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基于工作过程的工业自动化仪表应用技术课程项目化教学改革探索

一起文学
青海柴达木职业技术学院,青海省德令哈市,810700

摘要:这些年,在校企合作、产学融合的职教人才培养理念下,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化教学模式成为我国职教改革的一大重要趋势。自动化仪表应用技术课程是高职工业自动化技术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其教学实践操作性极强,本文结合该专业应往届毕业生入企上岗的实际工作过程,拟对自动化仪表应用技术课程进行项目化教学改革,以期可优化原有教学模式、改善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积极能动性、自主学习能力、实践操作能力以及团队合作能力,促进他们得以全方位综合发展。

关键词:工作过程;工业自动化仪表应用技术课程;项目化教学

引言:近些年我国职业教育越来越受重视,生源和规模都在不断扩大,同时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化改革,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习本位能力的教学理念也在职业教育中一再受到关注,体现出我国高职院校以技术培养为主、就业引导为先的特征,可更好地满足了社会结构性调整对高职生在专业知识技能、个人能力、综合素养等方面的高标准要求。在此教育新时期,高职院校要想在发展之中顺应形势、与时俱进,就必须要对原有教学模式进行优化改革。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化教学改革,旨在通过师生双方共同实施并完成某个完整化工作项目的一种教学过程,在此环节中试图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的积极能动性、创新创造力,为学生提供做中有学的平台,继而促使课程理论与实践操作形成紧密结合,倒逼学生不断提高挖掘并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所以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化教学,可更好地满足职业教育以培养技能应用型人才为主的教学目标,从而被推广应用在理实结合、实践性突出的专业教学之中。

为落实国家职教改革政策,强化职业教育发展,笔者以自动化仪表应用技术课程为例,以工业自动化行业中真实化的工作情境和实施过程为依托,将该课程基于工作过程开展项目化教学改革,将实际工作中所需要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均融合到该课程教学之中,适度性、合理化的设计学习任务。在开展教学活动时,以真实化的项目为载体,经专业课教师组织并引导学生,采取任务驱动的教学方式,应用学生所掌握的专业知识,根据实际项目所需工序制定项目计划并引导学生实施完成,从而促使教学环节与真实工作流程形成高度统一,借此将课堂教学与真实工作场景有机结合起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自主学习能力、实践应用能力以及团队合作能力【1】。

一、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项目设计

首先,教师要清楚基于工作过程的自动化仪表应用技术课程项目化教学,是以工作过程为主线、以项目为重心所实施的一场过程性教学活动,它秉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就专业对应职业岗位进行全面分析,在此基础上制定课程教学内容,继而对内容进行重组之后转化为具体的项目或任务,学生则可围绕与此开展自主探究性学习,而各项具体的工作任务则可将教学内容串联起来,达到灵活转化、学以致用的目的。在此任务驱动教学模式下,教师即从教学的灌输者转变为引导者,更能突出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在具体项目情境中与学生开展交流互动,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主观性;而学生之间还能以小组合作、交流讨论、自主探究的方式开展灵活性学习,营造出一种学习的和谐融洽氛围。

二、对教学项目进行合理开发

简单来说,工作过程即是员工在企业中为达成某个任务目标所实施的贯穿性工作程序,而工作过程之所以有着极其重要的实践意义,则是因为一个职业之所以被指定划分为某个工作岗位,是具有其特殊工作过程需求的,也就是在工作内容、工作方案、工作组织以及该项工作发展历程中都有它的独特之处【2】。所以,高职院校应主动深入工业自动化行业展开调查和探究,在充分结合企业领导者、行业专家骨干以及专业课教师的意见之后,根据该专业所要求的职业能力标准有针对性实施教学项目的开发,分析学生未来到底应具备哪些重要的专业知识与技能,从而考虑要如何做好教学与岗位的精准对接,制定自动化仪表应用技术课程大纲、课程项目模块、课程考核评价标准等,保证学生可在优质的实践教学条件下实施项目化的学习,掌握必要的专业知识技能并形成过程性的学习考核。通过实施上述项目化教学,可让学生加深对项目的了解,具备相应的工作组织和实践能力。其次,项目化教学以真实的工作过程为主线,可让学生强化所学知识的深广度,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比如能自行处理新型自动化仪表的选材和安装;可塑造他们的求实创新精神,比如借助网络不断拓展专业知识,能看懂仪表检测系统图、电气控制流程图,规范仪表接线步骤,仪表维护管理等等。

三、项目化教学的实施环节

基于工作过程的工业自动化仪表应用技术课程项目化教学要取得良好的改革效果,应尤为注意在项目实施环节中科学采用教学方法和手段,合理序列化项目实施的每个阶段【3】。在项目实践中,教师还应找准时机穿插各阶段的项目指导和评价,以此保证可通过项目实施起到培养学生实践技能的教学目的。教师应以企业制度规范来约束并对学生行为进行客观评价,而学生也不再是单纯的受教育者身份,更像是有具体工作任务混合目标的企业员工。通过职业角色的形成,促使学生增强学习意识,并建立起员工所应有的岗位思维和工作方式,学生在项目达成的过程中会不断感受到工作成就感,帮助他们建立所需的职业素养。具体而言,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化教学实施过程如下:

第一步提出项目任务,教师将学生进行小组划分并下达项目任务,发放项目实施所需的设备及工具。第二步是分析项目需求,初步形成项目整体方案,学生根据项目任务分析工作环境及要求,初拟形成设计方案,并通过小组开展可行性分析,探讨且验证方案的规范合理性。经过讨论探究、分析验证,促使学生增强所学知识与工作任务之间的应用关联性。第三步是开展动态化评价,学生通过讨论所得出的初定方案多样、漏洞也不少,所以在实施项目工作之前教师要让学生将方案以PPT的方式进行演示说明,继而在班级内形成项目评议,教师予以总结陈述,进一步优化之前的方案。第四步是修改并实施方案,通过前期大量铺垫,各小组对自身方案进行合理化重新修改并最终确定下来,接着制定方案的实施步骤,开展具体化的项目工作。第五步是教师跟进检查并引导,在项目开展中教师扮演着参与者引导者的双重身份,一方面要主动和学生共同开展分析讨论活动,辅助学生解决项目实施过程中某些棘手的、有难度性的问题;另一方面,教师还应结合每组项目进度有针对性的提出问题,目的旨在正确的引导学生,并可作为学习过程性评价的一个依据。第六步,展示项目成果并考核评价,教师要求各小组分别展示并汇报其项目完成的实际情况,填报项目考核自评表,小组成员分别汇报个人工作任务和完成情况,并以随机的方式安排学生展开答辩,由教师对项目的实施结果予以综合考核评价。

总结:总的来说,基于工作过程的工业自动化仪表应用技术课程项目化教学目前还处于初始阶段,高职院校在推行该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的同时,还应具体从师资建设、教材修订、课程资源开发、教学设备配置、教学科研探究、教学评价创新等方面不断予以优化提升,以此全面提高该专业课程建设,切实培养学生未来的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从而更好地满足工业自动化行业的用人需求。

参考文献:

[1] 马晓燕. 项目式教学法在电子技能实训教学中的具体应用[J]. 科技风,2016(14):42-42.

[2] 黎洪坤. 基于工作过程的自动化仪表应用技术课程项目化教学的设计与实施[J]. 广西教育C(职业与高等教育版),2011(6):31-34.

[3] 刘治刚,徐青. 基于工作过程的《仪器分析技术》项目化课程改革探索[J]. 职业教育研究,2013(9):80-81

作者简介:应凯业,男,青海省西宁市人,1994年2月, 汉族,本科,初级(助理讲师),从事工业自动化仪表技术专业教学工作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