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新形势下国有企业信访稳定工作探讨
摘要:自2022年5月1日开始实施的《信访工作条例》,明确了该条例适用开展信访工作的范围,其中包含国有企事业单位。因此,国有企业的信访稳定工作将面临新的机遇,也将进入一个新阶段。国有企业各级领导干部和信访干部要始终坚持党的领导、深刻理解以人民为中心的丰富内涵,扎实做好信访工作,切实增强与职工群众的密切联系,为社会稳定做出新的贡献。
关键词:国有企业 信访稳定 以人民为中心
1 引言
国有企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改革创新、经济发展的重任,是支撑国民经济、保障国家安全稳定、繁荣富强的中坚力量。如何有效化解国有企业发展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和内部矛盾、妥善解决国有企业信访稳定问题,稳步推进国有企业经济高质量发展,是我们不得不直面的一个重要问题。
2 我国国有企业信访工作现状
2.1 部分企业对信访工作重视不够
在国有企业发展与改革过程中,有一部分领导干部存在重当前经济效益,考虑长期发展不足,对出现的一些矛盾和问题不够重视,有些采取了能缓则缓的消极态度,不及时给予处理和解决。也有的使用了一些临时性办法解决,保得一时的安稳,治标不治本,没有从根源上化解矛盾。
2.2 信访制度、机制尚未完善
国有企业在信访稳定工作上,虽然建立了领导接访下访制度、隐患排查化解制度、重大决策风险评估机制、信访稳定工作考核办法等相关制度、机制,然而,在具体的信访实践中部分企业还出现了责任不明确、责任落实不到位,信访工作责任制不细不实,导致相互推诿扯皮现象。部分国有企业在预警和应急反应机制上不健全,导致信访问题不能够“抓早、抓小”,使得企业的信访工作经常处于救火状态,难以发挥有效作用。
2.3 信访矛盾化解难度大的情况依然存在
党的十八和十九大以来,随着中央全面依法治国方略的实施,信访领域无序乱象和企业治安环境大为改观。但是,信访矛盾依然突出,化解难度依然较大。一些历史遗留问题由于缺乏政策依据还将长期存在,如棚改问题、一些老退休职工的工伤待遇等问题。煤矿等资源型企业与所在地村委会、村民一些协议用地,沉陷搬迁、补偿,涉及企业和地方关系的信访矛盾等问题依然较为突出。同时,群众诉求缺乏理性,法制观念淡薄,信访不信法、信上不信下、信闹不信理,“案结事未了”等问题,以及因经济困难和利益调整引发的矛盾,这些信访案件,思想疏导难,导致国有企业信访形势依然严峻,化解难度依然较大。
2.4 信访工作队伍建设需要进一步提升
《信访工作条例》是2022年2月25日由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既是我国的行政法规,又是中国共产党的重要党内法规,明确了要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依法按政策解决问题等工作原则,提出实行“网络信访”,建立信访信息系统等,目前部分国有企业信访稳工作者在理论知识、自身素质上还不能满足做好新时代信访工作的需要,距离《信访工作条例》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为此国有企业信访稳定工作者必须不断加大自身信访工作队伍建设。
3 加强国有企业信访工作的几点建议
3.1 提高政治站位,高度重视信访稳定工作
发展是第一要务,稳定是第一责任。稳定是前提,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目标,没有稳定的环境,企业生产经营、改革发展就无从谈起。国有企业领导干部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认真贯彻落实习总书记关于新时期信访稳定和社会治安工作指示精神,坚持“为党分忧、为民服务、助力发展”工作方针,站在强化“四个意识”、落实“两个维护”的高度,实行综合治理,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不断提升职工群众安全感、幸福感、获得感、满意度,为企业改革发展营造安定团结、和谐稳定的政治环境。
3.2 明确职责,压实各级各部门责任
严格落实信访稳定党政“一把手”负责制。国有企业从集团公司总部到下属各级单位、各部门都要把党政负责人作为信访稳定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对本单位、本部门的信访工作负总责,对重要信访工作要亲自过问、亲自处理、亲自督办。要建立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信访稳定工作责任体系,进一步明确责任、细化责任。要设置一名班子成员分管信访稳定工作,做到具体抓,周密谋划,推动落实。其他领导要抓好分管领域的信访稳定工作,确保平安稳定。要遵循分级负责、归口办理的信访工作原则,明确企业改革、改组、国有资产管理有关法律法规执行、军烈属、工农关系、棚户区改造、劳动就业、工资收入、劳动合同纠纷等事项的受理部门,确保责任清晰、实现“事事有人管,件件有回音”。
3.3 建立联合协调和包保机制,推动案化解。
建立联合协调机制、案件包保机制有助于信访积案和疑难案件的化解。要树立信访工作一盘棋的思想,加强部门与部门之间、部门与单位之间、单位与单位之间的沟通与联系,搞好配合与协作,共同做好信访工作。要建立和坚持各级职能部门处理信访问题协调联席会议制度,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这一工作机制。对重点案件、历史积案、疑难案件,要建立化解台账,实行案件包保。要实行定领导、定部门、定人员、定措施、定时间的“五定”措施,所定的包案领导要进行“六包”,即包调查、包处理、包督办、包结案、包息诉息访、包稳定。
3.4健全预警和应急反应机制,维护稳定
各种信访群体的不同利益要求与有些政策规定之间存在差异,有的要求过高,超过政策极限;有的按政策解决了,但又提出新的过分要求;有的坚持无理要求,甚至制造事端,想用“闹”来达到无理要求。国有企业各单位、各部门一定要树立长期作战的思想,做好应对复杂困难局面的准备,必须做到未雨绸缪,进一步建立健全预警和快速反应机制,完善信息排查和报送制度,制订完善的突发事件应急预案,超前排查和调处解决影响稳定的苗头性和倾向性问题,做到“发现得早、化解得了、控制得住、处理得好”。排查是手段,解决问题是关键,保持稳定是目的。要变控制为疏导,把排查作为解决问题的基础,切实维护企业和社会稳定。
3.5 加强队伍建设,满足新时代信访工作要求
国有企业各级信访、职能部门和基层区队的干部,是我们做好信访稳定工作的主要力量。各级组织必须高度重视信访稳定工作部门和干部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大对信访稳定工作支持的力度,加强领导力量,完善内设机构,建立、公开“网上信访”渠道、保障办公经费,改善办公条件。要加大对信访专兼职干部的培训力度,让各级信访干部接受新知识、掌握新技能,不断提升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要选树典型,营造干事创业良好氛围,加大日常检查、定期考核和交流力度,选树一批信访干部典型,激发信访干部队伍的激情和活力;要以“两学一做”常态化机制为契机,切实加强信访稳定工作队伍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坚定理想信念,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增强工作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国有企业信访稳定工作者要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不断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新出台的法律法规,学习企业改革的有关规章制度、发展战略规划等,掌握信访工作必需的理论和政策依据,通过不断地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的工作能力。要注重信访理论研究,善于进行理性思考,善于从个别中发现一般,不断总结工作规律,努力用科学的理论指导新的实践。
4 结束语
在新常态下,做好国有企业的信访稳定工作,是国企必须面对的问题,要以坚持党对信访稳定工作的领导为基础,以落实信访工作责任为主线,以健全信访稳定工作制度为保证,以切实解决实际问题为核心,严格落实信访稳定责任制,大力加强信访稳定工作队伍建设,探索完善快速反应机制,及时化解矛盾,维护国有企业的和谐稳定,为国有企业持续高质量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吴伯平.国有企业改革中信访维稳的有效途径探析 [J]. 社会科学,2020年(2月):172-175.
[2] 马志芳.新形势下做好企业信访稳定工作的对策分析[J].经营管理者,2017(4):44- 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