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壮泰民族葫芦创世神话隐喻意义比较研究
摘要:壮泰民族以葫芦为母题的创世神话从古流传至今,以隐喻理论为指导分析比较壮泰民族创世神话文本所蕴含隐喻意义的异同和成因,将有助了解在生产力低下的远古时期其神话创作思维、民族认知体系以及社会形态等历史文化现实,加深两个民族乃至地区的文学与文化交流。
关键词:壮泰民族;创世神话;葫芦;隐喻意义;比较
“在中国各民族神话传说中,基本上都有葫芦的身影出现”[1],自古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中国壮族和泰国泰族,也有着关于葫芦的创世神话。这些创世神话中的词汇、句子及篇章故事,蕴含着壮泰民族在文学层面及现实社会层面的隐喻意义,正如莱考夫和约翰逊所著的《我们所赖以生存的隐喻》(1980:1)所述般:“隐喻无所不在,在我们的语言中、思想中。其实我们人类的概念系统就是建立在隐喻之上的”[2],透过比较分析壮泰民族葫芦创世神话文本故事中的隐喻意义,有助于我们进一步了解壮泰民族葫芦型创世神话的创作思维、民族认知体系以及历史文化现象。
一、壮泰民族葫芦创世神话概述
壮族葫芦创世神话包括以“葫芦”命题的创世神话以及不以葫芦命题但内含葫芦创世情节的创世神话,主要流传于中国广西壮族自治区崇左、都安、靖西、来宾、柳江、忻城、藤县、武鸣、象州等地,题材有(宝)葫芦神话和洪水系列神话两类,洪水系列神话中尤以《布伯的故事》系列创世神话最为著名,本论文研究以包含有“洪水灭世---神仙赐葫芦籽---葫芦救生---兄妹(姐弟)结婚---再造人类”故事发展脉络的壮族创世神话为研究对象。
“??? ???????????? ????????????????????????????????????????????????????? ?????????????????????????????????????????????? ????????????????????????????? ??????????????(泰,意为泰国人和其他民族的泰国公民。泰或傣,意为说傣泰语系的族群,他们之间可能有某些共同的文化。)” [3],本论文的泰族葫芦创世神话以白泰族《宝葫芦典故》(????????????????)、黑泰族《孟田郡历史演义中的宝葫芦典故》(??????????????????????????????????)及泰东北《宝葫芦》(???????????)为研究对象,神话中与葫芦相关的故事情节分别是天神造葫芦后幻化入葫芦后生人,天神捏泥人放入葫芦后生人,牛鼻长葫芦藤结葫芦果生人。
二、壮泰民族葫芦创世神话隐喻意义分析
“‘隐’在中国是一种源远流长的文化价值,隐喻在中国是一种十分古老的话语形式”[4],隐喻的分析隐喻的分析不仅仅局限于修辞学意义的隐喻,而是需要基于修辞学去把握其文化意义,隐喻的理解“分两个阶段:一是隐喻的识别,而是对隐喻意义的推断。”[5]壮泰民族葫芦创世神话隐喻意义的分析与理解,需要仔细辨别、推断文本中作为始源域的彼类事物,由此去把握作为目标域的此类事物及其两者之间的联系。
(一)壮泰民族葫芦创世神话中隐喻的始源域
“从理论上讲,隐喻可以是词、词组,也可以是句子,也可以是篇章”[6]。壮泰民族葫芦创世神话的始源域以词汇、句子、故事发展脉络为载体,传输文学创作中所蕴含的隐喻意义。
1.以词或词组为载体的始源域
词由语素构成,故词和词组都有其具体意义。中国壮族葫芦创世神话以词或词组为载体的始源域主要有葫芦、(雷神牙齿)葫芦籽、兄妹(姐弟)、神仙等,泰国葫芦创世神话以词或词组为载体的始源域主要有葫芦(???????)、孟田(????????)、天神(???) 、男爵(???)等,所述词或词组在相应神话语境中有着现实历史文化现象相符的隐喻目标域指向。
2.以句子为载体的始源域
词或词组通过语法组合成句,句子达成了人们交流思想的目的。词以及词之间的关系以及句子的语气意义形成了完整的句子意义,创世神话以文本的形式传承至今,行文间暗含创作者的创作思维,以此作为始源域亦可探寻壮泰民族葫芦神话的隐喻意义。例如:《布伯的故事》中雷神的话“我拔下一颗牙齿送给你们,以报答你们的救命之恩,你们赶紧把牙齿拿去种吧”,隐喻古壮族关于物种起源的认知水平。黑泰族《孟田郡历史演义中的宝葫芦典故》中的句子“????????????????? ????????????????? ?????????????(葫芦裂开时,各民族自葫芦内有序涌出。)”,隐喻泰民族关于民族起源的认知体系。
3.以篇章为载体的始源域
在文本词汇、句子的基础上把握壮泰民族创世神话故事的篇章脉络,其始源域有时不会直接呈现于字面或句子表层,需要在字里行间进行推敲和凝练,而后方能进一步推理分析隐含其中的隐喻意义。壮泰民族创世神话虽然都以葫芦为母题,但是篇章框架却各自形成特色,例如壮族神话故事脉络中几乎都含有洪水救人环节,泰族神话故事脉络中所生的民族都不是单一民族,这便形成壮泰葫芦创世神话在篇章层面两个相异的始源域,隐喻了壮泰民族独具特色的文学创作视角。
(二)壮泰民族葫芦创世神话中的隐喻意义
1.壮族葫芦创世神话隐喻意义
(1)隐喻壮族认知模式
壮族葫芦创世神话中的两兄妹(姐弟),种植神仙赐予的葫芦籽,结出大葫芦在洪荒中保存了人种,兄妹(姐弟)二人在末世婚配繁衍后代。神话故事的创作思维包含了多重隐喻意义,一是葫芦籽隐喻了古壮族人对物种起源的思考,认为神仙具有创造世间万物的神力,神仙的神通代表了低下生产力支配下的超自然现象。二是兄妹(姐弟)婚配繁衍后代再造世行为隐喻了古壮族的伦理道德观念,创作者将原始社会时期直系亲属结婚现象还原于神话中,达成借古鉴今的作用。三是神仙对人类繁衍生息的支配作用隐喻了鬼神信仰是古壮人了解自然的重要手段之一,神仙成为了壮族葫芦创世神话创作思维的起源和传播的主要推手。
(2)隐喻壮族居住环境
壮族葫芦创世神话中壮族人民的生存环境多发洪水,人民生命财产饱受其害,兄妹(姐弟)二人在自然灾害中以钻进葫芦的方式,在洪水中漂流获救,由此可见,我国岭南地区的壮族人民傍水而居,地势上处于低洼位置。学者游琪、刘锡城从考古学角度分析发现了创世神话的葫芦原型起源于当时的穴居生活,壮族人民的穴居环境形似葫芦,穴居洞门便是葫芦的“门”,他们指出这与云滇、黔、桂三省的地理环境紧密相关,洞穴住得高的族群在洪荒中幸免于难,相当于获得了第二次生命,并由此推理出此即为桂、滇、黔地区广泛流传洪水葫芦救生创世神话的渊源,而“葫芦”在创世神话中则隐喻了我国古壮族当时的穴居环境。
(3)隐喻壮族农耕文化
《布伯的故事》系列创世神话及洪荒再造世系列神话故事中,大葫芦的产生源于兄妹(姐弟)种植(雷神牙齿)葫芦籽,精心照料其生长成大葫芦。壮族人民的农耕文化和生产生活从葫芦神话中可见一斑,不难推断出在葫芦创世神话广泛流传之前,葫芦已经普遍得到了种植。正如廖明君在《壮族自然崇拜文化》中所指出的“葫芦种植反映了农耕文化”,壮族人种植及养护葫芦的情节隐喻壮族人民已经具备一定的农业种植知识,悉知并掌握了葫芦的种植技术,了解了葫芦能浮于水的特性,葫芦也因而成为创世神话的典型创作素材。
2.泰族葫芦创世神话隐喻意义
(1)隐喻泰族认知模式
葫芦形似母体子宫,泰族宝葫芦创世神话故事中的母体隐喻意义较为直观。白泰族《宝葫芦典故》中洪水灭世后,天帝派雅布(?????)、雅柏(??????)到人间用泥捏出人、树和动物放进葫芦生出万物及5类人种。黑泰族《宝葫芦》中的神仙造葫芦并幻化进葫芦生出了5类人种。泰东北《宝葫芦》典故中天帝洪水灭世后赐分管凡间的布兰森(??????????)等三仙一头水牛耕作,三年后牛死了,牛鼻子长出葫芦藤结了三个葫芦,其中两个葫芦生出5类人种。泰族葫芦神话不似壮族的葫芦再造世故事,而是明确说明了泰族乃至万物都自葫芦中诞生,葫芦所生之人都是多个人种或是多个少数民族,其创作思维强调了泰国各类人种和民族都为一母所生,泰民族都流着同一血脉,因此葫芦的母体隐喻不言而喻。
(2)隐喻民族思维模式
泰族葫芦创世神话中,创作者明确指出葫芦所生人类的种族或民族,以及社会地位。《孟田郡历史演义中的宝葫芦典故》写道“???????????????????(???)???????????????????????(普泰人以男爵坤洛侃为首到孟田建城郡)”,“??????????????????????????????????????????????????(时间一久寮族与泰族就将佧族收为奴仆)”;《宝葫芦》典故中的奴仆从烧红的铁钎所钻之洞中涌出,普通大众从器物凿开的缝隙走出。此外,神话中的天帝是侯爵(?????)身份,派来掌管人类的君王、天神和天帝后裔都是男爵(???)身份,这与泰国旧时等级森严的贵族官爵称谓不谋而合。因此,葫芦神话首先隐喻了泰民族的阶层思维模式,认为人类的阶层或等级天注定。其次隐喻了泰国佛教宿命论思想,创作者将封建制度下的君主专制统治思想隐喻于神话,让民众安于生活现状,以便维护统治阶级的既得利益。
(3)隐喻民族多元文化
泰民族三个葫芦创世神话都有“孟田(????????)”这个词,????????意为天神之城郡,神话中的各类人种都诞生于此,有着共同的族源发祥地。《孟田郡历史演义中的宝葫芦典故》中的葫芦生出佧族(???) 、黑泰(????) 、寮(?????????) 、胡(???) 、安南(???/???) ,《宝葫芦》典故中从钻洞出来的人有泰隆(?????)、泰黎(?????)两类,从凿洞出来的人有泰楞(???????)、泰洛(?????)、泰光(???????) 三类,《宝葫芦典故》中葫芦生出了佧(???)、卡目(???) 安南(???)、寮(??? )泰仂(??????) 5个少数民族。目前除了泰隆、泰黎、泰楞、泰洛、泰光等族源信息目前尚资料无考证,其余少数民族仍有可考证的族源信息。无论这些人种或民族可以考证与否,都从侧面隐喻了泰国民族文化的多元性和包容性,说明泰族文化融合了全泰国各民族的多元文化。
三、壮泰民族葫芦创世神话隐喻意义异同点及原因分析
(一)相似点及原因分析
综合分析壮泰民族葫芦创世神话的隐喻意义,发现其主要有以下两项相似点,一是葫芦隐喻母体和自然崇拜,两个民族在人类孩童时期都将葫芦喻为母体子宫诞生或再生人类,通过葫芦神话探索族群的起源。二是族群起源隐喻鬼神信仰文化,民族的产生由天神或神仙支配完成。
两个民族所处地理环境有着相似的气候条件和相似的语言文化体系,为两个民族有着相似的民族认知体系,为葫芦神话创作奠定了客观因素。壮泰民族地理上处于亚热带地区,气候环境符合葫芦生长条件,且“我国北部的北壮、中部的南壮,越南东北的农、土、岱语等,西南语的泰语、老挝语、掸语、阿含语,越西北部的黑泰、白泰、红泰,云南的傣语均属于台语族群”[7]。人类语言的产生虽然提高了人类智力与想象力,但低下的生产力无法科学解答壮泰民族“我来自哪里”的疑问,原始的鬼神信仰对壮泰民族的族群和物种起源做出了答复。
(二)相异点及原因分析
壮泰葫芦创世神话隐喻意义有较大差异,一是社会阶层隐喻意义相异,壮族葫芦创世神话没有阶层隐喻意义,泰族的有“奴仆”、“侯爵”、“男爵”等阶层指向词汇。二是民族居住条件隐喻意义相异,壮族神话葫芦洪水中救人环节隐喻壮族人的洞穴居住坏境,泰族葫芦神话无救人环节。三是农耕文化隐喻意义相异,壮族创世神话中的葫芦通过种植获得,泰族神话的葫芦以神仙神物形象出现。四是民族融合隐喻意义相异,壮族神话中葫芦救生的人类是壮族,泰族葫芦所生人类是多个人种或少数民族。
壮族是中国岭南地区的一个少数民族,“是我国最早进入农耕社会的族群之一,农业是他们生活的命脉”[8],他们依山傍水而居,洪涝灾害时有发生。创作葫芦创世神话的黑泰、白泰和泰东北人民,居住环境较少河流,没有频发洪水的地理环境。壮泰民族葫芦创世神话创作之时处于不同的社会体制,“创世神话,特别是其中有关财富、权力观念的神话,其起源更晚”[9],因而可以推断具有阶层理念的泰族葫芦创世神话创作时间晚于壮族。可见,地理环境、社会形态、民族文化等方面的差异是形成两个民族葫芦创世神话在创作隐喻相异的重要原因。
壮泰民族都属于台语语系,地理上有着相似的气候环境,是孕育相似的葫芦母题创世神话的客观条件。但两个民族在各自不同的国度形成了相异的社会形态和民族认知体系,因而形成了各具特色的葫芦母题创世神话文学创作思维。以壮泰民族葫芦创世神话为媒介,探索隐藏于神话中的历史现实或文化现象,比较分析其中所蕴含的民族认知模式、思维模式、生活环境等隐喻意义及成因,有助于深入了解壮泰民族在人类早期对物种起源和族群起源的思考,促进两个民族在文学层面的沟通与交流。
参考文献:
[1] 廖明君.壮族自然崇拜文化[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00.09:283
[2] 莱考夫,约翰逊.我们所赖以生存的隐喻[M].芝加哥:
Lakoff & Johnson,Metaphors We Live By [M].Chicago: Univercity of Chicago Press.1980:1
[3] phi_cha_mon.泰民族的起源,http://www.thaigoodview.com/node/39756,2009-9-25.
phi_cha_mon.??????????????????????,http://www.thaigoodview.com/node/39756,2009-9-25.
[4] 季广茂.隐喻视野中的解读传统[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11月,134-135.
[5] 束定芳.隐喻学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年9月第1版,232.
[6] 束定芳.隐喻学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年9月第一版,2005年3月第4次印刷:12-13
[7] 倪大白.侗台语概论[M].北京: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90年11越第1版,12-13
[8] 陈丽琴.多学科视野下的壮族女性民俗文化研究[M].,2013年11月,70.
[9] 文日焕,王宪照.中国少数民族神话概论[M].北京:民族出版社,2011年1月,41.
[10] 农学冠.岭南神话解读[M].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2000年5月第1版.
[11] 张声震主编,农冠品编注.壮族神话集成[M].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2007年6月.
[12] 廖明君.壮族自然崇拜文化[M].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2002年9月.
[13] 欧曼.壮泰族群创世神话:世界观、信仰和仪式[D].春武里:东方大学出版社,2018年3月.
OU MAN.?????????????????????????????-????:???????? ????????????????????[D].??????: ????????????????,??.?.2561.
作者简介:何丽蓬(1983.11-),女,广西田东人,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学院外国语学院东语系,讲师,硕士,泰语专职教师,研究方向为泰语语言文化教学、中泰文学比较及翻译。
基金项目:2020年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中青年教师科研基础能力提升项目---基于隐喻理论的壮泰民族创世神话研究(编号:2020KY19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