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高校青年教师如何平衡教学与科研关系
摘要:教学与科研是高校的职能,高校青年教师很难平衡好二者的关系。本文就高校青年教师如何平衡教学与科研的关系展开探索,通过分析现状,从管理制度和教师本身两个层面探析了协调教学与科研关系的路径。
关键词:高校;青年教师;平衡;教学;科研;关系
教学、科研、服务社会是大学的三大职能,本文研究教学与科研的关系。由于刚参加工作不久,高校青年教师经验不足,不能平衡好教学与科研的关系。目前多数高校已关注到青年教师平衡教育科研关系时遇到的困难。平衡好二者关系,在教学的同时积极科研,使教学与科研相互促进,是多数青年教师迫在眉睫要重视的问题。笔者通过分析当前高校青年教师在平衡教学与科研时所面临的问题,从管理制度与青年教师本身两个层面探析了协调教学和科研关系的路径,以促进高校青年教师的快速成长和不断提升其教学与科研的整体水平。
1 高校青年教师教学与科研工作现状
1.1 教学与科研的矛盾冲突
教学与科研可以是相互促进的积极关系,但对于高校青年教师来说,处理好二者关系存在一定难度,有时教学与科研存在时间与精力上的矛盾冲突。教学与科研是青年教师的两大重要任务,二者都需要教师们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而教师们的时间又是有限的,稍不留神容易走进“重教学轻科研”或“重科研轻教学”的误区。
1.2 “重科研轻教学”的误区
韩愈名篇《师说》启示“传道授业解惑”是教师的职责。而科研是新时代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达到一定阶段赋予教师的新任务。高校教师不仅要教书育人,也应不断完善原有的知识体系1。在市场经济和功利主义的影响下,高校教师职称评定存在偏重科研的倾向,学校的资金和奖励也偏向科研,教学成果不被重视,部分青年教师不愿上课却醉心科研。不仅公办大学,甚至民办大学也着力发展科研,形成“全体科研”的热浪。部分青年教师顶着职称评定的巨大压力,为发论文而做科研,甚至花钱买文章版面,往往缺乏科研耐心和理论研究基础,造成科研质量降低。教学和科研好比高校的两个翅膀,如果任由“重科研轻教学”,大学教师教学职责将被弱化。
1.3 生活压力大无暇教学科研
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经验少、多数没做过科研、职称低、薪资水平较低,而其却是家中顶梁柱,承担巨大生活压力。尤其在一线城市,教师们上有老下有小,要供房贷车贷,入不敷出,需要父母经济支助。生活和家庭的巨大压力不同程度影响着高校教师的身心健康和教学科研时的心态。再加上社会上急功近利不良风气以及高校内部环境等因素的影响,部分高校青年教师在巨大的生活压力下不堪重负,在教学科研工作中急于求成、缺乏积淀,无暇将教学与科研工作做到尽职尽责,更遑论平衡好二者关系。
2 平衡教学与科研关系的路径探析
2.1 厘清教学与科研的关系
“教育大计,教学为本”。高校是为社会培养人才的场所。教学是高校最基础的职能,是科研与服务社会的前提。目前有些大学十分重视教学水平,有专门的督导组不定时推门听评课,每学期举办“教师教学水平大赛”。
教学是高校青年教师的基础工作,科研是使教师强大自身知识体系的必经之路。这两者并不矛盾,在教师精心教学的基础上,科研要处于重要地位,教学与科研是不可偏颇、比量齐观的。
2.2 管理制度层面
青年教师朝气蓬勃,是学校未来发展的顶梁柱。青年教师发展的好坏一定程度上影响着高校的未来。制定长效的高校教学科研的政策与管理制度,可以有效引导青年教师正确平衡教学与科研的关系,促进教师的成长。
2.2.1加强教育引导
针对高校存在的“重科研轻教学”误区,从高校教师入岗前就有针对地进行系统教育引导,提升教师的职业素养,巩固教学意识。目前高校都非常重视岗前培训,用几周甚至一月的时间专门进行教育引导。教书育人是高校教师的本质任务,科研是高校的职能之一,教师应“两手抓”,使“教学”与“科研”协调发展相互促进。
2.2.2增加科研经费力度
高校教师可在论文、著作、课题、专利和学术交流等方面做出科研成果,应对各类型研究成果给予合理的经费资助,以促进将教师的科研成果转化为课堂教学内容。合理的科研经费可鼓励青年教师参与科研课题或子课题、举办学术讲座等活动,并将科研内容融入课堂、写进文章里。
2.2.3改善职称考评机制
部分高校教师“重科研轻教学”归根结底是政策与制度引起的。潘懋元先生曾说:如果有政策倾斜,思想是能改变的2。教学效果缺乏合理评价体系,人才培养需要很长周期才能体现教学效果。而科研则可在短期内以论文、著作、专利、课题、研究数据等形式体现出来。不少高校在教师职称评定中非常注重科研成果,SCI论文、专著、实验成果等占较大比重,而教学却只需满足基本的工作量即可。目前高校的职称评定机制是造成教师们“一心科研不思教学”的重要原因。国家和学校需改善高校教师的职称评定机制,加大教学效果所占比重,一视同仁对待教学与科研,鼓励教师们在课堂上展示自身教学魅力与科研才华,使教学质量与学术水平同行,为高校青年教师创造良好的发展机制。
2.3 青年教师自身层面
除了管理制度层面,高校青年教师还应从自身出发,协调教学科研的关系。专心致志进行教学工作可促进青年教师对知识的理解;积极做科研可帮助教师打造新的知识体系,科研“反哺”教学能使课堂更丰富。
2.3.1在教学中发掘科研主题
青年教师应善于在课堂中发掘科研主题。许多重要科研成果都是从实际教学问题所引出的,科研离不开问题牵引,青年教师思维活跃,大学生求知欲旺盛,课前教师应做深入研究备好课件,弄清学生兴趣点,课上教师可应用问题调动学生积极性,师生共同发现科学问题,并想方设法解决它们。难以避免有些问题是无法在课堂解决的,这就需要教师课后研究,无疑是教师科研的宝贵素材3。
2.3.2以科研促教学
科研亦可“反哺”教学。青年教师可通过教学发现问题并开展科学研究,再将科研融入课堂教学,将最新的知识分享给学生们,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氛围。从教学中发现科研方向,将科研成果融入课堂,现实两者正向互动。
2.3.3平衡教学与科研的关系
高校青年教师教学与科研经验不足,而高校资深教师却拥有独到经验,对于平衡教学与科研有不少好方法。青年教师多向老教授、名师、专家们请教,多沟通交流,向前辈取经,“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前行能走的更稳。
3 本篇结语
教学与科研是高校的两大职能:教学是高校的使命,科研能使高校在学术之路走出创新与成果。“重教学轻科研”或“重科研轻教学”都是误区,教学与科研缺一不可,青年教师要在教学中发现科研方向、以科研成果促进教学效果,不断完善自身知识体系。从国家和高校的组织管理层面来说,应从政策和管理制度上为青年教师创造好的教学与科研环境,以帮助青年教师更好的均衡教学与科研的关系。
参考文献
[1]杨叔子 肖海涛.育人而非制器 杨叔子口述教育史[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20:159-165.
[2]肖海涛 殷小平.潘懋元文集 卷九 潘懋元教育口述史[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20:190.
[3]《中国高等教育教学质量发展报告》编委会.中国高等教育教学质量发展报告(2010)[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作者简介:刘玉会,女,1990.10.27,汉族,湖北荆州,学前教育学专任教师,全日制硕士研究生,高等教育学、学前教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