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新时代我国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探析
摘要:当前,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已经进入新时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国家综合实力显著提升,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良好条件。党和国家提出“实现教育现代化”“全面建成高质量教育体系”的目标,家庭教育在整个教育体系中发挥着基础性作用,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重要一环,是提高公民素质的有效抓手。因此,要明晰时代发展对家庭教育提出的新要求,理清其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明晰对策促进其加快发展、科学发展。
关键词:家庭教育;存在问题;控制对策
1导言
家庭教育不仅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还是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补充与延伸,它作为教育人的起点和基点一直备受关注。2021年10月全国人大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这是我国首次就家庭教育进行的专门立法,这标志着我国家庭教育已经被纳入法制化轨道。在大力弘扬和规范家庭教育的有利时期,学者们肩负起为家庭教育出谋划策的光荣使命,已取得众多成果。
2新时代我国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分析
2.1监测评估机制缺失,指导活动受阻
目前,我国家庭教育指导活动的监督管理机制仍不健全,监测过后的反馈与问责制度也存在较大改进空间,超过半数的教育行政部门在家庭教育评估活动中存在人力、物力、指标体系等方面的缺失,制约家庭教育指导活动的开展。一方面,评估机制缺失使得原有的监督与激励功能得不到发挥。政府部门无法及时发现地方性指导活动中存在的无效指导行为,使得“挂羊头卖狗肉”现象日益严重;指导机构不知如何有效开展指导活动,且激励机制的缺失使其积极性大幅降低,指导效果受限。另一方面,社会对家庭教育指导服务需求巨大,政府需借助社会力量,通过购买家庭教育指导服务、鼓励社会机构参与指导活动等方式,满足民众所需。而这需要依靠严格的监测评估机制,以确定指导服务的成本与定价,并完成行业准入条件、监管制度及指导效果评价标准等方案的制定。因此,监测评估机制缺失使得社会参与受阻,无法形成合理有效的家庭教育指导体系,影响指导活动的开展。
2.2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关系失衡,致使家庭教育失责
近年来,许多家长和部分家庭教育专业人士只唯学校教育,弃守家庭教育的特殊属性和作用,致使家庭教育呈现“教育失责”的现象。并且在家校合作中,个别学校和教师扭曲了家校关系,将家庭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延伸,把家长当成助教,将家庭教育指导窄化为联合家长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使家庭教育依附于学校教育。加之部分商业资本、校外机构大肆鼓吹“新教育消费观念”,补习班、辅导班和兴趣班被热捧,加剧了家长的教育焦虑,普遍出现“家长围着学校和老师转”现象,导致家庭教育失去其独特的价值和功能。
2.3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存在欠缺
目前,我国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仍无法满足全部家庭实际需求,各类家长学校在运行方面存在一定程度的欠缺。首先,指导内容脱离家庭实际需求。调查显示,“家庭教育中涉及的知识和方法”及“不同孩子的特殊问题及个别处理”是家长最希望了解的有关家庭教育知识,但我国家庭教育指导内容却始终局限于“同龄孩子的易发问题及其处理”。内容的偏移将家庭教育面对的场景泛化了,忽略了家长最需要、也最难应对的紧急情况处理问题,更将“特殊儿童”的家庭教育排除在外,具有较大局限性。其次,指导模式缺乏科学性和规范性。各类家长学校没有形成统一操作规范,普遍存在重理论、轻实践,重形式、轻应用等情况,且缺乏创新,在互联网成为主流媒介的时代里,其指导服务仍局限于传统形式,未与信息化、智能化手段相结合,故难以得到推广和传播;最后,指导服务缺乏专业指导人员。在开展指导活动的工作人员中,兼职占大多数,并且普遍呈现出“学历不高”“从业年限短”的特点,专业性较弱。以学校为例,作为家长最希望接受家庭教育指导的场所,学校并未设置专门的家庭教育指导部门,其指导工作基本由班主任兼任,且调查显示,只有26.4%的教师认为自己可以解决家长在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可见,家庭教育指导人员的专业性面临较大挑战。
3新时代我国家庭教育控制对策
3.1不断创新家庭教育研究视角并把握时代研究热点
重视家庭教育一直以来都是我国的优良传统,逐本溯源已有三千多年历史了。近代以来家庭教育从各种理论探索发展成为教育学的分支,随着社会的变革与观念的更新,家庭教育的目标和方式得以改变,这也使得学界对于家庭教育的研究视角开始转变,学界由最初的心理健康教育、素质教育、家庭教育投资、家校合作等研究热点,逐渐转变到家庭教育的法制化、规范化、协同化等方面。2021年《家庭教育促进法》的颁布标志着家庭教育将在其引领下走向法治。家庭教育研究应该把握时代潮流顺势而行。
3.2学校应该开展家庭教育指导培训工作
家长家庭教育能力的提升必须重视发挥学校的主导作用。首先,学校要强化整合各方资源的能力,推进“家校协同共育”生态环境的建设。有专家指出:“学校要牵头组建家庭教育专业人员、学科教师和班主任等在内的咨询团队,建立家校联系网络平台或网络咨询空间,为家长管理孩子提供科学指导、帮助和咨询。”学校要定期邀请家庭教育专业人员举办培训讲座,为家长提供答疑解惑的咨询服务。学校还要充分发挥班主任的力量,班主任是家长寻求家庭教育指导的最佳人选,学校要对班主任等教师提供专业培训,提高他们指导家长的意识和能力,使其成为链接家庭和学校的纽带,为家校协同育人提供支持。其次,学校要利用课外拓展时间邀请家长发挥一技之长,为学生授课,或者开展亲子读书会、亲子运动会等实践活动,为家长营造融入学生学习和生活中的机会,逐步学习与孩子沟通的方式。此外,家庭教育还应成为一门课程、一门学科,如在高等学校开展专门的家庭教育课程,充分借助学校力量使家庭教育不断走向科学化和专业化,培养专业的家庭教育服务人才。同时,通过学校教育传递正确的家庭教育理念,破解“5+2=0”的困局,不断提高家庭教育的水平。
3.3政府主导、部门协作、区域推进,夯实家庭教育工作
一是全社会进一步重视教育,努力扩大优质教育资源,满足人民群众的多样化教育需求。政府进一步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吸引高素质人才加入教师队伍,增加优质教育资源,努力构建高质量的教育体系,提供多样化的、立交桥式的教育选择。加强媒体对家庭教育的正确导向,传播正确的家庭观、育儿观、成才观,不夸大教育焦虑,不过度引发教育竞争。要鼓励生育,改变家庭结构,克服少子化带来的过度教育现象。二是各级政府统筹主导区域家庭教育工作。家庭教育应该由政府进行顶层设计,各职能部门协同发力,学校、家庭、社会机构联手开展。区域推进是深化家庭教育工作的有效模式,可破解家庭教育工作因多头管理带来职责不明的问题,可以高效使用经费和相关资源。这个区域可大可小,可以是市、县、区或学区。区域政府给予家庭教育工作相应的政策和制度保障、人员和经费保障,推动建立学校、家庭和社区之间的新型关系和共同育人的教育大格局,形成一批理念先进、特色鲜明、持续规范、具有新型家校社关系、有榜样引领作用的家校合作示范区。
结束语
总之,目前,我国家庭教育仍存在观念“错位”、能力有待提升和社会支持不足等现实困境。因此,在审视“双减”实践成效的基础上,剖析家庭教育面临的现实困境并提出多层面的改进建议,对推动家庭教育的发展和落实有着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姚煜煜.论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数据,2022,(01):166-168.
[2]马建欣.现代家庭教育问题及成因[J].甘肃高师学报,2020,25(03):103-107.
[3]孙超.试论家庭教育的问题与对策[J].理论观察,2019,(11):152-154.
[4]刘倩.现代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教育现代化,2017,4(30):217-218+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