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基于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水利水电工程管理分析
摘 要:水利水电工程属于重要的民生工程,工程质量以及管理质量会影响到社会发展的稳定性,在社会新发展时期,为切实保证工程发挥其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保障作用,就应当考虑到科学发展的指导意义,助力水利水电工程的科学发展。所以有关单位就要结合社会发展趋势,确立水利水电工程发展的新路线。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指导;水利水电;管理
引 言
真正意义上的科学发展观,进一步突出了人的主体地位,同时也强调人与自然之间的持续和谐发展。而作为社会发展基本保障的水利水电工程,也要务必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现如今,在科学技术水平明显提高的背景下,水利水电工程更加快速发展,其运营以及发展过程伴随了一些新的问题。在这样的条件下,充分遵循科学发展观,有利于工程的更好发展,为民众生活质量的提升创造有利条件,确保社会的和谐稳定。
1 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
1.1坚持“以人为本”。人作为社会活动的主体,是一切经济、文化、社会活动的直接参与者与实践者[1]。 科学发展观坚持并确立“以人为本”的思想,深化感知并明确人所会表现出的积极、专注态度,明确人是最具有核心价值的社会中坚力量,社会的持续向好发展也更离不开广大民众的助力支撑。
1.2深化可持续发展。在社会快速发展的同时,要想进一步体现科学技术的显著效用,保障经济效益目标的达成,增进资源应用的充分性,避免外在的消极影响,并且壮大人才队伍,就应当始终以科学发展观思想作引领开展相关工作,将更好维护环境良好状态为宗旨,全面摒弃凭借主观臆断态度开发资源的思想意识,把经济快速增长点落实于文化以及自然等项目上,以期能够更加符合社会持续向好发展的要求。从这个角度上来讲,科学发展观的正确实践是保障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
2 当前我国水利水电工程的管理现状
在市场经济政策全面实行的背景下,水利水电工程也在快速发展。有相关资料充分显示,截至目前国内已竣工水库达到9万座、水闸达到近3万座,水库总容量最高可达4000多亿平方米。而万亩以上的大型灌溉区达到了5200千米以上,堤防也达到了16.8万千米以上。在这样的现实条件下,国内水利水电工程总体规模已达到范围的前列。高质量水利水电工程可有效防控自然灾害的降临,为民众生产生活提供更加有利的条件,并且更加符合城区的基础建设要求。由此可知,近些年来水利水电工程正在长足发展。然而在长期运营与发展中,仍然伴随很多重要问题,一些工程的施工管理未能被进一步考虑,而且水利水电工程的运行也缺失更加可行的维护方法。在管理方法上未能给出合理限制与引导。并且由于经济条件薄弱、管理人员缺失等问题,导致工程建设以及运作过程伴随了较高的安全风险,经济效益目标未能达成的情况较为常见。所以,建立更加适宜的工程运维对策,注重对水利水电工程管理的监管,就会成为地方政府相关部门所要加强重视的工作。
3 在水利水电工程管理工作中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
3.1加强水利水电工程立法工作。水利水电工程在社会、经济发展中会起到基础保障的作用。然而在近期以来的水利水电工程管理期间,立法环节伴随呈现明显缺失,应当在提高水利水电工程管理力度的前提下,开展更高质量的立法工作,确保水利水电工程管理质量,保证相关工作有据可依[3]。在近期以来的立法期间,伴随的最大缺失就是工程相关法律不合理,未能充分结合工程建设的流程给出更加可行的规定,以目前水利水电工程管理方面来讲,相关工作过程伴随了设计、建设、监管和维护等流程,假若其中一个流程立法执行不到位,都可能使得该模块发生一些重要问题,继而使得总体管理产业链条运作难以呈现更好状态。特别是一些不法机构往往都不能对立法方面的缺失做出进一步考虑,使得工程不能切实体现其显著效用。
3.2提升水利水电工程的经营管理水平。高质量的水利水电工程,能够在社会发展中起到更加重要的促进作用,然而若是不具备充足的经济条件,水利水电工程运营过程就可能会伴随一些重要的消极影响因素。需要在提高水利水电工程管理的前提下,才能有效助力经济的不断增长,进而保障社会经济的快速增长,为民众生活质量改善创造条件,促进水利水电工程的更好运作。想要进一步保障工程经济效益,就需要在水利水电工程运营期间,秉持经济、高效的思想。一方面是水利水电建设单位应当在不断完善且壮大经济建设阶段的同时,也对其在工程经济效益方面的积极影响作出现实性预测,进而选取适宜的工程项目进行运营[4]。另一方面是各类型工程在建设以及管理前,就需要由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现实性预估,在精确判定工程价值后再开展相关工作防止工程参建企业资源受到严重损耗,节省工程管理建设成本,提升工程经济效益,保证水利水电工程运营管理质量。
3.3加强水利水电工程管理队伍的建设。高质量的水利水电工程管理队伍建设,能更好迎合科室发展观方面的以人为本原则,人是社会活动中的行为主体,水利水电工程也是如此,在建立并不断壮大工程管理队伍的条件下,才能够为工程管理的更好发展创造条件。现阶段,国内很多偏远地区水利水电工程都属于小规模,而且其中管理队伍建设也不到位。要想有效改变这样的局面,工程中各参建单位就要在综合角度上出发,不断完善并壮大工程管理队伍。一方面是建立更加专业的工程管理队伍,并推选管理工作经验、阅历丰富、专业理论基础扎实的精干型人才为队伍组长,对工程管理的各个流程都进行顺畅调度。另一方面是结合原本工程管理队伍成员客观情况,以固定时间对其实行更加适宜的培训,以便更加充分了解最新的专业理论以及有关部门政策,保障水利水电工程管理的更好发展。
结 语
科学发展观是社会发展中的基本原则。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管理期间,应积极执行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合理运用环境,科学开发水资源,为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条件。此即社会、经济更好发展的前提条件。在经济学不断增长、科技水平明显提高的背景下,水利水电工程管理水平有效提升,进而促进社会、经济更好发展。
参考文献
[1] 吕珣珣. 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征地移民安置数字化管理应用实践探索[J]. 中华建设,2023,(03):47-49.
[2] 钟涛. 水利水电工程中施工技术及管理措施[J].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23,(06):40-42.
[3] 唐铁. 水利水电项目施工技术与工程管理分析[J]. 中国设备工程,2022,(24):195-197.
[4] 吕宁阳. 浅谈水利水电工程混凝土施工常见问题与管理措施[J]. 人民黄河,2021,43(S2):257-2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