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流行音乐与民族音乐的融合分析
摘要:在我国,有着非常深厚且悠久的古老文化,这些文化在长期的发展过程当中获得了艺术界的广泛认可。中国的流行音乐在时代的发展和推动之下逐渐走向了世界,也能够向世界充分展现我国文化的特殊性和重要性。虽然在目前所表现出来的流行音乐创作当中,已经逐渐渗入了中国传统元素,但是却并没有形成相对比较完善和系统的发展道路。伴随着“中国风”的不断兴起,具有中国文化特点大的社会环境的形成,也促使中华民族文化在此时开始得到了复苏。流行音乐在接下来的发展过程当中,则需要仅仅抓住现在社会当中的发展机遇,进而从时代这一视角来进行发展,并且注重中国民族文化的融合与运用,构建形成更加丰富的且具有中国特点的艺术作品,通过寻求民族的认同感促使音乐作品在后期的发展过程当中能够被广泛的接受。
关键词:流行音乐;民族音乐;相互融合;中国文化
引言:我国的民族音乐,从广义上来说,是中国音乐者所创作的与中国五千多年优秀文化相融合的音乐表现内容,其主要源于民间,并且在民间代代相传,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表现风格。伴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以及现代化进程的日益加快,流行音乐和其它的一些文化在发展过程当中看似是被针对民族传统音乐文化发展带来了比较大的冲击,但是这也仅仅只是在技术层面以及形式层面之上的一种演变,最核心的美学品质却依旧是传统民族文化与音乐的一种体现。追溯欧美流行音乐的根源其实就是将地域民族特色文化延续并不断融合的结果。中国的流行音乐与民族音乐之间的关系依然可以说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借鉴而且相互融合的一种表现,各自之间也实现归属于自己独有的艺术价值和艺术魅力,进而在中华民族文化的发展过程当中,共同创建全新的音乐文化内涵成为一种使命。促使我国传统民族文化在发展过程当中能够获得更好的发展、传承,民族音乐与流行音乐之间的相互融合也必定会成为发展的趋势。
一、流行音乐与民族音乐的基本概况
(一)流行音乐的主要内容
流行音乐,主要指的是那些在其结构表现上比较的短小、内容相对通俗、表现形式活泼、情感真挚,而且在后期的传播当中也会被广大受众所追捧喜爱、广泛传唱,并且能够在一段时间当中流传的器乐曲或者歌曲。对于流行音乐来说,主要是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起源于美国,从音乐体系上来看,流行音乐主要是在布鲁斯、教堂音乐、爵士乐、乡村、摇滚等美国大众音乐架构的基础之上所发展起来的一种音乐,其所表现的风格相对多样化,而且形态表现非常的丰富,可泛指Soul、Rock、Reggae、New Age等20世纪后诞生的都市化的大众音乐。中国的流行音乐所表现出来的风格与形态在整个发展过程当中受到欧美的重要影响,并且在此基础之上也会形成一定的本土风格。对于流行音乐来说,其主要的特点就是通俗性和大众性的特点。所谓通俗性,也就是说在歌词表现上相对比较浅显易懂,对于受众来说没有任何的理解障碍,流行音乐许多作品也都是抒发自我的一些最真实感受,人们能够在后期的音乐体验当中去感受、体验自己周围的氛围,所听到的也仿佛是自己内心当中的心声,能够唤起自我心灵的情感共鸣。对于大众性而言,流行音乐经常性的会出现在人们的休闲娱乐的场景居多。比如说音乐广播电台、咖啡厅、酒吧、大型演唱会、Live house等场所。还具有一定的时尚性、商品性、新奇性、即兴表演等特点。
(二)民族音乐的主要内容
对于民族音乐来说,主要是源于民间,流传于民间,所表现的同样也是民间生活与情感的歌曲。中国的民族音乐艺术可以说是世界当中非常具有特色的一种文化艺术表现形式,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文明中,创造了大量优秀的民族音乐文化,形成了有着深刻内涵和丰富内容的民族音乐体系。这一体系在世界音乐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我们要认识中国音乐,不能仅仅会唱一些中国歌曲,听几段传统乐曲,还必须从民族的、历史的、地域的角度去考察中国音乐,了解中国音乐,从而真正理解中国音乐的内涵,了解它在世界音乐体系中的地位和历史价值。其所表现出来的主要特点,首先,中国传统音乐一半都是通过五声音阶写成,例如:民歌《茉莉花》、《小河淌水》、《五哥放羊》,器乐曲.《春江花月夜》、《梅花三弄》等等,过去经常也会有人将唱歌不准或者难听称之为“五音不全”,这里面所说的“五音”也就主要指的是五声调式当中的五个音。其次,在音乐的表现形式当中,中国音乐所注重的往往是横向,也就是旋律表现,这与中国的书法以及绘画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中国音乐所讲究的是一种对韵味的处理,强调的则是形散神不散的一种表现特征。最后,中国传统音乐和舞蹈、诗歌等都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在古代,音乐大多都离不开舞蹈,例如:在远古时期,《六代乐舞》、唐朝的歌舞大曲以及唐宋以后兴起的戏曲音乐都体现了音乐与舞蹈结合。
(三)流行音乐和民族音乐的传承及发展
文化的快速发展与繁荣也会让整个音乐这样一种特殊的形式逐渐走向了更加辉煌的阶段,人们在进一步提升文化艺术消费的过程当中,更加喜欢的是乐于文化艺术,这主要因为音乐在创作者所需要的创作的时候,能够创造出更多优秀的音乐作品。伴随着20世纪流行音乐在我国快速蔓延,这样一种相对比较通俗的音乐艺术表现形式也已经逐渐成为了人类日常生活过程当中最重要的消遣内容,也是非常有效的抒情方式,与此同时,我国的传统民族音乐在此时也在不断的发展,不断的推进。作为我国最主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民族音乐在发展当中具有非常大的艺术表现价值,这与流行音乐有所不同,民族音乐主要是源于我国的传统文化,在其发展过程当中还包含了中华儿女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地域以及不同时代所表现出来的文化特点、风俗习惯、情感内容等等。由此,民族文化在发展过程当中也不仅仅只是代表着我国传统文化历史,同时也具备着多元化的表现特征。在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发展的背景之下,不同的风格以及不同的元素所表现出来的音乐逐渐涌入到中国,在这一发展趋势之下,我们也必然需要保护民族音乐独有的文化特点,并且将其文化与精神不断的传承下去。同时,也能够接纳流行音乐的一些内容,并且相互之间进行沟通、交流,促进发展。
二、民族音乐与流行音乐之间存在的关系
(一)民族音乐发展对流行音乐带来的影响
针对流行音乐来说,民族音乐往往都具有非常鲜明的民族化特点,在发展过程当中也是因为民族文化进而不断形成的一种特殊的文化表现内容,相反,流行音乐自身往往都是比较奔放的,能够直抒胸臆引发受众的关注和喜爱,将二者之间进行融合,也会促进二者的创新发展。例如,周杰伦的“中国风”流行音乐作品《菊花台》、《青花瓷》、《兰亭序》等,王力宏的《花田错》、《龙的传人》等,都受到人们的追捧。由此可见,民族音乐对流行音乐的影响非常大,使流行音乐的风格有了一个全新的突破,并在融合民族音乐特征之后,达到了其在中国音乐艺术发展的高峰。
(二)民族音乐元素对流行音乐创作带来的影响
首先,所体现的则是民族音乐元素在发展中对流行音乐所起到的丰富性的作用。在长期的发展以及传承过程当中,让民族音乐更具有多样化的文化精神以及精神内涵,在长期的发展过程当中,悠久的文化不断的积淀,在不同的历史发展时期往往具有不一样的表现,由此,民族音乐也在这当中包括了不同民族人们在不同历史发展阶段想要表达的一些内容。地域所表现出来的差异性也就会促使其造成文化、特性以及习俗等各方面的差异,进而促使民族文化各有各的特点。
其次,在不断地音乐创作当中将民族音乐元素融入其中,能够促使流行音乐在发展中具有一定的民族文化特点,这种独有的民族特征,也会让中国人为之着迷和震撼,进而促进流行音乐在中国和世界文化艺术市场当中的快速发展与繁荣。民族音乐之所以能够在我国历史上发展经久不衰,除了民族音乐的民族性特征,还在于民族音乐发展的延续性。民族音乐可以传递一种民族精神、信仰、信念,“中国风”特色的流行音乐之所以受到人们的普遍喜爱,不仅仅是因为旋律优美动人、歌词华丽优雅,更深层次的是人们对国粹文化的全新视角以及中外文化碰撞产生的巨大魅力。
二、流行音乐与民族音乐的融合策略
(一)将少数民族元素充分融入到流行音乐当中
中国民族传统音乐元素和流行音乐之间的相互融合过程当中,可以将少数民族音乐充分融入到流行音乐的创作技法表现当中,中国地域辽阔且民族众多,少数民族当中所表现出来的音乐经过长期的发展也已经逐渐成为了中国传统音乐元素当中不可分割的重要内容。并且许多少数民族的居住者也都是擅长歌舞,其音乐元素在长期的发展中已经形成了极具地方性、民族性的表现特点,充分展现了我国民族音乐独有的艺术魅力。例如:云南地区苗族所表现出来的“飞歌”这一演唱技法,可以说是当地民族文化当中的艺术瑰宝,也是我国音乐文化中最重要的构成内容。这样一种唱法和曲调表现非常的清丽,而且节奏也很鲜明,在流行音乐的创作表现过程当中,如果需要提升并且增强音乐作品整体旋律与品质的话,就可以运用这样一种民族性的演唱激发,促使歌曲自身能够增加更好的旋律效果。例如:最为著名的歌曲《苗岭的清晨》,在这一首歌曲的创作和表演过程当中,也就运用了“飞歌”这一民族性的演唱技法,不仅仅增强了整个作品的旋律性,而且在很大程度之上也增加了歌曲独有的传唱性的特点。
(二)将传统的戏曲元素充分融入到流行音乐当中
中国民族音乐当中所表现出来的民族元素和流行音乐进行融合的过程当中,则可以将戏曲元素充分融入到作曲的技法表现当中,戏曲作为我国最具特色的一种民族传统音乐元素,在经历上百年的延续和发展过程当中,已经逐渐形成了自身所独有的音乐艺术表现内容,与此同时,由于地域性的不同,中国的传统戏曲在后来的发展过程当中,也逐渐形成了不同的艺术表现风格,并且这些风格与种类也非常的多,在现当代流行的音乐作曲当中,可以将戏曲和现当代的音乐进行融合,在流行音乐的表现过程当中,来进一步延续其唱腔与音调,并且将这些传统的艺术内容通过全新的唱法充分的演绎出来,形成自己独有的艺术风格。例如:在著名的《新贵妃醉酒》当中,就可以将现代化流行的音乐和中国传统的京剧艺术进行完美的融合,在歌曲演唱副歌的时候,演唱的过程当中也会融入许多京剧的唱法,即能够展现出良好的内容,同时还能够将京剧的演唱形式充分表现出来,进而获得受众的一致好评。
(三)将民族传统音乐唱法融入到流行音乐当中
中国民族音乐元素和流行音乐相互融合的过程当中,可以将传统的民族音乐唱法融入到流行音乐的创作与表现过程当中。中国具有悠久的发展历史,音乐的发展也同样具有非常久远的历史,在整个音乐的发展历程过程当中,人们通过总结生活的经验以及民族文化内容,形成了许多具有民族特色的一些音乐内容。在这过程当中,比如:蒙古族的声乐演唱技法就能够充分的融入到现当代的流行音乐演唱以及表演过程当中。蒙古族音乐的唱法在整个表演过程当中,所讲究的往往是具有宏大气势的特点,声音表现也是高亢的,其所表现的内容也大多都是对未来美好生活的一种憧憬,或者是对大自然大草原的一种赞美之情。当蒙古族的声乐唱法融入到现当代的流行音乐当中的时候,演绎者和创作者就可以依据音乐所表现出来的不一样的风格,将其划分为长调和短调两种。长调所表现出来的曲调往往悠扬雄厚,短调所表现的往往紧凑整齐。在具体的音乐演绎和创作过程当中,也可以更加灵活的进行运用,依据不一样的情绪来表达并且运用不一样的技法,与此同时,在中国现当代的民歌的发展过程当中,许多的现代化的乐器也被人们所使用,这些往往都是民族音乐元素和流行音乐之间的融合。总而言之,民族元素更有效的诠释了什么是流行音乐,同时也丰富了现代的流行音乐创作表现技法,例如:《吉祥三宝》,在这过程当中已经融入了许多蒙古族唱法以及声乐相关的元素,更有效的体现了音乐独有的艺术魅力,将蒙古族人对于未来生活的美好向往体现的淋淋尽致,类似民族音乐元素还包括《信天游》
等等,这些都可以融入现代化的流行音乐当中,进而形成独特的艺术表现内容。
(四)将中国的传统乐器融入到现代流行音乐当中
中国民族音乐元素和流行音乐之间的相互融合,同时也可以将中国传统的乐器充分融入到流行音乐后期的创作与表现过程当中,中国传统的音乐发展和音乐成就往往离不开中国传统的乐器,二者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中国传统的声乐表现通过传统乐器演奏来进行展现,充分表达了中国古代人民深厚的情感文化内涵。如果现当代声乐创作过程当中能够引入中国传统的乐器来进行表达的话,也能够使之成为音乐编曲当中的一部分,那么中国的现代声乐发展也必定会厂区的发展,进而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流行音乐内容。
(五)将古曲曲调融入到流行音乐当中
中国民族音乐元素和流行音乐之间的相互融合,同时也可以将传统的古曲融入到流行音乐的创作与表现当中,在中国音乐的发展过程当中,我们的先人也谱写了许多非常经典的曲目,这些古曲大多数都归属于一种器乐曲,并且也都是处于诗人之手创作出来的,这些曲目同样也可以充分运用到现代的歌曲的创作与表现过程当中。例如:中国古典曲目《塞上曲》、《阳关三叠》等等,这些古典曲目悠扬而且生动,并且极具陶冶情操的重要作用,如果能够将这些古典的曲目以及现代的流行歌曲创作技法进行融合的话,那么一定能够收获更多的成果。例如:林子祥先生所演唱的著名歌曲《男儿当自强》,这首曲目当中的曲调也就是从传统曲目《将军令》当中借鉴的,这二者之间的有效融合,也促使其成为了人们喜爱的另外一种曲目,并且得到了一致好评。
结论:综上所述,中国传统的民族音乐和现当代流行音乐之间的融合,这对中国流行音乐未来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发展意义。首先,能够将中国传统民族音乐当中所特有的元素和流行音乐之间进行完美融合,并且凸显具有中国特色的一些流行音乐文化,为流行音乐之后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发展平台。其次,通过中国传统音乐元素和现当代流行音乐创作技法之间的融合,则能够更好的将中国传统音乐进行传承以及弘扬,并促进其创新发展。为中国的民族音乐走向世界,让世界聆听全新的中国流行之声。
参考文献
[1]民族音乐元素在我国流行音乐中的应用思考[J]. 杨韵. 音乐时空. 2015(19)
[2]中国流行音乐对民族音乐的吸收运用[J]. 冯岚岚. 焦作大学学报. 2012(02)
[3]民族音乐元素在我国流行音乐中的体现[J]. 赵燕. 飞天. 2011(22)
[4]中国流行音乐中的民族情结[J]. 陈曦. 人民音乐. 2011(05)
[5]论王建中钢琴改编曲《猜调》中民族音乐元素的运用——兼析其钢琴演奏中民族音韵的表达[J]. 李蜀果,聂沙沙.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02)
[6]流行音乐、艺术趣味与社会意识——改革开放初期关于流行音乐的论争[J]. 陈占彪. 社会科学. 2010(02)
[7]追求沉思还是体验快感:流行音乐再思考——试析阿多诺的流行音乐批判理论[J]. 赵勇.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02)
作者简介:姓名:赵爽(1989 06 28出生),性别:女,民族:汉族。籍贯:吉林省白山市。毕业院校:吉林艺术学院。职称:助教。学历(2012级硕士)研究方向:流行音乐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