影响,能起到助力幼儿养成终身体育活动的良好习惯。

二、家园共育对幼儿动作发展的影响途径

(一)家庭环境

家庭环境因素会影响到幼儿动作的发展,具体到家庭硬件环境,如家庭面积、运动类玩具的数量、家庭身体活动环境等,和家庭软件环境,如家庭成员的基本素质情况、家庭成员体育锻炼的态度、行为与支持度、父母对孩子身体活动态度、父母身体活动情况、家庭情况等。

(二)幼儿园环境

幼儿园户外环境、幼儿园身体活动设施、幼儿园体育课程情况、幼儿园体育老师情况、教师对幼儿身体活动的态度与认识等。如教师对幼儿运动的态度会影响其安排幼儿进行户外活动的时长与频率。同时,受到幼儿认知方式的影响,教师在幼儿动作发展领域的专业性也会影响到幼儿的动作发展情况,集中体现为游戏精神在幼儿动作发展中的渗透与体现,向幼儿实施寓教于乐的体育活动。

三、家园共育对幼儿动作发展的影响策略

家园共育对幼儿动作发展实施积极性的影响,主要是从家庭和幼儿园为幼儿的动作发展所创设的活动环境入手,即通过家园环境因素对幼儿大肌肉群的发展形成影响作用,为幼儿的动作发展构建幼儿园和家庭友好型的微观环境。

(一)幼儿园运动环境

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已明确将动作发展列为学前健康领域的目标内容之一。幼儿园应为幼儿大肌肉群的发展提供基础性的运动学习模式,在幼儿动作发展中发挥幼儿个体和环境的相互作用。[2]

1.移动性基本动作

幼儿移动性基本动作主要包括,走、跑、跳、躲闪、滑步等。教师应认识到移动性基本动作与幼儿的身体协调能力发展息息相关。[3]例如,针对小班幼儿腿部大肌肉群发展的实际情况,教师应为幼儿创设双脚和单脚跳、连续向前跳的活动环境,在发展小班幼儿动作协调性的同时,促进幼儿移动基本动作的发展。例如,在中班户外活动中,教师为幼儿创设追逐跑的活动环境,如给予幼儿较大的活动空间、仔细地排查地面安全隐患等,支持幼儿在与同伴的游戏活动中发展躲闪跑的移动性基本动作。例如,教师可以利用民间传统游戏活动元素,在户外活动中培养幼儿的滑步动作,如在小、中和大班幼儿都喜欢的“老鹰捉小鸡”的活动中,教师为幼儿营造解决小鸡被老鹰抓住的游戏氛围,引导幼儿通过滑步避免被老鹰捉到,即在解决游戏问题中激活幼儿移动性基本动作的锻炼与习得。

2.操作性基本动作

幼儿操作性基本动作主要包括,幼儿徒手挥击、持棒/拍挥击、抛(投掷)/接、踢/接等。如在小班的户外活动中,教师应为幼儿练习双手向上抛球,既提供适宜的活动材料,如根据幼儿手部肌肉群发展的实际情况,先由沙包,再过渡到体积大小不同的球类,又要为幼儿创设参与抛球活动的氛围,如比赛形式、小组活动形式等,激活幼儿参与抛球活动的内驱动力,达到发展幼儿抛球的操作性基本动作的活动目的。以拍球操作性活动为例,幼儿拍球不仅需要手部肌肉和上肢的控住,还涉及幼儿的手眼协调。[4]教师可以通过拍球锻炼幼儿身体协调性的发展,具体到教师根据幼儿不同的年龄特征,为其创设适宜的拍球活动环境。如教师为小班幼儿创设双手向上抛球的活动,支持中班幼儿连续性自抛自接球的活动,创设游戏化的活动环境服务大班幼儿拍球技能性活动的有效开展,使拍球活动突破机械性训练的瓶颈,通过环境因素发挥拍球发展幼儿操作性基本动作的优势。

3.稳定性基本动作

幼儿稳定性基本动作主要包括,平衡、旋转、着地等。为发展幼儿的稳定性基本动作能力,教师可以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为其提供拉手转圈、荡秋千、转椅等游戏活动的环境,给予幼儿适应轻微摆动、颠簸与旋转的活动支持,进而达到促进幼儿身体平衡机能发展的活动效果。例如,在中班的户外活动中,教师可以为幼儿创设“过河”的游戏化情境,引导幼儿在较窄且低矮的物体上平稳地走一段距离,以发展幼儿的身体平衡能力,促进幼儿稳定性基本动作的发展。再如针对大班幼儿,教师可以为其创设具有挑战性的活动环境,如在斜坡上推小车,在荡桥上行走,意在通过活动发展幼儿的平衡能力,支持大班幼儿稳定性基本动作的发展。

(二)家庭运动环境

家庭既是幼儿开展早期动作发展的主要活动场所,又能使幼儿的动作发展具有针对性与创新性。例如,家长可以安排孩子学习游泳,既可以为孩子的动作发展提供水环境,突破陆地环境支持幼儿动作发展的有限性,又可以通过游泳发展幼儿动作的稳定性和移动性基本动作。水环境不但为幼儿发展动作提供多元化的空间,而且可以给予幼儿不同于陆地环境的特殊体验感,如家长协助孩子在水中进行滑行、漂浮,甚至是翻滚活动。水的环境,在给予幼儿更多运动感觉信息的同时,能达到促进幼儿运动综合效应产生的活动效果。[5]水环境可以给予幼儿特殊化的身体运动,促进幼儿在水环境的活动中发展体力水平。创造和提供适宜的家庭运动环境对幼儿动作发展有着重要性的作用。

结语

通过探索家园共育对幼儿动作发展的影响,深度研究幼儿直接生活的家庭与幼儿园环境内的各个因素对幼儿动作发展的影响,为幼儿的动作发展建构友好型的微观环境,在给予家长促进幼儿身体活动有效建议的同时,达到为幼儿的健康成长助力的活动效果。同时根据研究结果为幼儿园教师进行科学培训,让教师在幼儿动作发展的领域专业性更高。

【参考文献】:

[1]周嘉琳.幼儿园户外活动环境对幼儿身体活动影响的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8(01).

[2]康淑娟.幼儿园户外体育游戏开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长春师范大学, 2020(08).

[3]王欢,杨慧婷,陈艳杰.3~5岁学前儿童动作技能和家庭环境变化对协调能力发展的影响——基于1年的追踪研究[J].体育科学,2021(03).

[4]宋珩.家庭环境对4~6岁儿童动作技能发展的影响[D].上海师范大学,2018(09).

[5]张腾,温宇红,赵响,徐飞.游泳影响幼儿大肌肉动作发展:横向与干预研究的证据[J].杭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1(02).

注:该论文系泉州市丰泽区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1年度课题《家庭与园所环境因素对幼儿大肌肉群动作发展影响的研究》研究成果立项批准号:Fzjk21-151  .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