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马克思恩格斯的中国观及其现实启示

北大荒文化
扬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摘 要:马克思和恩格斯在总结欧洲无产阶级运动失败经验的同时,把目光投向了遥远的东方,于1853年到1892年间撰写了十数篇文章,对经历了鸦片战争后的中国的社会现状和历史走向等进行一系列科学判断和精辟论断。在国际国内新的历史条件下,阅读《马克思恩格斯论中国》,对马克思恩格斯对于中国的一系列观点进行观照,将为认识近代中国、研究中国革命提供宝贵的现实价值。

关键词:马克思恩格斯;鸦片战争;中国观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总结欧洲各国统治阶级对工人运动进行镇压的反动时期,写了一系列有关中国革命的文章。这些于1853年至1862年撰写的文章大多刊载于美国的《纽约每日论坛报》,贯穿着历史唯物主义者的思考。他们从经济、文化和政治角度深刻剖析了近代中国遭受侵略的原因,揭露了英、法、俄等国侵略中国的本质和残酷暴行,强烈谴责了西方列强的虚伪面目,对苦难中的中国人民表达了他们深切的同情并对中国革命寄予了殷切希望。对《马克思恩格斯论中国》的文本进行探析,也同样对今日的中国发展有着宝贵的现实价值。

一、马克思恩格斯研究中国的时代背景

(一)中国历史发生重大转折。早在19世纪四十年代,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创立唯物史观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过程中,就十分重视这个东方文明古国的最新变化和发展趋势。18世纪60年代以来,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相继进行了第一次工业革命,工业革命的重要历史发展阶段就是不断地开拓资本主义市场和掠夺原料。在论述人类历史由相互隔绝的民族和地域的历史演变为世界历史的进程时,在考察资产阶级开拓世界市场、推行殖民主义政策的动因与后果时,在阐明无产阶级革命与民族解放运动之间的紧密联系时,马克思和恩格斯常常将中国作为典型例证,指出中国的历史性变化对中华民族和整个世界产生的深刻影响。正是在这一时期,中国历史发生了前所未有的重大转折。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也是马克思和恩格斯集中分析中国问题的着眼点和切入点。

(二)马克思恩格斯自身研究实践的需要。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这些文章写于1848—1849年革命失败后欧洲各国统治阶级对工人运动进行镇压的反动时期。当时各种革命民主主义的报刊几乎全部遭到取缔,马克思和恩格斯为躲避迫害先后到达伦敦,利用美国进步报纸《纽约每日论坛报》邀请马克思担任驻伦敦通讯员的机会在该报发表了大量的时评和政论。在欧洲各国无产阶级运动失败的灰暗时期,洪秀全等领导发起了轰轰烈烈的太平天国运动,这场运动深刻打击了清王朝的统治,也对西方帝国主义势力造成了重大打击,这自然引起了马克思恩格斯的极大关注。

二、《马克思恩格斯论中国》的核心内容

(一)对于鸦片战争的论述。首先,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原因是“英 国人曾为鸦片走私的利益而发动了第一次对华战争,为保护一个海盗的划艇而进行了第二 次对华战争”,这是对英国对中国输出鸦片的侵略本质进行了直接的揭露。马克思在文章《鸦片贸易史》中引用了大量详实的数据说明了英国对华输出鸦片数量的逐年增长。鸦片贸易的本质就是英国为了彻底扭转其贸易顺差,试图从输出的鸦片中赚取中国的白银,使中国的自然经济破产,为它所生产的工业品开辟中国市场罪恶的贸易,这是赤裸裸的为了进一步发展本国的资本主义强行地打开了中国的国门。马克思说:“掠夺是一切资产阶级的生存原则。”它要“把一切民族甚至最野蛮的民族都卷到文明中来”,由于中国自产自足的小农经济有其稳定性和顽固性,英国无法在中国倾销其工业品,为了改变这种状况,英国资产阶级尝试各种方式力图打开中国的大门。

(二)对英国侵略者面目的揭露和对中国人民反抗正义性的认可。在鸦片贸易中,英国为了攫取利益,不惜对中国的经济、社会风尚以及中国人民的身心造成极大的摧残,这无疑是极不道德的,与英国自身标榜的文明的进步的面目大相径庭。马克思认为鸦片战争是英国一手制造和挑起的。他说,英国对华战争“这一切都是在‘中国人的挑衅行为危及英国人的生命和财产’这种荒唐的借口下发生的”,而实际上是英国向“那个亚洲国家寻衅”,“敌对行动完全由我方发动的”,并进一步指出了资本主义国家新闻的本质特征,认为新闻媒体粉饰了英国发动侵略战争的理由,义正词严地为中国人民的正义斗争辩护。马克思和恩格斯运用大量确凿的数据逐条批驳西方媒体瞒天过海、颠倒黑白的各种抹黑诋毁中国的谣言,向世界人民说明了英国鸦片战争的本质和中国人民进行斗争的正义性。

(三)对中国革命的科学预测。马克思恩格斯进一步对中国文明、中国近代社会进行了深刻地剖析,从而探究中国遭受侵略的内在原因以及对未来中国社会的发展做出科学预测,在1858年10月发表的《英中条约》中明确指出,近代中国社会的经济结构是依靠小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而存在的,专制集权制度形成的根本原因就是自给自足的社会经济结构。同上述原因相联系,马克思和恩格斯揭示了近代中国遭受侵略的直接原因。马克思认为, 外敌的不断入侵事实上已经是最终导致近代中华帝国走向一次毁灭性大崩溃的一个重要直接原因,英国的侵略战争是饱受苦难的中华民族民族觉醒的外部刺激,而闭关锁国的政策也对人们的思维方式和文化心理造成了很大的负面影响:人民愚昧、懒惰、守旧。这种民族心态无异于同样是近代中国不可遏制地走向衰落的原因。

三、马克思恩格斯中国观的现实价值

(一)坚持历史唯物主义与辩证眼光。在马克思和恩格斯看来,人类社会形态的发展具有统一性,社会运动总体上呈现出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过程,马克思恩格斯所处的时代,欧洲各国相继完成了工业革命,现代大工业代替了工场手工业,生产力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但当时的中国人仍然无知地做着“天朝上国”的美梦,将西方国家简单地称之为蛮夷,这种在闭关锁国环境中特有的盲目陈腐心态最终给近代中国带来了沉重的打击。但是纵观整段历史,却不得不承认“落后就要挨打”的正确性。西方侵略者为了开拓资本主义市场和进一步获得利益而来到中国,正是世界历史发展的潮流。尽管鸦片战争被公认为极端不义的战争,但也正是由于西方侵略者,封建古老的中国大地开始有了新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二)顺应时代潮流,积极推动世界历史走向人类命运共同体。纵观近代资本主义的发展历程,在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繁荣昌盛的背后,是发展中国家和区域长期的落后与痛苦。西方殖民者利用工业革命的技术优势,利用本国的组织优势,将落后的工业地区变成了原材料和商品的集散地,而西方殖民者则利用殖民贸易、残酷的直接入侵、残酷的专制来实现资本的原始积累。在当前的国际形势下,不确定因素越来越多,但是和平与发展却是一个重要的发展主题。当今的全球化形势正向着中国和发展中国家的发展趋势迈进,因此,我们应当团结一切能够团结起来的各方力量,坚持不懈地推动促进人类历史上的命运共同体。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2

作者简介:韩艺(1999.11.-);女;汉族;江苏扬州人;硕士在读;扬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方向: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