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研究

一起生活科学
招远市龙馨学校265400

摘要: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在义务教育阶段,实验教学是化学启蒙的核心,可以体现化学的无穷魅力,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和素质教育理念的全面实施,教师需要重视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这也就对初中化学实验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基于此,以下对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策略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核心素养;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研究

引言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指出,化学核心素养包括: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这就要求教师在授课过程中,立足长远,重视培养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在实验课中,培养学生应有的核心素养就更突显其优势。

一、当下初中化学教学实验课程教学现状中出现的问题

(一)基础实验的实施率较低

初中化学的基础实验主要包括课堂演示实验、单元实验以及课外实验。在日常教学活动过程中,教师课堂演示实验存在现象不明显、稳定性不高、不环保等问题,教学效果不理想。部分教师认为实验教学比较浪费时间,在许多情况下往往直接口述实验过程和实验现象,没有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导致化学知识教学与实验教学脱节。这种教学方法不利于学生对实验原理、现象、结论的理解,无法真正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导致学生长期处于被动学习状态。

(二)教育理念落后,低估实验教学的价值

从与教师的座谈中笔者发现,大多数教师严重低估了实验教学的价值。很多教师认为:“实验就是搞搞气氛,激发兴趣”“亲身实验有助于知识点的记忆”“不做实验成绩也不差”“刷题可以弥补探究实验的不足”等等。可以看出,许多教师的课程理念还较陈旧,对实验教学的功能认识不足,往往更重视纸笔测试的结果,忽视了学生人格的完善与发展。

(三)实验形式比较单一

目前有部分化学教师在开展化学实验的教学过程中主要采用“讲述”“实验”“结论”这种三段式的教学方法,在实验过程中学生完全处于被动的学习状态,缺乏自主探究的学习体验。教师在在课堂中展示的实验往往是“验证性”的,这些实验学生可以根据教学内容提前知道实验现象,单纯的课堂演示实验对学生的吸引力十分有限,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

二、核心素养的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策略

(一)尊重学生课堂主体地位

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离不开学生的自主探究和主动学习,教师应当转变自身原有的传统教学观念,主动关心关注学生的想法,把课堂的主体地位还给学生,注重学生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创新思维的培养和自我学习欲望的激发.教师应当带领学生一同走进化学的大门,引导学生自由地在化学的海洋中求知和探索.比如,在“制取氧气”的实验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把之前学习到的知识和制氧这一过程联系起来,引导学生思考利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具体过程中是发生了哪些化学反应?除了高锰酸钾反应可以制取氧气,还有其他哪些化学反应可以制取氧气呢?从而促进学生思维广度的拓展,也有助于学生创新思维和独立思考能力的发展.

(二)教师要在化学实验课中融合多种教学方式

借助更多教学形式或教学媒介来提高实验课的教学效果。比如说将多媒体技术渗透到化学实验课堂,不仅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打破以往传统课堂的局限性,特别是针对一些危险系数较大、课堂不易呈现的实验,像面粉爆炸试验等,在课堂上不方便做,就可以通过多媒体的方式呈现出来,有效克服某些教学内容的展示瓶颈,让学生通过多媒体的形式观看实验,这要比单纯的直接灌输结论好的多,提高了化学课的教学质量。再比如,进行电解水的实验时,可以向学生播放相关实验视频,让学生事先通过专业视频了解实验的重点和注意事项,这要比教师口头讲解效果明显,也节约时间,给学生更加直观的印象,为下一步教师或者学生的操作奠定了基础。在讲解“一氧化碳”的毒性时,出于安全性显然不适合进行现场实验操作,此时也可以使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向学生播放一氧化碳致使小白鼠死亡的全过程,让学生明确一氧化碳的危害性,这样教师在讲解一氧化碳的注意事项时才会有更好的警示效果。再比如,将合作教学模式与化学实验课相结合,既可以提高教学效果,又能培养学生的分工意识、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这也是化学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像是在讲授“食用碱和食用盐的区分、鉴别”相关知识时,因为可供参考的鉴别方法有很多,一个一个地进行实验不太现实,也浪费时间。此时,教师可以将学生划分为不同小组,以小组实验的形式指导学生确定采用哪种识别方法,如何实施,以及使用什么步骤来获得实验结果。

(三)激发学生自主实践兴趣

同样的教学内容和知识要点,不同的教学方法会带来截然不同的教学效果,选择一个适合学生现状适合学科特征的教学模式,往往会收到事半功倍意想不到的成果.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教师演示实验和学生自主实验相结合的模式,让学生积极地参与进实验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探究的主动性.比如,在学习“燃烧的条件”的实验流程时,教师可以把学生分为三个小组,一个小组用酒精和棉花进行燃烧实验,另一个小组用木块和酒精进行燃烧观察,最后一个小组则把煤球放在酒精灯上点燃观察.学生通过这三个小实验,就能在自己动手的过程中逐渐明晰达到燃烧的三个条件,即可燃物、着火点和氧气,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动手能力也得到了提升.

(四)开展实验技能比赛,促进实验教学能力提升

新课程对优化队伍结构,提高教师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提出要求。教师自我的专业发展需求是培训活动开展的前提。教师对自身教育教学能力现状与培训目标之间的“差距”认知,可帮助教师建立发展性的内在需求。为此,在区域内组织青年教师参加实验技能大赛,教师要在比赛中做好演示实验和改进创新,就必须要保证实验的成功,就需要潜下心来研究实验的细节,这在一定程度上能促进教师实验教学技能的提升。另外,教师还会将研究成果不自觉地应用到教学实践中,从而使学生受益。一些教师还在技能大赛中展示了前沿的数字化实验,利用信息技术和传感技术对实验探究提供技术支撑。教师对实验教学的创新研究,也必将对学生产生深刻的影响。笔者认为强调对学生科学素养、创造性思维、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首先要从对教师的培养入手。

结束语

总而言之,新时代核心素养要求的提出,不论是对于学生还是教师都既是机遇又是挑战,也需要迎难而上、勇往直前,让化学实验的过程更加生动具体,更加符合时代要求,更加促进学生整体素养的提升.在发展学生核心素养和化学实验技能相融合的道路上,值得探究和思考的地方还有很多,笔者也将会在这条路上不断探索,不断进取,不断超越,提出一些更为可行的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吴旭东.基于核心素养对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探究[J].中学课程辅导,2022(01):111-113.

[2]陆崟敏.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策略探究[J].考试周刊,2021(95):109-111.

[3]白拥军.基于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研究[J].试题与研究,2021(16):11-12.

[4]陆平.基于核心素养下的初中化学实验教学创新与实践的研究[J].数理化学习(教研版),2021(02):55-56.

[5]王爱萍.初中化学实验教学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策略[J].启迪与智慧(教育),2019(06):65.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