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信息技术2.0视角下英语课程思政的初中与高中学段有效衔接的实践探索
摘要:当今时代背景下,信息技术已经与人们的日常生活产生了密不可分的联系。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信息技术也得到了很好的发展。相较于传统信息技术来说,信息技术2.0有着更加明显的优势,尤其是在教育教学方面。在英语教学中,有效应用信息技术2.0,可以有效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提升教学效率以及教育质量。下文将从课程思政角度切入,探究信息技术2.0应用背景下,英语学科初中与高中学段如何才能有效衔接,推动英语学科的发展,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关键词:信息技术2.0;英语课程思政;学段衔接
引言
在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遇到“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疫情常态防控及信息技术迅速发展的背景下,教育工作面临着很大的挑战。教师需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2.0的手段,提高教学效率的同时,努力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为促进他们的健康成长夯实基础。因此,在学科教学中有效应用信息技术2.0加强课程思政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课程思政不是思政课程,也不是简单的课程+思政。开展课程思政需要专业课程与思政的融合,是育人观、使命观、教学观、课程观的多维度教育变革。在教学工作开展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与各科实际教学内容有机结合,以课程思政的方式实现对学生思想品德素养的有效培养。通过对中学英语课程的深入研究,可以发现初中英语课程与高中英语课程存在一定跨度,以及初高中英语教学方法也存在较大的差异,从而导致初高中英语课程思政无法实现顺畅衔接。基于此,为实现英语教学工作的高质高效开展,确保英语课程思政可以充分发挥其实际教育价值,本文将对信息技术2.0视角下英语课程思政的初中与高中学段有效衔接进行实践探索。
1.何谓“信息技术2.0”
信息技术2.0是指以教育教学信息化全面推动教育教学现代化,从而实现教育教学工作的智能化发展。信息技术2.0最早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印发的《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正式提出,是教育信息化的升级。在实现信息技术2.0的过程中,教育工作者在开展工作的过程中应当实现从专业教育资源到全面教育资源的转变;教学工作开展的过程中应当基于学生信息技术能力的提升转向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使教育工作可以从应用融合发展转变为创新融合发展,实现教育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升,确保各学段教育工作都能够得到高质高效开展。
2.信息技术2.0视角下初中英语课程思政的教学特点
英语课程思政的主要形式就是将思想政治教育与英语教学进行深度融合,如将理想信念、价值观以及精神追求融入相应课程当中,从而对学生行为举止以及思想意识产生积极的影响。在当今时代背景之下,初中生思想教育工作受到了更进一步的重视,课程思政开展的过程中会将先进教学理念、教学手段与其结合,使其呈现出更加鲜明的教学特点。通过信息技术的有效作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工作的联系也变得更加密切,在英语课程思政的过程中,信息技术展现出了巨大的应用潜力。应用信息技术开展英语教学工作的过程中,相关技术不仅可以促进英语教学活动内容的完善以及教学质量的提升,还可以实现对学生基本英语能力的有效培养。所以,教师对于应用信息技术开展英语教学工作保持着非常积极的态度,教师可以通过丰富多样的信息技术2.0教学手段,保证学生获得良好的学习体验。这对于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以及学习环境都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使得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得到充分激发,全面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对于英语课程思政来说,在信息技术2.0的支持下,教师可以实现对英语课程当中的思政元素进行深度挖掘,并通过相应技术手段使得思政元素可以与英语教学工作实现更深度的融合,确保教学工作开展过程中,相应思政元素可以充分发挥其实际教育价值。另外,教学准备工作开展的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英语教学内容,通过信息技术依托互联网来搜寻相应的思政内容,使教学内容与课程思政内容可以高度匹配,实现英语教育教学工作的高质高效开展。除此之外,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学生的个性化需求也将得到充分满足,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差异性为其安排不同的思政学习内容,真正实现因材施教,确保思想政治教育与英语课程的有效融合,促进学生思想道德水平的提升,推动学生综合素养的全面发展。
3.信息技术2.0视角下英语课程思政的初中与高中学段有效衔接
3.1深度分析初高中英语教材变化特点,提取共性内容
相对于初中英语教材来说,高中英语教材发生了非常明显的变化,为确保英语课程思政依旧可以得到高质高效开展,教师首先应当对初中以及高中英语教材的差异化内容进行分析,明确不同教材的实际差异,从而在教材当中提取出相应的共性内容,增强初中生对高中英语教材的适应能力,确保英语教学工作可以得到高质高效开展。由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无论在任何学段开展,相应教学内容都有着非常明显的共性,所以教师应当积极提取教材当中相同的思政教育元素,提前为学生打好思政基础,确保高中阶段的英语思政工作也可以得到高效开展。如果高中英语教材当中的思政内容是初中教材所不涉及的,教师也可以通过信息技术以及多媒体设备提前将相关教学内容呈现出来,使得学生可以对思政教学内容提前进行了解,进一步提升英语课程思政教学资源的整体性,这对于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也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1]。人教版初中英语七年级下册教材当中包含了大量的中国文化元素,教师可以通过采用合理方式选择合适的元素开展课程思政教学工作,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并帮助其树立文化自信,使得学生步入高中之后能够以正确的态度对待更深一层的英语文化,这对于促进国家文化事业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例如,开展Dragon Boat Festival这一章节的教学工作时,教师可以通过信息技术将端午节的文化内容以视频的形式更加直观地呈现出来,进一步加深学生对中国传统节日的喜爱,让学生对爱国情怀有一个更深刻的理解,有效提升英语课程的育人功能。
3.2引导学生提前适应高中英语教学
高一阶段是帮助初中生适应高中英语课程的关键时期,如果学生在该阶段不能很好学习的话,后续高二、高三的英语学习将会受到直接影响,英语课程思政也难以得到有效开展。为了确保初中生可以充分适应高中英语教学,教师在开展教学工作的过程中,应当积极应用思政元素,探究具有相同思政元素的初高中教学单元,将高中教学部分相关内容作为初中英语教学工作开展的拓展素材,使得学生可以提前学习高中英语内容,有效适应高中英语课堂的紧张节奏,让学生对高中听课方式、学习习惯以及复习方法都有一个基本的了解,确保初中英语以及高中英语可以实现有效衔接[2]。例如,对于人教版英语八年级下册Unit7 Section B的教学,教师在讲到熊猫生存环境受到威胁的相关教学内容时,教师可以与新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第二册Unit2 Wildlife protection进行联系,通过寻找有关濒危野生动物的英文报纸、杂志,引导学生对其进行深入了解,然后通过信息技术为学生播放有关濒危动物,如熊猫、大象、鲸鱼等动物的生活习性、被盗猎者盗猎后它们悲惨的命运,以及由于生态失衡导致人类面临着更大灾难的视频,使得学生可以明白保护动物——其实就是保护我们人类自己的真正意义。以该种方式开展英语教学工作,不仅可以实现初高中英语教学内容的有效衔接,还可以更充分发挥相关教学内容的思政教育价值,并且该过程中信息技术的实效性也得到了充分发挥。
3.3合理应用人文道德元素
人文道德是人文精神和道德素养的结合体,是传统优秀文化的立足点,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题中之义。人文道德不仅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要内容,也是基础教育的重要内容。当前教育工作开展的过程中,教师不仅需要对学生的专业知识能力进行培养,还需要保证学生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确保学生可以塑造出良好的人格以及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世界观。通过对英语教材进行了解,可以发现其中包含大量的公平正义、社会责任、环境保护以及诚实守信等人文精神与道德素养的积极内容。所以为保证英语课程思政教学工作可以得到高质高效开展,教师应当注重人文道德元素的有效应用[3]。如开展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Section B 2b Crossing the River to School的教学内容时,教师可以通过信息技术来寻找中国某些乡村学生上学的内容,让初中生感受乡村学生不畏艰辛的精神,让他们学会珍惜当前的生活,明确求学的意义,提升他们的综合道德素养,促进他们真正健康成长。
综上所述,为提升英语课程思政的效果,教师应当做好初高中学段英语课程思政教学的衔接工作,确保相应教学内容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可以得到高质高效开展,进一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为他们的全面发展夯实基础。
参考文献
[1]周永恒.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与课程思政相结合的策略研究[J].教师,2022(15):51-53.
[2]詹平平,刘秋月.核心素养下冀教版初中英语阅读课文课程思政元素分类研究[J].海外英语,2022(07):169-171.
[3]吴伟萍,胡娟.课程思政视角下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设计——以Unit 5 The Chinese Writing System:Connecting the Past and the Present为例[J].英语教师,2022,22(12):39-43.
注明:* 本文系广东省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专项科研课题“信息技术2.0背景下教育电影融入高中英语课程思政的实践研究”(课题批准号: TSGCKT2022430)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第一作者简介:陈华芳,女,1975年出生,汉族,广东湛江,本科,英语中学一级,研究方向;学科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