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基于产出导向法的高中英语读后续写教学模式设计与实践

一起文学
辽宁师范大学 辽宁省 大连市市116000

摘要:读后续写既是一种测试手段,又是一种语言学习方法,为解决 “学用分离”问题提供了新思路。本文基于读后续写的内涵及其基本特征,从产出导向法的视角出发,尝试建构以续写为输出导向的英语读写课堂,结合教材实例搭建从 “学”到 “用”的过程性路径,即产出驱动,激发学生动机和兴趣;分层促成,实现理解和产出的协同;以评为学,提升产品加工深度。

关键词:读后续写;产出导向法;驱动;促成;评价

一、引言

1.1 研究背景

读后续写任务设计是“将一篇读物的结尾抹去,让学生阅读截留部分,在理解的基础上续写,补全内容”(王初明,亓鲁霞,2015)。已有很多研究证明读后续写对二语习得的积极影响 。根据2017版2020年修订版高中英语课程标准,该标准中明确指出“阅读与写作在语言的学习过程中相互促进、相辅相成、教学中要通过大量且形式丰富的专项和综合性语言实践活动,促进学生语言技能的提高”。为了响应新课标的号召,“读后续写”作为一种新型高考题型也应用而生。这是一种集内容创造和语言模仿为一体的高考新题型,对培养学生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具有重要的意义。其对英语写作具有良好的促学作用。。2022年目前已知的实行新高考的省份就是2021年实行的14个省份。随着该题型在越来越多的省份试点,读后续写这一新型写作题型将有望在全国范围被推广。并且在新高考改革中,将此题型的分值提高到了25分,在高考英语中占了很大的比例。

产出导向法是由文秋芳教授于2015年正式提出的一种外语课堂教学理论。提出的背景可归纳为两点:1、大学英语课堂以讲课文为中心,忽视了语言的使用;2、盲从以学生为中心,忽视了教师指导的输入性学习。基于产出导向法的教学实践和研究成果已经在全国多所高校应用并取得成效,也引起了国外学界的关注。

读后续写这一题型被应用于高考题型以来,寻找合适的方法来提高学生的读后续写成绩和能力成为学术界、老师、家长、学生普遍关注的问题,笔者在读了大量与这两主题相关的文献后,发现将产出导向法应用于高中英语读后续写这一写作活动具有一定的合理性,所以笔者欲将此开展研究。

1.2研究意义

对于本论文的研究意义,笔者将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展开论述, 对于本论文研究的理论意义,笔者将会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论述:1)文秋芳教授所提出的产出导向法主体为高校外语学习者,但今年来随着该理论的不断完善,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开始考虑该理论是否适用于中小学英语教学当中,所以该选题可以为产出导向法在中小学是否适用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2)读后续写作为一种新的考试题型,寻找一种适合该题型的写作方法广受关注,从产出导向法视角对其进行研究,具有一定的新颖性,如果该方法能够经得起教学实验的检验,就会起到理论创新的意义。3)为毕业论文奠定相应的理论基础。

正如俗语所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如果该理论真的能得到实验的检验,那它就有机会广泛应用于高中英语读后续写的教学当中。如果学生真的能通过产出导向法的教学,读后续写的能力得到了提升,那他们就是该方法的最大受益者。基于读后续写在高中英语占25分的比重,如果这一模块的得分能提高,那学生们高考的的得分就会得到提高,所以笔者认为该研究具有特别大的实践意义。

二、产出导向法理论框架

2.1 教学理念

教学理念包括学习中心说,学用一体说、全人教育说(文秋芳,2015)。文秋芳教授在2018年,将全人教育说改为了关键能力说。学习中心说是指一切教学都要服务于有效学习的发生。既反对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又反对盲从以学生为中心,导致教师作用边缘化的教学(文秋芳,2015)。对于关键能力说,笔者认为外语教学必须培养21世纪人人都需要的关键能力,这种能力本质上指的是“在一个不确定的复杂情境中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褚宏启,2016)。哪些应定为关键能力?笔者认为对于不同的授课对象,关键能力应有所不同。

2.2 教学假设

教学假设包括输出驱动、输入促成、选择性学习(文秋芳2015)。“输出驱动假设”以输出假说(Swain,1985)和互动假说(Cite in 张文娟)为理论基础,认为“有输出的语言学习比没有输出的语言学习能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输出既是语言学习的驱动力,又是语言学习的目标。输入促成假说指学生在输出假设的学习过程中,适当地提供恰当地输入比不提供输入相比,学习效果更好(文秋芳,2015)。选择性学习比非选择性学习更能优化学习效果。选择性学习,是指根据输出活动的需要,在输入材料中选择恰当地内容进行学习。对其进行精细加工,而忽略掉不重要的部分。

2.3 教学流程

教学流程包括驱动、促成、评价。教师要发挥引领、指导和支架作用(文秋芳2015)。驱动环节包括三个步骤:1)、教师呈现交际场景;2)、学生尝试完成交际活动;3)、教师说明教学目标和产出任务。在这一环节,包括三大教学要求:1)、场景要具学习欲望;2)、使学生明确交际与语言两类目标并且让其清楚产出任务的类型和内容。促成环节包括三个步骤:1)、教师描述产出任务;2)、学生进行选择性学习,教师给予指导和检查;3)、学生练习产出,教师给予指导和检查。教学要求如下:1)、使学生清楚了解完成产出任务的步骤和每一步的具体要求;2)、使学生呢能够从输入材料中选择产出任务所需的内容、语言形式或话语结构;3)、使学生能够将选择性学习结果立即运用到产出任务中去。在这一环节中,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中介作用。1)、师生共同学习评价标准;2)、学生提交产出成果;3)、师生课上评价产出成果;4)、师生课下评价产出成果。这一环节的教学要求如下:1)、标准清晰、易懂、易对照检查;2)、提交期限清楚,提交形式明确;3)、提交的产出成果作为形成性评价的依据。

三、基于产出导向法的高中英语读后续写教学实践案例

本文以2021年山东省高考英语读后续写为例,具体说明产出导向法指导下的读后续写教学路径。本文以母亲节为线索展开,讲述了双胞胎Jenna和Jeff为了献给母亲一份美味的早餐,自己动手,做起饭餐来,但是不幸的是,他们连接失败,后来在父亲的帮助下,获得成功,他们把早餐献给亲爱的母亲,妈妈非常感动的故事。

3.1 产出驱动,激发学生动机和兴趣

驱动是产出导向法的重要环节,包括呈现交际场景、学生尝试完成和提出产出任务三个环节。与传统课堂中的热身或导入相比较,产出导向法目标指向明确,教师应创设有意义的产出情景和产出任务,让学生在学习之前先尝试完成产出任务,从而意识到不足,使学生和教师在学和教的目标上真正实现协同。

为了让学生真正感受到交际氛围,教师会先播放一个与母亲节送礼物相关的视频,然后提问:What will you give your mother on that day?引导学生产生共情,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驱动其内在的学习动机。紧接着,教师呈现本节课的续写任务,次数为150左右,使之构成一个完整的故事。续写分为两部分,开头语分别为:Paragraph 1:As the twins looked around them in disappointment, their father appeared. Paragraph 2:The twins carried the breakfast upstairs and wake their mother up.

3.2 分层促成,实现理解和产出的协同

读后续写过程是学生与原文作者发生单向沟通的过程,因此 “读后续写中理解与产出的互动需要一定外力助推”,促成即为这一核心环节,“促成环节的有效性直接决定学生产出成果的质量。”本语篇的故事以“who,when,what”为背景展开(Who:the twins;when:on mother’s day at 6:00am;What:Planned to do french toast and chicken porridge to please their mother)。在这以背景下很鲜明地展示了双胞胎姐妹Jeff和Jenna以及妈妈的人物性格(Jeff and Jenna:smart, funny,childish,imitative,stay calm, and love their mother;mother:love the children and be proud of them)。并且在情节发展的过程中,给我们留下了冲突悬念(1.the bread turned black.2. the porridge boiled over and put out the fire. 3. touched the hot burned.)。以上是为了实现促成对语篇进行了一个简单的解读。

接着是对续写段落首句进行解读。由Paragraph 1:As the twins looked around them in disappointment, their father appeared.可以引发以下几方面的思考:1. How did their father feel on seeing this mess? 2. How did their father help the twins? 3.

What did their father make for breakfast? 4. What did the twins prepare at last? 由Paragraph 2:The twins carried the breakfast upstairs and wake their mother up.可以引发以下几个问题:1. What did the twins do to cheer up their mother? 2. How did their mother react when she saw the breakfast? 3. How did their mother feel about this surprise?以上七个问题,可以帮助学生们在续写的过程中更有逻辑的展开。

最后,为了在语言层面更好地促成,教师会选择教授一些相关词汇和句子,提升学生的语言能力。

3.3 以评为学,提升产品加工深度

评价旨在了解学生的任务完成情况,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就疑难点和普遍问题进行补救性注原文具体的语言表达形式,这一环节需要以练习为载体,使用所学语言进行思考、表达和交流,通过语言训练,把恰当的内容用具体的语言表达出来,实现知识向能力的转化。练习应围绕主题意义设计从学习到理解到生成的完整活动链,为学生认知、加工、整合和运用知识来分析和解决问题创造机会。

四、结语

产出导向法指导下的读后续写教学是一个完整的学习循环链,注重通过产出任务的设计让教材内容起到 “专家引领”的作用,激发学生学习和表达意愿;提倡将语言教学活动与运用紧密相连,“学生不单单是学习课文,而是将课文作为手段来学习用英语完成产出任务”;重视评价的促学功能强化学习效果, “将产出水平推向一个新高度。”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了解相应的文化背景和人物的行为取向,同时其语言能力、思维品质、学习能力也得以发展和培养。

参考文献

[1]Swain,M. (1985). Communicative competence: Some roles of comprehensible input and comprehensible output in its development Input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C].Row-ley: Newbury House.

[2]王初明,亓鲁霞.(2013).读后续写题型研究[J].外语教学与研究,45(05):707-718+800.

[3]文秋芳.(2015).构建“产出导向法”理论体系[J].外语教学与研究,4:547-558.

[4]张文娟.(2017).“产出导向法”应用于大学英语教学之行动研究[D].北京:北京外国语大学,2017.

[5]褚宏启.(2016).核心素养的国际视野与中国立场——21世纪中国的国民素质提升与教育目标转型[J].教育研究,37(11):8-18.

作者简介:刘秀梅,1999.03  女  汉族 山西吕梁人,辽宁师范大学 外国语学院 2021级研究生在读 ,研究方向:学科教学(英语)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