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击剑训练中的自我内心训练研究

北大荒文化
西安文理学院

摘 要:本文介绍自我内心训练的含义,自我内心训练对于击剑的促进作用,最后,在练习前,比赛前和赛后不同情境下,浅谈自我内心训练促进击剑的具体途径,以此提高击剑运动员的效果和效率。

关键词:击剑运动;自我内心训练;促进途径

击剑运动是兼具技术和智慧的体育项目。击剑训练中,以往的击剑训练集中于身体的教授过程,形成肌肉记忆。如此一来,由于缺乏运动员自身的内心训练,难以将他人的经验内化为自身的优势,在竞技状态中难以发挥运动员的最佳实力。

一、自我内心训练的概述

击剑运动,运动员不仅仅需要具备良好的身体素质,也要求强大的心理素质。埃米尔·贝克,原是原西德国家击剑队总教练,根据击剑运动的特点、训练规律、运动心理学,建立起一套可供运动员日常训练的教程——《陶伯尔比肖夫俱乐部击剑教程》。自我内心训练,在击剑运动员正式训练之前,运动员对所学内容进行 有计划的想象的一 种知觉运动。这种自我知觉运动不仅是认知上的训练,而且会引起的十分轻微的肌肉收缩,这些肌肉实际上作用于身体。这恰恰证明了内心训练和身体训练的关联性强。

击剑的动作复杂,比赛的情况难以估计。内心训练的加强,是将精神上的演练同实际击剑活动二者的关联进一步密切,特别是掌握复杂的动作,以便在劳力上劳心,提高竞技者的水平。而自我内心训练最显著的特征是,拆分动作,分解为单元动作,动作纯熟进而可以形成一种条件反射。除此以外,根据不同的情境,对单元动作组合,以此应对不同的竞技者和变化的情势。当然,对内心训练的重视,不代表忽视身体的训练,实际训练的数量只有达到一定的程度,才能控制好身体的反应。击剑运动不断发展,内心训练不仅仅是从书面内化到自身,同时通过意识的训练,动作的反思改进也日益重要。

二、自我内心训练对于击剑的促进作用

1.掌握技术与战术的结合。实际训练前,运动员事先可以将动作的每一步深思,他能更高效掌握动作,习得该项技能,所掌握的结果会更好,如果可能的话,运动员能够将不同动作结合,形成属于自己的击剑动作。之后实际训练,运动员验证自己所想,了解自己即能掌握程度。而比赛时,击剑运动赛场上局势变化迅速,运动员在最短时间做出应对,因此运动员的反应灵敏性,冷静处理各种信息。其次,将所学动作进行符合自己特点的组合。运动员有自身特色,进攻型或者防守型,为发挥竞技者所长,改造动作,掌握击剑的技术,制定对敌的战术。

2.提高竞技者的专注力和控制力。专注力,在正式比赛的过程,运动员要受到来自外界的干扰,例如讲解声,观众欢呼声,裁判等客观不可控因素,运动员要专注比赛,尽量不受现场因素的影响。而自我内心训练就是专注于自身的情况,日常训练就必须提高要求,日常专注的时间越长,控制自身的注意力,集中精神,在比赛中就更能不受外界干扰。

3.形成积极的心理暗示。自我内心训练,运动员可以从两个方面训练:首先,模拟比赛的场景,注意对自身心理紧张的控制。对竞技者而言,在正式场合下,产生比日常更大的压力,导致内心过分紧张,脑海空白。这些现象十分正常,因此,竞技者在日常分解动作,脑海中演练对手可能的应对,突破自身的局限。应变能力不是偶然的运气,而是日复一日训练的实力。其次,竞技在意识中反复演练,能够产生对自身能力的自信,强化这种内在信念是运动员在比赛过程中的一种底气,而这个信心,能够对运动员防守、进攻、反应能力有重要作用。内心训练不是赛前抱佛脚,而是教练员在日常训练的过程中,严格要求运动员,日复一日的复盘,尤其是在练习前,教练员在练习新动作所花费的时间要有所节制,兼顾老的打法和动作的熟练,特别是之前失误的地方,思索如何精进,让运动员在之前欠缺的地方或的进步,才能改变运动员“赛前焦虑”的心理,给竞技者积极的心理暗示。

三、自我内心训练促进击剑的具体途径

首先,练习新动作前,运动员可以整体感知动作,动作所达到的目的,难点和动作之间的衔接。然后,在充分理解、深思熟虑之后,运动员分解复杂的动作,便于学习。最后,在身体训练阶段运动员就能将意识的结果与实际练习中的情况相比较。如果在正式训练之前,内心将每个动作从头到尾深思熟虑,那么运动员学习的效率会大幅提升,学习的效果甚至更好,必要时,还可以创新其他的动作结合。运动员在实践中能把动作顺利地进行下去,意识和现实训练联系起来,能够对自己技能的掌握更为纯熟。

其次,赛前可以运用情境训练法,即竞技者通过模拟竞技场景,在脑海中模拟与对战者的对战情形,思索自身的各种应对,以此淡化和缓解运动员的焦虑和负面情绪,减轻运动员在竞赛前的紧张心理;然后,在模拟过程中,运动员应当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通过给运动员为自己设置一些困难,通过这种情境训练的方法,提升运动员能冷静处理各种突发状况的能力;最后,竞技者可以放松身体,在脑海中模拟,针对具体的对战者特点,思考单个战术,实施战术的细节以及比赛中的特殊情况,运动员有意制定战术和侧重点。这种情境的模拟,能够提升竞技者的心理状态,保持昂扬的态度。

最后,实战后,运动员需要沉下心复盘。笔者始终坚信:即运动员的进步不是永无止境的训练,而是在实战后,发现自己的不足,克服其缺点才能更上一层楼。击剑比赛在一种高强度,高爆发的活动,能够充分发挥运动员的全部力量,是将日常训练的结果呈现出来的最好时机。充分准备后的比赛,是对日常练习的总结,而比赛后无论结果,存在着某些应对的失误,在头脑中冥想,获得经验和教训,发挥自身长处,避免出现相同的失误。

结 语

综上所述,击剑项目是较为特殊的体育项目,其对运动的心理以及身体素质要求比较高。内心训练和实际训练关联密切,内心训练基于实战基础上的经验总结,然后形成行之有效的训练途径,为竞技者学会脑中思索、养成良好的心理素质和促进竞技水平的提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孙乐君.谈击剑运动员注意力的控制训练[J].辽宁体育科技,2016,38(01):126-128.

[2] 章崇会,胡红,王群,钟瑞明.逆境应对心理训练范式的理论和实践——以击剑队的心理训练个案为例[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13,30(04):488-495.

[3] 王海滨.中法两国优秀击剑教练员执教理念的比较研究——选材与训练[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9,32(03):49-52.

作者简介:秦娟娟,女,1985年9月生,陕西 人,汉,体育教育讲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体育教学 ,所在学校:西安文理学院体育学院

强伟康,男,1999年10月生,陕西省宝鸡市人,汉,体育教育学士,研究方向:体育教育 ,所在学校:西安文理学院体育学院

朱刚,男,1969年6月生,汉,体育教育讲师学士,研究方向:体育教学 ,工作学校:西安文理学院体育学院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