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浅析工笔花鸟的空间性
摘要:工笔花鸟画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人们审美观念的提高形式和内涵越来越丰富多彩,由宋代的折枝花鸟画发展到全景式花鸟,随着西化的不断影响,最初偏向于平面化的作品现在讲求画面的空间性布局,以下就浅谈一下画面空间性的因素及对艺术创作带来的影响。每个时代工笔花鸟画的风格是不同的,工笔花鸟画能反映出一个时代的特征。
关键词:工笔花鸟画;空间性;虚实对比;全景式构图
一、工笔花鸟画的发展
传统花鸟画在宋代发展尤为鼎盛,大多描绘花鸟禽虫为主要素材出发点,注重写生,主要经历三个大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北宋初期,继承五代黄筌徐熙的花鸟画风格,成为了宫廷绘画的主流;第二个阶段是北宋中晚期,推崇崔白、宋徽宗等的写生风格,得到心的发展;第三个阶段是南宋时期,北宋灭亡,长江南北文化大融合,促进了文人画的萌芽和元代花鸟画的发展。宋代花鸟画为现代花鸟画的研究提供了很多宝贵的资料,为今后花鸟画的创作与借鉴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工笔花鸟画流传至今,已经有了很多表现形式,例如:白描、淡彩、重彩等。经过一代代人不断的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融合多种文化与时俱进,焕发了新的生命与活力。
二、构图法对画面空间的影响
随着时代的发展,绘画作品中也会汇入西方的素描、形体等的结构关系。较宋代的折枝式构图,强调写生,注重一些局部刻画的灵巧细节,现代的画家运用全景式构图居多,画面效果更加雄伟壮观。
在进行艺术创作时,从大自然中找到灵感,或者借助于照片上的某些素材来进行创作,这时我们不难发现很多东西我们不能完全照搬,就比如一堆花卉我们要进行处理,运用所学的上下位置、前后遮挡关系等重新组织画面。唐秀玲《中国画创作与构图研究》中指出画面所要营造的空间性如何布局,确定好主题和自己所要营造的大体意境之后,用透视法和间隔法安排画面整体布局。她推出的一批静物花卉打开了大家新的审美认知,整幅作品空灵优雅让人不经联想到生活中的细枝末节,空间表现拉开了背景和主体的距离。将物体的高低、胖瘦、长圆等都做了不同程度的尝试,各种不同材质的器皿中放置百合、丁香等花卉,形成一个整体。她的静物创作中,充分将背景和物体做了区分,打破以往的传统,丰富了欣赏者的眼界。
西方的典型S构图、C构图等在中国画构图中讲究大势,由于距离的不同体现空间,西方透视法近大远小的原理,近者清晰远者模糊等视觉现象是被人所共识的不争的事实。中国画构图当中一般背景不画,给观者足够的想象空间。谢赫“六法”经营位置中也有提到留白,构图不仅是画面需要,也是画家情感意识的体现,空白并不是故意留下的而是画家经过反复推敲决定的,使画面更加丰富,给观者留下了很多思想空间,就像是我们看电视剧有很多开放式结局一样,让观者结合自己亲身经历去感悟这幅画、这部剧带给自己什么。
郭熙《林泉高致》提出“三远法”运用到花鸟画中无疑就是间隔法的完美呈现,物体之间存在遮挡关系来体现画面空间和虚实对比,一层层的画出来体现前后纵深的感觉,举例来说,五代徐熙的《雪竹图》画面最前方是从一个平坡入画,后面是一丛树梢,依次是一块石头,接着又是一块石头,后面是高大的竹子和树梢,最后是无限延伸的灰色天空。
三、色彩法对画面空间的影响
为了体现画面的空间性通常在作品设色时主张前实后虚,近处颜色比较干净纯粹纯度高一些,远处的背景则要求虚化设色朦胧突出主体。色彩的浓淡及虚实一般相辅相成,如虚,颜色也就相应的淡一些;有些笔者将淡虚浓实分开来说,举例来说雷苗2017年创作的《轻纱5》画面主体是玻璃器皿左右存在遮挡关系,描绘的是窗台场景,整体色调呈紫灰色但是里面又有不同层次的紫调。画面中心是一株玉兰花,刻画细腻,颜色很清爽越往后的花明度和纯度越来越弱化。像是纱本身质感就是很飘渺的,与画面融在一起更好的突出主体。这是作者的一大特色,体现纵深的画面空间效果。其实色彩并没有独特的含义,只是人们把对于生活的感悟体会等主观感受运用色彩的冷暖、亮暗等表现出来,在进行画面的色彩搭配时要考虑和谐、营造那种氛围、体现空间元素等条件。
四、不同技法对画面空间的影响
现代工笔花鸟画不同于宋代传统花鸟画用传统的分染、罩染技法来刻画画面,“三矾九染”的层次改变和用墨的浓淡干湿等的技法营造不一样的视觉空间感受。黄筌设色富丽堂皇,线色相溶几乎看不到墨线的痕迹,具有精谨艳丽的富贵气象。以线为主,如武宗元的《朝元仙仗图》线条灵动自然,传统技法的表现。
现代工笔画家都在不断尝试着新的材料来进行画面制作,力求在传统技法上有所创新。如留白法、胶量法、皱纸法、干擦法等等,通过作者不同的技法运用,能给观者带来不一样的视觉空间感受。就比如唐秀玲的作品《金沙滩》在皮纸上喷洒矾水,然后用刷、滚、染、拍、喷等手法在纸的正反两面反复着色,使得各种颜色相互透叠,颜色厚重耐看。用大量邻近黄色来烘托金沙滩,正面撒上云母和碎金箔等材料,增加画面细节出彩的地方。在处理衣纹时,用了大量不同颗粒的石色来搭配。画面整体显示出金沙滩的氛围感十足,让人感同身受,同时又突出渔家女独特的美。她的另一个重彩作品《柬埔寨—吴哥窟》也异曲同工,贴了大量金箔来打造富丽堂皇的效果。
江宏伟的洗染法也不得不提,改变了以往传统的画面平涂技法,他将墨与色、色与色充分融合在一起,呈现出了高级感的灰调。他的作品都是从真实的大自然取景,虽然单纯简单但是能更加接近文人的典雅意趣。
五、工笔花鸟画的创作与启发
从宋代院体花鸟画到现代于非闇、陈之佛等将花鸟画推上了一个新的高峰。从自己的花鸟创作中我发现了许多存在的疑惑,研究了获奖作品的构图趋势和整体风格,找好自己所要表达的意境再去深化找那种载体能表达出这种感觉,创新是好的,但也不能完全脱离了传统花鸟画;更不能完全的抄袭带有别人很强自我风格的绘画形式。西方的技法影响中国的传统花鸟画,现代的主导思想兼顾东西。同时多种影响画面空间感的因素,归根结底还是虚实结合、阴阳关系和黑白对比,即使最简单的构图也会存在这些关系,点线面的基本组合,彼此交错穿插带来不一样的画面意境。
李孝萱的讲座让我受益颇多,他的《大客车》让我眼前一亮,将生活中最常见的大客车画出了很强的空间感,车上人满满当当,打破了以往单层平面性的认知思路,画出了内心最真实、感受最强烈、最想表达的东西,这就足够了。走在都市的人群中,难免会孤独,对生命的恐惧感,这幅作品是他内心最真实的感受称之为“汽车当时现代文明的怪物”。
中国逐渐走向世界,中国传统与西方思潮产生碰撞,相互融合彼此借鉴,促进了工笔花鸟画进一步的更好发展。工笔花鸟的空间性我在戏剧中也有所涉及,古老的戏剧班子都是主角和配角,主要的往往最后压轴出场处于整场演出的核心部分,一束光打下来营造画面空间性的就是影子。绘画和生活息息相关,从大自然中去汲取创作灵感才能更好的吸引眼球。我们应该多看多思考,每个时代的发展都或多或少存在着一些问题,在借鉴传统的基础上尽可能多的去创造出属于自己独特的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