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基于动静互联驱离方式的变电站防小动物入侵装置研究

一起文学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东莞供电局变电管理三所,广东 东莞 523000

摘 要:变电站安全可靠运行对于电力工作以及电力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是在变电站实际运行过程当中,小动物入侵问题会带来不同程度的风险隐患,实践工作中需要针对防小动物入侵来采取有效的对策。本文在介绍变电站防小动物入侵现状的基础之上,主要研究探讨了基于动静互联驱离方式的防小动物入侵装置,在分析该系统装置主要功能与特点的同时,就其相应技术要点加以进一步论述,希望能够从技术层面为变电站防小动物入侵工作带来一些启示。

关键词:动静互联驱离;变电站;防小动物入侵装置

1 变电站防小动物入侵现状

作为电力系统的关键所在,变电站占有着重要位置并具有电压转换等多种功能。从实际情况来看,变电站所处位置多以偏远地区或人烟稀少的区域为主,该区域出现各类小动物的频率相对较高,特别是在出现啮齿类动物时很容易对电线电缆的绝缘层造成破坏,从而导致绝缘效果直线下降,情节严重时还可能引发短路问题,威胁变电站的稳定性与安全性。为了有效解决小动物入侵问题,特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了封住洞口、投放毒饵等管理措施,尽管以上措施均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但是却存在很大的局限性,具体内容如下:第一,封住洞口管理措施。由于小动物的活动区域不受限制且活动范围较广,所以该方法难以做到小动物可能入侵的活动场所全覆盖。第二,投放毒饵管理措施。在小动物误食毒饵后,会因身体原因出现盲目乱窜等意外情况,反而增加了变电站的管理难度。

随着技术水平的日益提升,小动物防治措施也随之得到升级,目前小动物防治入侵措施主要以现代化技术为主,利用热成像装置分析现场环境并借助联动雷达对小动物的运动轨迹进行追踪和预判,随后利用小功率激光发射器驱赶入侵的小动物,进而起到良好的驱离效果。具体工作流程是:首先应用红外热感技术,随后将红外热感技术与热成像技术搭配使用,共同判断变电站内部是否存在入侵小动物的情况。其次红外线传感器的覆盖范围较广,一旦变电站内部有活体闯入即可触发设备并发出警报,此时热成像摄影机会自动捕捉现场画面,根据视频呈现结果判断小动物入侵情况是否真实存在,如果小动物入侵情况真实存在,声光驱逐装置将自动发挥实际作用,用以驱赶入侵的小动物。最后,在追踪驱逐和画面捕捉的配合下,明确小动物是否被驱逐干净,当内部不存在小动物时即可停止此项作业。

2 防小动物入侵装置的功能与特点

2.1 系统装置的主要功能

防小动物装置主要具备以下功能:第一,监控及联动功能。监控中心可以实现变电站各个区域的全面覆盖,实时监测各个区域的情况,在视频监控的支撑下全程浏览现场拍摄到的实际情况。不仅如此,该装置还将小动物探测感应器引入其中,在小动物入侵变电站时其将自动发出警报,为后续工作的开展提供有利支持。第二,抓拍及分析功能。当变电站内部有小动物入侵后,探测感应器会自动报警,同时点位摄像机开始对入侵小动物进行抓拍,以此生成警报信息并上传至终端设备中,为工作人员开展查询与分析工作奠定良好基础。另外,防小动物装置还设有监控中心软件,相关人员可以随时调取视频录像和影像资料,从而合理对小动物运动轨迹进行判断,保证变电站的正常运行。第三,监测及录像功能。当部分区域内部有小动物活动时,系统会自动对该区域进行监测并且生成视频及图片信息,帮助工作人员对入侵的小动物进行分析,而在小动物警报发出后摄像装置则会全程记录入侵小动物的各类情况。

2.2 系统装置的主要特点

防小动物装置主要具有以下几方面特点:第一,自动化及可操作性强。在传统模式下,人们需要密切观察变电站内部是否存在入侵的小动物,如果存在小动物需要借助人工力量对其进行驱逐,而在现阶段则可以利用现代化设备,实现自动跟踪和报警功能,以自动化的形式完成小动物的驱逐工作,同时通过对物联网技术的有效运用,可以全面提高小动物驱逐效率。第二,节省人力物力及财力。传统模式下小动物驱逐工作的完成离不开人员的使用,难免存在管理不到位的情况,将现代化技术引入小动物驱逐工作中,一方面可以提升小动物驱逐效果,另一方面可以实现此项工作的有效管理。第三,实现数据的有效传输。通过对移动通信网络技术进行利用,不仅可以实时传输各项数据,还能够提高数据的传输效率,同时现场信息与视频内容能及时传输至监控装置内部,从根本上提升了工作效率。

3 防小动物入侵装置的技术要点

3.1 移动安装技术

本文系统情况主要如表1所示。

3.2 移动侦测技术

本文装置当中的移动侦测技术,实际上主要涵盖有现场录像、自动报警等方面的功能。具体分析而言,各点位摄像头会把捕捉到的现场图像情况发送到CPU,而CPU则会据此展开相应的分析工作,一旦图像画面出现变化并导致其计算结果高过阈值,便会使系统受到触发,进而生成应对方案。当出现有小动物入侵变电站情况时,其实际运动轨迹都将会得到此系统的全面捕捉以及自动记录,避免视野盲区,同时为变电站人员开展工作带去信息参考。

3.3 无线通信技术

通过将无线通信技术应用于本文的装置系统,充分利用无线通信信号传输方式来进行相应的数据收发,可以使数据通信传输在整个变电站范围得到更好的覆盖,而在此系统与监控终端加以连接的基础之上,则可以进一步有效满足查询监测数据、进行报警等相关功能要求。

3.4 电力互联网技术

电力互联网技术在当前变电站实际运营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其感知层能够对信息模型加以统一,规范数据表格形式;而依托变电站特定通信规约,并且在标准化通信芯片等元件支持下,可构建起网络层。通过兼容各类通信技术的形式,可以对通信途径加以进一步扩展,既要落实好变电站的网络安全,同时也使之更加契合远距离的传输。

3.5 数据交互技术

为了让变电站人员更好的使用本文系统装置,并及时掌握相关监测告警信息,需要依托于数据交互技术来实现现场装置与数据终端的有效对接,从而切实做到安全、可靠、高效的传输相应信息,特别是满足对于图片、视频等不同信息形式的交互。

4 结语

综上所述,变电站是电力系统当中的关键一环,变电站的安全可靠运行一直是电力实践工作关注与投入的重点,但是结合现阶段变电站实际运行现状来看,小动物入侵问题仍然是威胁变电站安全可靠运行的重要因素,而传统防治小动物入侵的方式效果有限且较为被动;对此,本文主要是基于动静互联驱离方式来针对性的研究防小动物入侵装置,通过充分发挥相关技术手段优势,来对变电站小动物入侵情况加以有效监控和驱赶,进一步提升防小动物入侵工作的自动化与智能化水平,从而实现对于变电站小动物入侵的主动防御,更好的保障变电站安全可靠运行。相信随着电力单位在工作中能够不断总结实践经验,小动物入侵方面的隐患风险将会依托技术发展而得到妥善应对。

参考文献

[1]杨若斌,徐颐,廖才华,刘翔,戴日照.基于物联网的变电站小动物主动防御系统分析[J].电子世界,2021(03):27-28.

[2]王雷,楚明月,李世杰,陈鹏,张建华.动静互联式的变电站小动物主动防御系统分析[J].电子世界,2021(03):194-195.

[3]荣新智.动静互联驱离方式下的变电站防小动物入侵装置[J].中国高新科技,2020(07):30-31.

[4]陈岳,张正晓,潘豪蒙,叶力,陈仙乐,金兰.基于动静互联的变电站防小动物入侵装置[J].电子世界,2019(24):194-195.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