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浅谈初中数学与心理健康教育融合教学

一起生活科学
吉林省白山市长白朝鲜族自治县新房子镇中学 134408

摘要:在素质教育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的情况下,学生的心理健康也是教师关注的重点。在义务教育阶段学校都会开设单独的心理健康课程,但由于课程时间有限,学生能系统进行知识学习的时间不多。为了帮助初中生在高强度的学习下还能维持心理健康,教师要将心理健康教育与日常教学活动进行结合,为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丰富的平台。数学作为初中生的主要学习科目,在初中数学课堂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融合对促进学生健康发展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初中数学 心理健康 教学策略

在以往的教学模式中学生没有教学主体意识,教师让学生怎么学学生就怎么学,教师说采用什么学习方式更好学生就会采用教师制定的学习方法,教师的教学态度与学生学习质量有非常重要的关系。不仅如此在初中阶段学生正是青春期,这一时期的学生心思细腻敏感,对他人尤其是教师评价非常重视。若教师在教学时没有充分考虑到学生的感受可能会给学生留下难以磨灭的阴影。同时由于初中生的学习压力过大,部分心理承受能力较弱的学生可能的会因为承受不了压力而出现情绪崩溃的现象。为了预防此种现象的发生,作为基础学科的初中数学教师要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渗透,使学生能以积极健康的心态面对学习以及生活中的难题,从而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

一.将初中数学与心理健康教育融合的意义

初中是学生进行知识学习以及思维发展的进阶阶段,这一阶段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知识基础以及思考能力,若教师在这一阶段对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进行培养可以深化学生的学习能力,使学生进行更高层次的知识学习。这些能力对于学生的终身发展都有重要意义。那么在教学中加强理念渗透是教师的职责,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渗透不仅能维持学生的心理健康还能使学生以正确的心态以及学习态度来面对初中数学的学习。在学生遇到困难时能通过教师的引导帮助学生坚定意志,培养出不惧困难的良好品德。使初中生的发展更加健康、积极、阳光。

将数学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相融合可以使教师对的数学教育结构进行优化对数学学科中的育人价值进行深入挖掘,使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进行数学学习。教师设计教学课堂时要结合初中生具有一定思考能力且思维活跃的特点,使数学学习更加符合学生的学习需求以及生活需求。同时教师还可以借助心理健康教育手段对学生的性格、兴趣、潜力等因素进行挖掘。使数学教育能够与心理健康教育进行高度融合。

二.将初中数学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进行融合的策略

(一)对学生的性格进行引导

根据笔者的观察,一般性格内向的学生更容易产生不自信、胆小的心理情绪,这些不健康的心理情绪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影响较大,同时还会导致学生产生较为严重的畏难情绪,在学习中遇到困难很容易就放弃。因此教师要给这部分学生更多自我展示以及开放自我的机会,令学生可以突破自己的性格,减少羞涩、不自信给学生带来的负面影响,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奠定良好的基础。在数学课堂上对于内向的学生来说最不想面临的就是教师的提问,有些问题明明知道答案被教师叫起来回答时也会因为内向的性格而导致学生忘记答案或是回答犹豫、结巴。那么教师就要给学生创造更多回答问题机会。一次两次学生回答起来可能会比较困难,但只要教师坚持令学生多回答几次问题渐渐地学生就能够摆脱羞涩的情绪,大胆地说出自己的答案。

通过这种方式给学生展示自我突破自我的机会,增加学生回答问题的勇气,提高学生沟通交流的能力。

(二)对学生进行思维引导

学生的成长环境以及先天基因的不同使初中生的思维模式和思考能力有一定的差异,这些差异具体表现在学生的学习状态以及在数学课堂上的参与度。有些同学由于思考能力较弱、对数字的敏感程度低在教学中难以跟上教师的教学节奏,从而使数学成绩逐渐降低。那么教师就要调动这部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活跃学生的思维通过心理健康引导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数学思维模式。为此教师可以在课堂上设计教学游戏活动,令每一个学生都能在游戏中获得乐趣和知识。教师可以给学生创设情景,令学生进行数字或者字符的扮演,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数学知识,打下良好的数学基础。

在教学中这部分学生最容易出现学习自卑、厌学的情绪,教师要对这部分学生的心理问题进行重视。通过对学生学习状态观察以及和学生之间的有效沟通发现学生的心理问题。当教师发现了情况后可以通过适当的干预以及通过科学的教学策略帮助学生保持良好的学习心态。

(三)给初中生构建良好的学习环境

心理素质在学生的全面发展中有重要作用,甚至对学生的成绩有重要影响。部分学生就是因为心理素质过差所以在面临中考或者高考这种大型考试时总是出现差错。初中生正处于青春期需要一个和谐的学习环境,并且由于初中生的课业增多,还要面临中考因此学生必须掌握相应的情绪调节能力和方法。为此教师可以给学生构建良好的学习环境,即使学生在考试中失利或者在学习中遇到了难以攻克的问题导致学习信心丧失,教师要及时对学生提供学习上的帮助,并在语言上对学生进行鼓励。教师还可以教给学生一些宣泄情绪的方法如:深呼吸、听音乐、合理运动等。

综上所述初中阶段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是非常有必要的,数学教师为了提升教学效率促进学生健康成长要将数学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进行有效融合。

参考文献:

[1]周冰.关于小学数学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研究[J].当代家庭教育,2020(36):156-157.

[2]范月琴.浅谈心理健康教育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渗透[J].智力,2020(19):167-168.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