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旅游古镇的商业化问题及可持续发展对策分析

一起生活科学
兴义民族师范学院 经济与管理学院,贵州 兴义 562400

摘要:旅游古镇的商业化在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的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也使古镇的传统文化和生活方式发生了改变。在经济利益促使下,许多旅游古镇超限度发展小商品经济,导致景区发展过度商业化,在迅速获利的同时,原有的文化内涵也逐渐淡化。本文以贵州省青岩古镇为例,研究发现其商业化进程中存在着民俗文化转向商业化、环境遭到破坏、产品同质化、游客体验感差等问题,针对性的提出了创新旅游产品、保持文化的原生态和提高游客体验感、改善生态环境等可持续发展对策。

关键词:商业化;可持续发展;对策;青岩古镇

古镇是介于城市与乡村之间,具有丰富地域色彩和历史文化的人类聚居地。20世纪80年代初,古镇以其独特的韵味快速抢占旅游市场,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然而,这火热的背后却隐藏着重重危机[1]。随着旅游的发展,古镇开始面临着生态环境破坏、居民生活矛盾、过度开发、过度商业化倾向等问题。特别是商业化问题,已经成为古镇旅游争论的焦点。在经济效益的引导下,许多古镇旅游景点开始大力进行商业化开发,打造商业化旅游古镇虽然能短时间将经济提升到更高的阶段,但是属于古镇原有的文化内涵也还随着商业化的过度而丧失,本文主要研究青岩古镇旅游商业化问题。

1.青岩古镇旅游商业化现状

青岩古镇拥有百年历史,是贵阳旅游必去的景点,青岩古镇的旅游发展也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使古镇逐渐加入现代化的设施,完善了古镇内的基础设施,使游客有了更好的体验感,但是在发展旅游的过程中,过度商业化已经使古镇原来幽静闲适的气息变为拥挤混乱,古镇也不再是当初宣传的样子,具有地方特色的小店面也正在被商业模式所打压,曾经被保护的古镇特色趋向统一。根据官网公布的数据青岩古镇的民宿有60家,餐饮店有300家左右,但通过此次对青岩古镇的实地调研,青岩古镇的文创店有43家,主要分布在清街。民宿有18家,餐饮100户左右,也因此青岩古镇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也越来越少,过度的商业化开发和发展使青岩古镇的风貌不能完整的保护下来。

2.青岩古镇旅游商业化中存在的问题

2.1产品同质化严重

青岩古镇内的商铺众多但是在类型上几乎都是一种发展方向和经营模式,存在种类少、范围小的问题。部分商品还利用古镇特色的招牌销售一些与其它古镇大同小异的旅游产品,例如随处可见的少数民族服装、配饰等。不具备其特有的文化价值,失去了传统特色[2]。例如青岩古镇文创店经营种类大多都相同,围绕自主创作为主,以少数民族饰品和一些“网红”热点为创作产品。青岩开发旅游业后,经济得到快速发展。青岩古镇内以及周边的物价、房价都得到了大幅增长。部分原住居民将古镇内或周围的房屋租给外来者,收取较高租金。同时,旅游业的开发也给部分居民提供了就业机会,提高了居民和整个古镇的整体收入,而当地经济的快速增长,导致部分居民忽视古镇自身发展,将经济效益放在首位,产品的同质化现象也就更加严重。

2.2缺乏文化特色

青岩起初是天主教、道教、基督教、佛教四教合一的典范和贵州省文化旅游的代表,如今古镇的繁荣冲淡了古镇原有的文化特色,在青岩古镇的未来规划设计中也没有将当地的文化特色纳入进去,青岩古镇现今的发展方向过度偏向经济,导致现在青岩古镇的商业气息完全淹没了其原有的文化底蕴。

另外青岩古镇在开发过程中过于注重经济效益而忽视了对于青岩古镇原有历史文化内涵的保护,有的居民甚至为了扩大门面而大范围改造房屋建筑布局,如今现存的店面风格早已没了古镇的气息,富丽堂皇的店内装饰失去了古老的魅力,光滑平整的街道失去了古镇的韵味,重建后的景点虽保留了原来的构造,但也早已失去了其原有的文化内涵。例如万寿宫,万寿宫位于青岩古镇的西街,建于清朝初年,原本是青岩的移民集资修建的八家祠,到康熙年间改为江西会馆,嘉庆时间改为道观,万寿宫宫内有正殿、配殿和戏楼等具有很强的民族特色,但是后来将万寿宫作为景点对游客开放后,万寿宫对殿内进行部分重建,早也失去了原先独特的民族文化,剩下来的也就只有古老质朴了。

2.3忽视游客体验感

青岩古镇进行旅游开发后,为了满足游客的需求,对古建筑和传统老街进行大规模的重建,打造新型古镇形象吸引游客前往,这种激进的发展方式导致古镇遭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不合理的开发和过度的商业化气息也使游客的体验感越来越差,商业化气息也逐渐充斥着整个青岩古镇。例如古城墙的城楼下被商贩占据,古镇的城门外还设置了售票点,即便是当地居民来此购买特色食品,也必须得买票进入。

以利益至上、商业之上的举措不仅使当地居民的体验感变差,还使古镇的游客量减少、好感率下降。通过此次对青岩古镇的实地调研,古镇内存在着角色扮演的人强行与游客合照,利用聋哑人身份向游客讨要幸苦费等等现象都是对游客体验感的一大打击。

2.4自然人文环境遭到破坏

青岩古镇的核心区域和特殊景点的走道都相对窄小,堆积的垃圾不能很快得到解决,影响古镇影响。景区因为经济效益大量接待游客,加上部分店铺是外来商家经营,对古镇内的环保意思较差,导致古镇内的大量垃圾和商家的肆意污染,古镇内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都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例如古镇周边的“长城”以及“状元府”内都没有得到很好的处理。古镇的生活型功能逐渐丧失,原来一些当地生活习俗代表性的特色小店在也商业模式的打压下逐渐消失,这种过度商业化使古镇连最基础的自然人文环境都得不到保障。

2.5虚构现象泛滥

如今的青岩古镇将旅游发展作为一项经济活动,为了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吸引游客前往,将古镇内的不知名建筑强加上新的历史意义,打造具体“独特文化”的古镇景点,甚至对古镇的一些民俗文化推翻进行虚构,而这些虚构出来的文化仅仅只是为了迎合游客的需求,将一些历史典故、神话小说与一些与故事相像的景点进行结合,以此来激发游客的好奇心,例如万寿宫内的道教文化讲解,在对万寿宫实地调研时发现只要游客进入殿内就会有穿着道教服装的工作人员向游客介绍道教文化,但是这些关于万寿宫道教文化典故并不完全出自万寿宫历史,另外在讲解完之后工作人员会以“算八字”的形式向游客推销产品,这种商业化发展方式不仅阻碍当地本身文化的发展和继承,也对青岩古镇自身的发展产生影响。

3.商业化进程中青岩古镇的可持续发展对策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旅游开发中经济发展与文化保护问题已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如何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又彰显出历史文化底蕴成了多数学者需要探讨解决的重要问题。就商业化进程中青岩古镇出现的一些问题,提出以下几点对策。

3.1创新旅游产品

青岩古镇在未来的发展规划中首先应当避免商品过度的重复,与古镇文化相冲突的商铺和活动坚决杜绝,着力研究具有独特的旅游产品,保持自身产品的独特性。另外深入挖掘古镇文化内涵,开发多元化、特色化、专业化的旅游产品,开发过程中应注意创新性和特色融合,新型旅游资源和旅游产品应不失当地文化特色,应注重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扬,提升品质,保证新开发的旅游产品并不是为了短期的经济效益,而是可持续创新。要注重提高产品的档次,让旅游产品向高品质、多样化方向发展。例如创作具有青岩古镇旅游标识的产品、属于当地特色的旅游纪念品以及将装饰饰品加入青岩古镇的古建筑图案等,从而避免了古镇旅游过度商业化的趋势,提升了其商业发展的格局,促进了古镇旅游持续健康的发展,走出属于青岩古镇独特的旅游发展之路。

3.2 保持文化的原生态

拥有“原汁原味”的历史文化古镇才能体现出自身独特的文旅内涵,体现出“非复制”的特征。因此可以制定相关政策保护原生态的文化,要使旅游古镇在发展的过程中应当尽量将原生态的文化与旅游发展有效结合,在改善古镇的基础设施和扩大古镇区域面积时进行科学的设计与规划,尽量做到不破坏古镇内的古建筑和红色旅游点。另外青岩古镇要加强对自身文化资源的保护,将古镇内的原生态文化融入到旅游的发展中,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能在一定程度上对古镇过度商业化进行抑制,能避免了古镇因发展而失去其本身的魅力和独特性。例如可以将传统文化加入到文创店和民宿中去,使游客能在潜移默化中感受到当地的文化。

3.3改善游客体验感

青岩古镇在改善游客体验感的措施上首先应当明确自身发展旅游的主题,使吸引力更上一层。另外就是合理规划古镇资源的开发利用,有效改善自身生态环境,改善古镇内公共服务设施,为古镇旅游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为古镇的商业发展提供客观条件,为游客提供良好的旅游环境。同时,还需要扩大古镇的资金来源,为古镇发展提供更强大的保障,加强法治管理,建立更高效、更完善的管理机制,提出更健全的古镇文化遗产保护政策,发挥非政府组织的监督作用,促进古镇旅游的健康发展、可持续发展。

青岩古镇在大范围上应当将交通、景观、服务都作为改善游客体验的必要措施,如此,古镇旅游的发展才能走向正确道路,才能真正的吸引游客前往。

3.4注重生态环境保护

青岩古镇的过度商业导致自然人文环境遭到破坏,失去了自然人文环境的吸引点,古镇的旅游可持续发展也无从谈起,这对青岩古镇的未来发展是不利的。青岩古镇作为贵州省少有的人文旅游资源,做好青岩古镇旅游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尤为重要,青岩在未来的发展规划中应以保护青岩古镇持续健康发展为核心目标,在维持古镇生态平衡的基础上发展旅游,并对古镇资源的使用进行合理规划,建立监管部门对古镇旅游资源的开发进行定期监察。青岩古镇应当充分的、科学的开发利用现有资源,吸引周边省市游客前往,同时在发展的过程中要树立科学合理的可持续发展理念,规划时要贯彻生态保护至上理念,不能过分追求利益最大化,要注重保持古镇的古风古韵,坚守古镇的可持续发展原则。做到准确规划、合理开发、持续健康发展,从根源上杜绝过度商业化现象的扩展和衍生[1]。青岩古镇可以实行重点区域保护政策,禁止任何人以任何形式对重点区域进行开山砍树,同时对商户进行垃圾分类措施,要求商户对每日内要丢弃的进行分类丢弃,对违反规定的商户进行惩罚机制,同时利用景区内的巡逻人员对游客的不文明行为进行劝阻。

3.5保持古镇文化的真实性

古镇是历史变迁的见证,是证明历史变迁的物质实体。青岩古镇在保持古镇文化真实性的措施上应当端正发展观念,古镇文化的虚构和古镇景点的新建都不应该出现,要着力发展古镇本身的景点和当地的特色,保持自己的特色避免模仿和虚构。同时青岩古镇的健康发展不仅需要政府、景区的努力,更需要当地居民的帮助,提高居民对古镇的保护意识,提高居民对古镇可持续发展意识,在发展中不能只顾眼前利益而忽视长远发展。青岩古镇要切实保护好古镇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持古镇内原来的传统格局和历史风貌,提升对青岩古镇的整体保护。例如青岩古镇可以采取制定古镇内区域的管理办法,对一些核心景点区域实行禁止开发和商业活动,仅仅作为游客的参观点,其次对古镇内景点的改造和建筑修缮应当报相关部门审批后才能实施。

4.结论

青岩古镇在商业化发展的进程中面临着很多不利现象和问题,例如特色产品的同质化、特色文化被注入商业文化以及在发展过程中忽视游客体验感、古镇内的自然人文环境遭到波坏、虚构现象泛滥的问题,导致这些现象和问题的原因很多,其中,盲目开发、过度重视经济效益发展是最主要的原因。针对本文所涉及到的问题提出了创新旅游产品、保持文化原生态以及注重生态环境保护以及保持古镇真实性的对策。通过科学合理的方法和举措改善古镇现在遭遇的大部分问题,解决旅游开发过程中商业发展的难题,实现古镇旅游的持续、健康发展。本项目通过文献研究分析,了解了国内外旅游古镇的研究现状及典型的商业化问题,结合青岩古镇的实地调研情况对比分析,为青岩古镇商业化现象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提出了措施。

参考文献:

[1]熊礼明,李映辉.古镇旅游商业化探讨——以凤凰古镇为例[J].资源开发与市场,2012,28(03):285-288.

[2]严锐,夏柔.江南地区古镇商业化现象分析及对策——以西塘、周庄为例[J].现代营销(下旬刊),2017(02):130-131.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