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万历朝鲜战争对东亚三国的影响研究

美文新篇
1.惠州学院,惠州 516007; 2.深圳精智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深圳 518000

摘要:距今400多年前,丰臣秀吉在朝鲜半岛发动了万历朝鲜战争,最后以中朝两国的胜利而告终。这场历时七年的战争对中朝日三个国家产生了重大的影响。首先是加速了中国明王朝的灭亡,使后金取代明朝成为了东亚新霸主,也给清朝的建立提供了有力条件。朝鲜也经历了亡国的沉痛后才复国。同时这场战争也彻底改变了日本国内各派政治力量的对比,最终使得丰田集团的势力彻底崩塌。通过万历朝鲜战争,形成了新的东亚政治格局,实际上起到了重新整合东亚各国政治军事力量的作用。

关键词:万历朝鲜战争;东亚三国;影响;政治格局

引言

万历朝鲜战争是指1592年到1598年间,中国明朝帮助朝鲜王朝,一同抗击日本入侵朝鲜的战争。当时实现了日本全国大一统的秀吉,以征服中国的大明帝国为目标,集结属下的各大名组建了远征军。秀吉强迫明朝的属国李氏朝鲜臣服于日本,但遭到拒绝,因此首先将远征军派往了朝鲜。在小西行长和加藤清正等人的快速进攻下,陷入大混乱而放弃首都的朝鲜国王宣祖向明朝求援。明朝为了阻止战争蔓延至辽东半岛而决定出兵援朝。就这样,以朝鲜半岛为舞台的中朝日三国的战争爆发了,这是16世纪世界最大规模的国际战争。

这场战争对当时中朝日三国的历史发展和政治格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由于这场战争,明朝损耗了大量的兵力和物力,导致后期无力抵抗女真族的攻击,使明朝最终走向灭亡。朝鲜则死伤了数十万军民,在亡国到复国的整个过程之中,都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即便使复国后,也很难再回到战前的水平。日本也元气大伤,丰成秀吉势力垮塌,日本进入了江户幕府时代。本文将阐述万历朝鲜战争给中朝日三国带来的影响,力求客观的真实地评价其历史价值。

一、对中国的影响

万历朝鲜战争对明朝产生了消极影响。首先,它带来了人力、 财力和物力的巨大消耗,极大地削弱了明朝的国力。其次,沉重的赋税,以及矿监和税使的恣意掠夺等大大地加重了人民的负担。再加上后面发生的“哱拜之乱”和“杨应龙之乱”,使得本已虚弱的明朝统治更加岌岌可危,最终使得女真族的崛起轻而易举地威胁到了明王朝政权。

万历朝鲜战争、还有同时期发生的“宁夏哱拜之乱”和播州之役的“杨应龙叛乱”并称为“万历三大征”。据《明史》王德全传记载:“宁夏用兵(哱拜之乱),费八十多万,朝鲜之役七百八十多万,播州之役(杨应龙之乱)二百多万。”,《明史》陈增传则记载,“宁夏用兵(哱拜之乱),费金币二百余万。朝鲜用兵,首尾八年,费金币七百余万。二十七年,播州用兵(杨应龙之乱),又费金币二三百万”。虽然数量上存在差异,但可以看出,在“万历三大征”中,万历朝鲜战争在财政上损耗巨大,哱拜之乱和杨应龙之乱根本无法与之相比。这些庞大的军费开支、和兵力损失以及皇帝万历帝的奢侈享受是吞噬明朝的国力,并导致明朝迅速弱化的重要原因,导致明朝难以承受17世纪上半叶女真的强大化。

明朝赢得了这场战争的胜利,但付出的代价却相当之大。战时极大地耗费国库的财力,加重了人民的负担;军事力量也被削弱,导致明朝政府对边缘少数民族的管理也随之减弱,因而让野心勃勃的少数民族在扩大权力的方面有机可乘。杨应龙叛乱和女真族的叛乱的迅速爆发,更加加剧了明代的政治经济危机。

努尔哈赤借万历朝鲜战争之机扩展了实力,借机统一女真各部,为建立清朝做好了准备。当朝鲜和明朝因这场战争耗尽了他们的国力时,女真族努尔哈赤崛起,1616年他们在明朝时期独立并成立了爱信国(金国)。在1619年明朝和爱信国的“萨尔浒之战”中,金国战胜了明朝。朝鲜曾向明朝派增援,但最后向金国投降,并解释说“朝鲜无意战斗,是应明的强制要求增援的”。努尔哈赤听信并原谅了朝鲜,后没有再进攻。但后来,朝鲜发生了政变,采取了反金亲明的政策。1624年李适反叛仁祖后立即被镇压,但逃到后金的反叛者提议进攻朝鲜,于是皇太极于1627年入侵朝鲜(丁卯之役)。后来金军到达汉城后,仁祖投降,同意结下 “后金为兄,朝鲜为弟”的兄弟国盟约,但需要满足将李氏朝鲜作为人质交由王族等条件。然而,朝鲜依然留下了强烈的反后金情绪。1636年,后金改国号为清,要求朝鲜臣服清朝,向清纳贡,以及要求派遣3万士兵攻打明朝时,朝鲜拒绝了这些要求,后清朝以12万军队侵入了朝鲜(丙子之役)。结果朝鲜一方45天后投降,从此成为了清朝的附庸国。仁祖向皇太极行三跪九叩头之礼,并发誓要公认清皇帝(大清皇帝功德碑)。而后朝鲜对清朝的服役一直持续到1895年。

二、对朝鲜的影响

成为战场的朝鲜半岛,由于治理不善,百姓怨声载道。后出现了被歧视阶级、贫困的农民、盗贼的叛乱和起义,朝鲜军对此进行的镇压,以及由于朝鲜王朝内部的政治纷争而发生的肃清和处刑等,朝鲜社会矛盾不断爆发。李氏朝鲜由于极端的中央集权化,加上阶级歧视和残酷的剥削,农民每年春天都会挨饿(称“春穷”),因此懈怠于国土开发。此外,由于朝鲜的流通经济不发达,无法通过银等货币进行交易,民众不得不自给自足,以及与其他人进行以物物交换等方式筹措食物。战争开始后,朝鲜军、明军、日军在当地进行了食品采购。明军的军粮供应是李氏朝鲜方面提供的,由此可见,朝鲜政府事实上进行了残酷的“食品采购”。其结果是,日军未曾入侵的平安道惨遭蹂躏,人口锐减。此外,由于粮食供应??优先于明军而不是朝鲜军队,因此朝鲜军队的战斗精神下降迅速。此外,当日军开始入侵时,饱受身份歧视之苦的朝鲜下层民众利用骚乱,烧毁了官厅和显示身份的文件仓库。另外,由于日军对义兵的反抗束手无策,因此会残忍屠杀并烧毁村庄。朝鲜在战争中被日本军队入侵,很多民众被疏散,但也有许多人被日军杀害或绑架。战后,大量工业衰落,农业生产水平也进一步下降,韩国社会处于几乎崩溃的边缘。

战后,朝鲜产生了对日的敌意,想要建立和平贸易关系的对马宗氏也遭受了朝鲜王朝的强烈警戒,日本使节无法上京,因贸易想要进行访问的日本人也被设置在釜山的倭馆之中限制了行动。与此同时,在朝鲜的两班阶层(统治层)之中,强调了多亏明朝的援军,朝鲜才幸免于灭亡的意识(“再造之恩”),于是重视明朝恩义的思想传播开来,作为其属国的立场变强了。这对朝鲜与中国的外交路线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同时,在文化方面也给朝鲜半岛带来了很大的影响。战时,辣椒被日军带到朝鲜半岛,为泡菜等韩国、朝鲜料理增添了色彩。另外,在军事方面,许多火器的制造和运用技术也是从日本那边传来的,刀剑类也造出了以日本刀为原型的倭刀等派生武具。此外,向朝鲜军投降并被逮捕的日本将士(降倭)最初理应被立即处决,但以利用降倭为目的,朝鲜于1591年10月下达了禁止随意杀害降倭的命令。之后,降倭中拥有炮术和剑术等技能的人都被分配到训练都监和军器寺,使得朝鲜得以从降倭身上学习技能。由此,日本的火绳枪技术传到了朝鲜。没有特殊技能的降倭则被任命为北部边防兵和海军舰艇的划船手。当然,降倭中也有宣誓效忠朝鲜王朝,与日军作战,得到朝鲜姓氏,被优待并定居朝鲜的人。

三、对日本的影响

不熟悉的异国战争致使病死者的人数多于阵亡者。文禄二年二月五日寄到付岛津义久和吉川广家的秀吉朱印状中下了这样一道命令:需动员 15 岁至 60 岁的水手。然而迄今为止,被调动的大多数船夫和水手都死于疾病。同年的4月12日付于渡海诸将的秀吉朱印状中也写道: 因病情蔓延,所以派遣了20名医生。在陆地上,同年7月21日的付伊达政宗的信中提道,患上“肿气”这种病的人, 10人之中就有9人死亡。另外,同月24日的信中说,由于水质的问题,很多人病死了。据说在因万历朝鲜战争渡海的十五万人中,死亡者达到五万人,其中,大部分死亡原因是过劳死、饿死、冻死、病死。就日本的大名来说,丰臣秀胜、加藤光泰、户田胜隆、长谷川秀、五岛纯玄、岛津久保都是在渡海地,或者在渡海地生病,回国后病死的。

日本的丰臣家族侵朝失败,损兵折将。因此前往九州而没有出兵朝鲜的德川家康,反而储存了隐藏的力量:一方面,西国大名出兵后疲惫不堪,德川家康避免了损耗,便于其夺取天下,成为了成功的主要原因之一。另一方面,丰臣家族的文治派与武功派之间发生了内战,家臣团分裂,危及到丰臣政权的基础。于是,身为五大长老之一的德川家康巧妙地利用了这些条件,并在秀吉死后的和平谈判中也掌握了主导权,最后便成为了实质性的政权运营者。德川家康还于1600年发动了关原之战,并以压倒性优势获胜,在日本获得了不可动摇的地位。于 1603 年被朝廷任命为征夷大将军,就此建立江户幕府。并且,在 1614-1615 年,德川家族彻底摧毁了丰臣家族,确立了在国内的霸权。就这样,太平的江户时代开始了。

另外,由参加出兵的大名们带回来的朝鲜人,还有与大名缔结了雇佣关系而自愿来到日本的朝鲜人给日本传授了各种各样的技能,加强了各方面的交流。例如,朝鲜的陶艺家传授了其瓷器制造方法和瓦装饰;韩国儒家学者与日本学者加深了在学术和文学艺术方面的交流等,为日本文化增添了新的一面。但另一方面,也有很多朝鲜俘虏被用来弥补在战役中损失的劳动力,也有作为奴隶被卖到海外的情况。

结语

万历朝鲜战争于400多年前在朝鲜半岛爆发,最终以中朝两国的胜利而告终,但却使中国的明朝衰退,给了女真族迅速崛起的机会。后来,后金不仅取代了明朝,还逐渐成为东亚霸主,新的东亚政治格局就此形成。纵观日本,战争也彻底改变了其国内各派政治力量的对比,如丰田集团的势力彻底崩塌。

《明史》有记载,自丰臣秀吉出兵朝鲜以来7年,使明朝丧失了十万官兵,耗费了百万军粮,明朝和朝鲜本没有胜算,直到丰臣秀吉死去,祸乱才得以结束。1598年8月秀吉死后,10月15日,五大老发布了回国命令。11月23日加藤清正等从釜山出发;24日毛利吉成等从釜山出发;25日小西行长、岛津义弘等从釜山出发。就这样,从日本的出征大名们离开朝鲜回国,丰臣秀吉策划的明朝远征和征服朝鲜的计划因秀吉的死而告终,并没有取得成功。

这场长达7年的万历朝鲜战争,使中国明朝、朝鲜李朝陷入了严重的财政困难,达到了倾国的地步。也导致日本的丰臣家族产生了分为武断派和文治派的家臣团的内部纷争,所以三方都遭受了莫大的损失。战后日本希望恢复之前断绝的,与朝鲜李氏的外交关系,于是试图多次跟朝鲜进行和平谈判,但直到1607年,才与第二代将军德川秀忠达成共识。中国明朝则在未与日本建交的情况下灭亡,而代替明朝统治中国的清朝,因日本锁国,所以两国之间只进行了贸易,并未尝试正式建交。

参考文献:

[1]金洪培,黄文日.万历朝鲜役及其对东亚政治格局的影响[J].东疆学刊,2007(04) :35-39.

[2]付百臣.中朝历代朝贡制度研究[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8.

[3]赵毅,秦海滢.第十二届明史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M].大连: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4]黄尊严,颜廷宏.试论壬辰战争对明朝的消极影响[J].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22(04) :104-108.

[5]栾凡.明代的中国与朝鲜[J]. 紫禁城, 2010,(04) :54-57.

[6]董兴华.从“壬辰倭乱”看16世纪的东亚国际格局[J]. 史志学刊,2013(04) :82-84.

[7] 王纪卿.中国血抗战十四年第1卷 东北抗战[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15.

[8] 邸宏香.李朝《昭明文选》接受考述[J].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21(03):183-189.

[9] 陈湘华.一看就懂的大明史[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16.

[10] 徐兵博.读史要略[M].北京:新华出版社,2017.

[11]孙中奇.万历朝鲜之役中朝鲜处理降倭的政策与影响[J]. 海交史研究,2020,(04):54-67.

[12]北島万次.豊臣秀吉の朝鮮侵略と民衆[M].岩波新書,2012.

[13]中野等.文禄·慶長の役[M].吉川弘文館, 2008.

[14]北島万次.朝鮮日々記·高麗日記:秀吉の朝鮮侵略とその歴史的告発[J].歴史学研究会,1982.

[15]中野等.文禄·慶長の役研究の学説史的検討[J].日韓文化交流基金,2010.

[16]李在範.高麗前期韓日関係史研究現況[J].日韓文化交流基金,2010.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中日韩“万历朝鲜战争”小说比较研究(18YJC751022)

作者简介:具香(1979-),女,朝鲜族,黑龙江省牡丹江市,惠州学院,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中日韩比较文学。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