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基于“双减”政策的小学科学教学的策略研究
摘要:随着教育政策的不断改革,我国基础教育进入了“双减”时代。在这一背景下,如何进行小学科学教学,让学生获得更好的教育成果,成为了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将结合苏教版小学科学课本中的案例,探讨基于“双减”政策的小学科学教学策略。
关键词:“双减”政策;小学;科学教学
“双减”政策是当前教育改革的重要举措之一,旨在减轻中小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和家庭负担。科学教育作为中小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需要根据“双减”政策进行相应的改革和创新,以更好地适应时代的需求和社会的发展。小学科学教育作为科学教育的入门阶段,不仅要传授基础知识,更要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科学方法,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科学知识。因此,需要探索基于“双减”政策的小学科学教学策略,以促进小学生的科学学习和发展。
一、双减政策背景下小学科学教学面临的问题
“双减”政策主要指取消小学阶段的统一期末考试和“中考”,实现学校内部评价和教师评价的贯穿式考核。这一政策的出台,旨在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业负担,缓解家长和社会的焦虑和压力,从而让教育回归其本质,服务于学生的全面发展[1]。
但是,“双减”政策也给小学科学教学带来了一些挑战。首先,小学科学教学需要更注重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实践能力。其次,小学科学教学需要更注重综合实践,将科学知识与生活实践紧密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科学。最后,小学科学教学需要更注重评价方式的多样性,既要注重教师的评价,又要注重学生的自我评价和同伴评价。在双减背景下,应当要求教师充分关注上述存在的挑战[2]。
二、基于“双减”政策的小学科学教学策略
(一)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
小学科学教学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让他们在科学探究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实际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这一方面,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科学;另一方面,教师还可以通过让学生自主设计实验或者制作模型,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动手能力。
以苏教版(2017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电磁铁》为例:
在教学中老师可以为学生提供有结构性的材料,让学生根据老师介绍的方法动手制作电磁铁,然后进行交流展示。在展示交流的过程中,当学生发现各组制作的电磁铁吸起的大头针数量各不相同时,就对电磁铁磁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产生了强烈的探究欲望,学生很自然地进入自主探究学习的状态。当学生发现了磁铁磁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秘密后,课后布置具有挑战性和创新性的课后拓展作业,例如制作一个可以吸起50个回形针的电磁铁或制作电磁秋千等小玩具,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动手能力[3]。
(二)注重综合实践,将科学知识与生活实践紧密结合起来
小学科学教学需要注重综合实践,将科学知识与生活实践紧密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科学。这一方面,教师可以通过教学实践课程,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知识;另一方面,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进行科学探究,将知识与实践紧密结合起来。
以苏教版(2017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植物的一生”这一单元为例:
在本单元的学习中为学生安排了种植番茄和黄瓜的内容,学生通过亲自种植观察植物从播种到收获的过程中的生长变化,让学生在实践中认识植物一生的生长历程。当学生掌握了一种植物种植后,老师可以通过举办“植物展”的方式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种植更多自己喜欢的植物,并及时拍照记录。当植物开花后一起带到学校进行交流展示,不仅可以美化校园,还能体会到将科学知识运用于生活实践所带来的快乐。
(三)基于“双减”有效记录实验
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实验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科学知识,掌握科学思维和实验技能。一种有效的实验记录方法是使用科学笔记。科学笔记是指学生在进行实验或观察时,将所看到的、听到的、感觉到的等信息以文字、图像、表格等形式记录下来的一种学习工具。通过科学笔记,学生可以更好地回顾和总结实验内容,提高自己的实验技能和思维能力。
例如,在苏教版(2017版)小学四年级下册《冷热与温度》这一课中学生要探究一杯热水在变凉过程中温度的变化规律。要想知道热水在变凉过程中的温度变化规律,学生就需要每隔相同的时间连续测量水温,直至水温不变为止,并如实地做好记录。最后再分析这些实验数据,从中归纳总结出热水在变凉过程中的温度变化规律。没有有效地实验记录,就不可能得出准确的实验结论。在测量、记录、分析总结的过程中,学生的实验技能和思维能力都能得到一定的提升。
(四)注重评价方式的多样性
小学科学教学需要注重评价方式的多样性,既要注重教师的评价,又要注重学生的自我评价和同伴评价。这一方面,教师可以通过设置多种评价方式,如课堂讨论、小组展示、实验报告等,让学生从不同角度评价自己和同伴的表现;另一方面,教师还可以通过反思评价,让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找到不足之处并改进。
以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不同的运动”为例:
在老师让学生选择不同的物体或借助自己的身体做不同形式的运动的活动中,学生需要根据所学的与运动形式有关的知识,进行演示,其它的学可以对他的演示进行评价。学生通过同伴评价和反思评价,提高自己的评价能力和学习效果。
结语:综上所述,在“双减”政策背景下,小学科学教学需要更注重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更注重综合实践,将科学知识与生活实践紧密结合起来,更注重评价方式的多样性,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和能力,实现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何雨杭.探“双减”政策下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提质增效”策略[J].小学生(上旬刊),2023(01):31-33.
[2]孙芳.基于“双减”政策开展小学科学教学的策略[J].华夏教师,2022(32):60-62.
[3]黄慧强. “双减”政策下小学科学教学中信息技术手段的应用策略[N]. 科学导报,2022-10-28(B03).
[4]顾婷婷.“双减”政策下小学科学教学策略研究[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22,7(20):116-117.
[5]陈梦其.“双减”政策下小学科学教学中信息技术手段的应用策略[J].试题与研究,2021(36):181-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