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国有企业政治生态评估和研判指标体系的探索与实践

一起生活科学
中国华电集团有限公司河北分公司,河北 石家庄 050000

党的十九大报告旗帜鲜明地指出,坚持全面从严治党,就是要全面净化党内政治生态,坚决纠正各种不正之风,以零容忍态度惩治腐败,不断增强党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能力。加强党的政治建设,必须把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作为基础性、经常性工作,浚其源、涵其林,养正气、固根本,锲而不舍、久久为功,实现正气充盈、政治清明。

一、国有企业开展政治生态分析研判的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解决党内存在的种种难题,必须营造一个良好从政环境,也就是要有一个好的政治生态。政治生态是党风、政风、社会风气的综合反映,良好的政治生态是党的优良作风生成的土壤,是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提高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的基础。政治生态好,人心就顺、正气就足;政治生态不好,就会人心涣散、弊病丛生。因此,探索建立政治生态综合研判指标体系,及时发现问题,找准症结,制定措施,督促整改,通过对政治生态进行分析研判,边净化、边涵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国有企业党委、纪委要积极主动作为,加强对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坚持民主集中制等方面的监督力度,细化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的监督措施,在工作中掌握更多深层次情况,转化成分析研判政治生态的明显优势,切实发挥纪检工作在政治生态建设中的职能作用。

二、政治生态监测评估和综合研判指标体系的构建

按照突出政治建设、聚焦“关键少数”、坚持问题导向、注重综合研判的原则,结合国有企业实际,构建政治生态监测评估和综合研判指标体系。通过对政治生态实时进行量化评估,及时预警提醒,定期进行综合分析研判,整体把握政治生态状况,促进国有企业推进全面从严治党走深走实。

(一)党内政治生活。贯彻民主集中制方面,主要看是否存在搞“一言堂”“家长制”,是否违反议事规则、“三重一大”决策制度等规定。党委理论中心组学习方面,主要看是否存在理论学习针对性不强、重工作轻学习、学习记录弄虚作假、“学”“用”脱节等问题;党委中心组是否做到每年至少安排1次党章集体学习,就中央新颁布的党内法规及时开展传达学习。领导干部双重组织生活方面,主要看领导干部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是否深刻,是否存在一团和气、评功摆好、明哲保身倾向,是否参加所在支部主题党日。党员组织生活方面,主要看落实“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主题党日等党的组织生活制度是否到位,党员参加组织生活是否存在意识淡化、被动应付、缺乏自觉性。谈心谈话开展方面,主要看党组织领导班子成员之间、班子成员和党员之间、党员和党员之间是否开展经常性谈心谈话。

(二)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第一议题”制度执行方面,主要看是否存在执行流于形式,落实不到位;是否因贯彻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或落实上级各项工作任务搞变通、做选择、打折扣,被通报批评或处理处分。坚定执行党的政治路线方面,主要看党中央重要会议精神是否传达部署,贯彻落实是否到位。党内监督方面,主要看是否存在该发现的问题没有发现,发现问题不报告不处置、不整改不问责;是否因党内监督乏力,造成严重后果。重大事项请示报告方面,主要看重大问题和突发事件是否及时请示汇报,是否造成不良影响,领导干部是否如实向组织报告个人有关事项,干部人事档案是否弄虚作假。问题整改方面,主要看巡视、巡察、审计、专项治理等整改落实是否到位。违反政治纪律方面,主要看是否发生偏离“两个维护”的错误行为;是否对党中央阳奉阴违做两面人、搞两面派、搞“伪忠诚”;是否因违反政治纪律,党员干部受到处理处分。

(三)政治文化。党性教育方面,主要看政治信仰是否动摇,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否产生偏差,是否不信马列信鬼神、不信真理信金钱,在重大原则问题和大是大非面前立场是否坚定,是否存在“低级红”“高级黑”现象。理想信念教育方面,主要看是否存在不讲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的行为,是否违背公序良俗,是否造成不良影响。党内关系方面,主要看领导班子成员之间是否团结,领导班子是否有凝聚力、战斗力,是否存在严重摩擦和内耗;是否在党内搞宗派主义,培植个人势力,搞“小圈子”“小山头”,把同志关系异化为江湖关系;上级对下级是否独断专行、颐指气使;下级对上级是否吹吹拍拍、阿谀奉承;是否存在搞人身依附,把上下级关系异化为封建主仆关系。党员民主权利保障方面,主要看是否侵害党员民主权利,党员的党内知情权、接受党的教育培训权、党内参加讨论权、党内建议和倡议权、党内监督权、党内提出罢免撤换要求权、党内表决权、党内选举和被选举权、党内申辩权、党内提出不同意见权、党内请求权、党内申诉权、党内控告权等13项权利是否落实到位,党员表达意见渠道是否畅通,党务公开是否彻底。

(四)选人用人。党管干部原则执行方面,主要看在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是否存在导向性差、公信力弱的问题,是否发生跑官要官、买官卖官、拉票贿选、任人唯亲、排斥异己、封官许愿、说情干预、突击调整干部等违反干部选拔任用规定行为;是否存在“带病”提拔问题;是否违反干部选拔任用制度其他规定。选人用人满意度方面,主要看选人用人满意度是否低于区域平均水平。党风廉政意见回复方面,主要看党风廉政意见回复是否规范,是否按要求开展党风廉政意见回复。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纪实方面,主要看是否进行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纪实,工作纪实是否规范。

(五)清正廉洁。不敢腐方面,主要看该发现的问题是否发现,发现问题是否报告、处置、整改、问责,执纪问责是否宽松软;干部职工是否受到诫勉及以上纪律处理处分;是否发生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不能腐方面,主要看制度体系建设是否完善,经济合同、规章制度、重要决策的法律审核把关率是否达到100%,是否违反生产经营制度、财税管理制度等规定,关键领域、重要岗位是否开展廉洁风险防控工作。不想腐方面,主要看是否开展廉洁文化建设、廉洁从业教育;领导干部是否发挥廉洁自律示范带头作用。

三、指标体系的运用

坚持把政治生态综合分析研判结果纳入纪检机构日常监督内容,组织各国有企业对指标体系进行了初步测试,根据评价结果,聚焦突出问题,及时制定工作举措,扎实推进整改,着力构建“研判—整改—提升”的良性循环。

(一)动态监测。“动态”即通过设定“快查指标”进行动态评价,以迅速把握即时特征为主要目的,实现“动态掌握,立行立改”。从22项二级分析指标中,选择贯彻民主集中制、“第一议题”落实情况、重大事项请示报告、党管干部原则执行、“不敢腐”等5项作为“快查指标”,通过动态掌握其变化,具备从总体上迅速评判企业政治生态的能力,帮助其及时纠偏补漏。

(二)综合研判。“综合”即每年末开展1次综合分析研判,以年度指标体系得分情况为评价基础,综合研判“一把手”和领导班子同级监督、党建检查等相关因素,总体把握阶段性特征,对有关企业进行综合分析,提出年度评价结论,指出深层次问题所在,提出具体整改要求,注重举一反三,建立长效机制,持续压实整改责任。分析研判中,重点关注全面从严治党各项重点工作是否有序推动、责任是否落实、工作是否有成效。

(三)督促整改提升

通过政治生态评价,能够动态掌握企业存在的不足,针对企业存在的政治生态概念不清、方向不明、标准不统一的问题,靶向发力督促国有企业以整改促提升。企业针对发现的问题,制定整改方案和问题清单,通过问题整改建立健全长效机制,注重推动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持续净化优化企业政治生态。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