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作业分层设计与策略研究
摘 要:从作业分层设计的内容性质看来,学生在学习时具有不同的学习习惯,而且学生的发展个性差异比较大。作业分层设计要立足于学生的个性化发展特点和学习方法,针对学生提出不同的作业设计方案,由此可避免形式化教学现象。除此以外,相比较于传统教学模式,数学作业分层设计存在十分明显的差异,它能够在学生群体中实现学生学习兴趣提升,也可将老师的教育价值充分发挥出来,进行科学合理的授课活动,以此实现分层作业的教学目标。
关键词:双减政策;小学数学;作业分层;设计策略
前言
在双减背景之下,减轻小学生数学作业负担,一方面是减轻学生生理层面的负担,另一方面是减轻学生心理方面的负担,具有多重意义。老师在布置数学作业时,要充分认识到数学作业是对数学课程教学的补充,巩固和强化课堂所学的知识。尤其是在小学数学工作中,老师要贯彻落实高质量分层设计的作业布置方式,帮助学生提升做作业的兴趣。本文基于双减背景思考数学作业高质量分层设计存在的问题以及相应的应对方法。
一、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作业分层设计的目标
基于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数学课程教育标准合理布置数学作业,有助于帮助学生夯实四基四能,同时还可帮助学生摆脱对数学作业的厌恶感和恐惧感,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动力和兴趣,发现数学学习的真谛,获得良好的数学学习体验。其次,增进学生综合素质。数学作业设计成果的质量高低,可对学生养成良好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思想情感、发展学生数学思维、巩固数学基础知识有着最直接的影响。当学生从繁重的数学作业中解放出来,便有了更多的时间参与社会实践和亲近自然,有更多的精力发展自己的特长和培养自己兴趣。这对于学生追求个性、实现自我发展、养成学生综合能力和核心素养均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最后,搭建良性教育生态。缓解繁重的作业负担,将固化且传统的作业理念予以摒弃,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优化学生思维能力、养成良好学习习惯、提升学生学习能力均发挥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可保证数学教育工作更加富有生命力,也使得学校的教育工作更加长久。以数学作业改革作为基础,加快推动各个学科课程优化和教育模式转变,综合社会、家庭、学校、学生等多个因素,实现教育评价导向优化,构建可持续发展的教育环境,从而保证形成良性教育生态。
二、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作业布置情况
(一)作业形式落后
布置课后作业仍然是目前最常用的教学做法,目的主要是为了加强学生对知识理论的了解,并加深他们对数理概念的认识。但作业的形式单一,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是做同样的作业,不能满足各层次学生的需要。一旦学生没有及时提交作业,或者不能根据老师的规定进行作业,就认为作业不合格。而如此一来,学生为满足老师的要求,为了防止受到处罚,就常常会发生大量的作业抄袭情况。
(二)缺乏设计理念
由于老师作业设计内容缺乏创新而导致了学生学习趣味逐渐减退,课后的教学效果也较低。而产生这一问题的主因往往是由于老师们过于关注学生的专业成绩,反而忽略了学生之间的不同特点。所以,老师的设计理念当然也必不可少。此外,在有作业设计的小区域内也应该有合理的教学评价方式。而科学合理的作业评分方式不但能够起到鼓励效果,而且还能健全小学数学分级作业教学模式。所以,当前教育工作者要进一步深入研究分级的作业教学策略,让它给小学生学习数学提供更愉悦的环境。三、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作业分类设计的有效策略
(一)创新作业形式
以往的作业设计往往缺少新颖性和层次性,导致学生们对写作业提不起兴致,而且在编写作业时也是抱着敷衍了事的心态,最后完成的作业品质也十分差。鉴于此,为培养学生对写作业的兴趣,小学数学老师可以给学生设定形式丰富多样的、有层次性的课后作业,丰富作业设计的种类,以便于进一步提升学生完成作业的品质与效果,让学生可以利用作业有效地巩固学习知识。
(二)不断丰富作业内容
富于情趣的数学作业更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动力。创新分层教学作业的形式,如操作类作业,采用试验与检测的方法使学生对分解与运算所得数值,从而解决实际生活中出现的数学问题,既能使学生感受数学中的快乐,又能让学生通过完成作业提高自身解题的能力。
(三)作业批改的层次化
小学数学是一个以具体计算为主的课程,一般学生在练习时并没有觉得很难,但是因为学生间具有的一些差异,在做题上就难免发生问题,所以一些人会表现出很自卑,一些人就表现不在乎。小数学老师在批改作业时,也要针对学生作业状况,分成优+、优、良+、良好几个级别,并根据不同学生情况采取不同的评价语言和方式,从而调动学生其学业自信。在教育过程中,由于每一个学生都是单独存在的,也就说不同的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也就会不同。这样,在学习期间自然会存在着成绩的好坏之分。这就要求老师一定要根据学生存在的情况不同而进行等级化评价。也因此,针对作业完成后质量最高的学生,老师一般给出更高层次的评价,但针对存在错误的学生,老师反而要特别注意评价的方法,而不要完全依据作业标准做出评判。因此,当学生出现问题时是某一认知环节发生错误,由此影响了他们对问题的正确认识。所以,老师要积极地和学生沟通交流,并反省自己是不是在评价过程中发生了纰漏还是学生们本身存在什么问题,然后再加以正确的鼓励指导,并以此鼓励学生们积极地投入到与同学日常的交流学习过程中。
四、结语
数学作业分层设计不但贯彻了我国的传统教育理念,还发挥了良好的启发功能,从而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意识,进而也给老师们带来了创造性的思想。这对于进一步健全中国小学数学的教育体系也发挥着积极影响,给学生营造了良性的竞争气氛和课堂学习模式,如此就可以切实提升小学数学的教学质量。本文立足双减背景思考创新作业布置的方法,以分层设计为方向,实现教学的计划性和目的性,提升教育工作的针对性。
参考文献
[1] 涂登月. "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分层作业设计研究[J]. 互动软件,2021(6):2111-2112.
[2] 薛新龙. "双减"下小学数学分层作业的设计与实施有效性研究[J]. 教育,2022(8):11-13.
[3] 马婷君. "双减"背景下提高小学数学作业设计质量的实践与思考[J]. 教育,2022(6):80-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