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论苏州园林之耦园的传统格局与建园特色

美文新篇
西安美术学院,陕西 西安 710065


打开文本图片集

< a rel="example_group" title="Custom title" href="http://img.resource.qikan.cn/qkimages/a987/a987202302/a987202302367-2-l.jpg">

摘要:在耦园中体现了许多中国传统造园观念,也体现出了古典园林建造中蕴含的美学。以耦园为例的中国园林在世界园林史上留有举足轻重的一笔,更对后世园林景观的建造产生了深远影响。

关键词:耦园;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环境格局;人文情怀

苏州园林中富含的自然之美与人文之美构成了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完美画卷。结合传统文化对中国园林进行诠释成为当代研究传统美学的新方向。在中国传统园林中,也正是因为有了植物景观的恰当巧妙的安排,园林中的山石小品、建筑、水池才得以富含灵韵。

一、耦园选址格局

依照传统造园特色,民间宅园选址多盛行 “四大局”的观念。“四大局”是依照民间四神思想的标准而来,即为:南朱雀、北玄武、东青龙、西白虎。

耦园的选址属最贵地(见图一),《阳宅十书》有:“凡宅左有流水,谓之青龙;右有长道,谓之白虎;前有河池,谓之朱雀;后有丘陵,谓之玄武,为最贵地”。耦园布局以四进厅堂的宅地为中心,东西两园与住宅之间以重楼相通。耦园东有城郭,山岗,葱茏的草木,诸山聚绕,众水朝拱,生气聚合。构成了形势完美、布局完整、生态均衡的环境格局。

二、耦园中蕴含的人文之美

(一)天人合一的思想

传统园林中人们崇尚将人工之美与自然之美完美融合。在生产力逐渐进步的前提下,人们也逐渐提高了对美的追求,住宅也不仅仅只是容身之所,人们更多的将志趣、情意加入植物景观中去。“梅、兰、竹、菊”在耦园中的运用也逐渐得到普及,并被造园者赋予某些情感,甚至能够体现园主人对于气节的追求,这也使得人们在情感上对于景观也会显得格外亲近。

(二)小中见大的手法

计成在《园冶》中说:“多方胜景,咫尺山林”。“以小见大”不仅是传统中国画的表现手法,也是园林意境的营造方式之一。耦园的建造也体现出了这一独特的表现手法,园中的窗格、门洞都是半透格状的,在水池中常常突出的山石、植物,以及屋外的回廊、漏窗都能够体现园中景致的深度、节奏感。

(三)曲径通幽的思绪

回廊蜿蜒在园中,连接着一处处幽静的景致,重檐楼阁、厢房和主人的书斋以富有节奏的形势屹在各处,流水所到之处,无不一览无余。视线所到之处,无不勾起人无比回荡的思绪。

(四)你中有我的构图

在耦园中,景观和建筑是相互依存而存在的。植物在蓬勃中隐隐约约照映着建筑,富有张力和坚硬特征的建筑同时也衬托着植物的生机美。茂密的草本植物将一个个独立的围墙、庭院、回廊连接成一个整体。在半透格状的窗格、门洞中,同时也透映着一层一层的景观植被。这也更加增加了整个景致的趣味性和生动性。

三、耦园凝练了人的情怀

据估计,耦园的建造投入了大约500万两。那么当时的人为什么不惜倾家荡产,也要营造出他呢?"童寯 [jùn]先生,将这一切原因,归纳为“情趣”两个字。中国的园林,即使没有林木花卉植物也可以成为园林。因为古人追求的是精神上的。耦园的主人也以隐逸为旨趣。将园子建造在“居尘而出尘”的“城市山林”,相土选址以“地僻为胜”的地域,所以,耦园建于小巷深处,杂处于民居之间。这也是耦园外的拙政园大门不开在闹市,也是他的大门很狭小的原因。是因为园主人为追求隐逸,特意而为之。虽有家财万贯,但一扇小小的门、一道道围墙,使园子和世俗隔绝开来。园主人关起门来,享受着属于自己的世界,追求着自己想要的精神世界。

四、耦园的建造特色

耦园原称“涉园”,取自晋陶渊明《归辞》中“园日涉以成趣”,故称“涉”。于清世宗时期由保宁知府陆锦归建造,毁于清文宗时期,穆宗时期安徽巡抚携妻归隐苏州,购得此园,并于涉园基础上开拓建造。因“耦”通“偶”,有耦园住佳耦,城曲筑诗城,意寓携隐双栖、佳偶连理,故将涉园改为耦园,耦园这一名称沿用至今。

(一)平衡的布局

耦园由三部分组成,即分为中厅、西花厅与东花园。因“耦”通“偶”,故将耦园分为东西二园。其中东花园占地面积较大,占约四亩,建造则以山、池为主,东南部建有小院三处。西园占地面积则比较小,分前后两院,前院有假山,后院有花坛,园北有藏书阁。

(二)丰厚的文化底蕴

园主沈秉成与夫人严永华能诗善文、能联吟唱和在当时的文人墨客中享有盛誉。园内留有清初四大名家翁方纲,王文治,刘墉,梁同书的墨宝,且园内随处可见的匾额、对联皆出自名家之手。

(三)景致的对应性

耦园内有水池、假山,水象征女性,山象征男性。园中有“留云岫”、“桃屿”两山,也分别象征了男女主人,携手并立,佳偶连理,表现了两人之间矢志不渝的爱情。园内挂有《云山对语图》、《高山流水图》,也表达了夫妻之间的情感比山高比水深,也体现出了两人深厚的情意。

结语:

耦园的设计,深深浸透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精神。讲求天人合一,因地制宜,充分利用有利的自然条件和生态因素,保留景观特色的自然地形地貌,同时融入了园主人造园的情感。使得耦园充满自然美的同时,又充斥着浓浓的人文之美。这对于现代园林的发展,也产生了重要影响。

参考文献:

[1]王君荣 《阳宅十书》

[2]李静《图解风水入门》

[3]唯艺陈设艺术《园林风水佳穴》

[4]佚名《苏州园林风水佳穴的实践标本》

[5]佚名《古典园林营造中植物造景分析》

[6]王恩涌《中国文化地理》

[7]苏雪痕《植物景观规划设计》

[8]李元、朱铁军《苏州园林景观意境营造及交互性研究》

[9]张晓艳《论苏州园林景观的造型艺术》

[10]杨雨清、周恬仪、陈远昇、丁铮《情景合一:苏州耦园造园意匠的感物美学探析》

作者简介:伏蓉(2001.09-),女,甘肃省兰州人,汉族,本科,研究方向:景观设计。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