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积极心理学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秋山文苑
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杨寨中心小学 255100

摘要:研究表明,积极心理学应用于语文课堂教学有助于凸显语文学科的人文性与综合性优势。小学处于教育初期,重在积累基础知识与学习经验,积极心理学有助于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辅助教学目标有效实现,是增强学生语文学习积极性的关键性因素,是促进学生获得情感体验的直观性途径。基于此,本文主要以部编版五年级语文教材为例,从界定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创设积极的语文课堂环境、增设积极的课堂体验三方面详细论述积极心理学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积极心理学

引言:

“积极心理学”的兴起是心理学自身发展的要求,也是社会发展与教师进步的必然趋势。小学生处于身心发展关键阶段,将积极心理学应用于小学语文课堂有助于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拉进学生与语文学科之间的距离,实现教与学的双向奔赴。基于积极心理学的优势,将其应用于小学语文课堂是全体教师亟需研究的课题。

一、界定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

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有序进行的前提条件,目标的界定对于学生而言具有极强的激励作用,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核心要素。如何有效界定课堂教学目标,需要结合课程内容与学生的学习能力而定,始终确保目标的科学合理性,避免过于繁难或简易,失去了目标界定的意义。同时,教师还应运用到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使学生在目标中感受到挑战性并获取动力,并且愿意为了实现目标而付诸行动。此外,课堂目标的界定还应具备可检测性,具体来讲,目标不能是纸上谈兵,教师结合学生的课堂情况做出评价,在评价中分析目标是否能够达成预期成效[1]。例如在教学部编版五年级上册《将相和》时,课堂目标可以分为三点:第一,熟读文中三个小故事,在不同的故事中分析文中所描写的不同人物形象;第二,总结三个小故事中所蕴含的人生哲理,说说自己在读完之后有哪些启示;第三,文章选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课后可适当拓展阅读,在拓展知识空间的同时实现深度学习。在这一课堂目标中,学生的学习更加明确,教学成果也会事半功倍。

二、创设积极的语文课堂环境

创设积极的语文课堂环境是构建良好师生关系的先决条件,古人云“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教师应遵循这一教育原则,以环境感召学生,以真诚打动学生,与之建立情感互动,方可进一步调动学生的积极心理情绪,进而融入语文课堂。宏观来讲,创设积极的语文课堂环境可以从下述两方面入手:

一方面,构建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平等的关系高效课堂构建的根本,是优化教学环境的核心。小学生身心发展并未完全成熟,通常会受到教师的情绪影响,积极的情绪无疑是促进课堂实效性稳步提升的关键所在。而构建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正是以积极的情感影响学生并且激发其课堂兴趣的先决条件。

另一方面,营造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体,教师应顺应学生,与其统一战线,发挥引导者、激励者的作用,全面贯彻以生为本思想,让课堂朝着预想的方向发展,实现教学相长[2]。例如在教学部编版五年级下册《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这一首古诗时,教师在第一课时教学时应为学生营造丰富的朗读空间,借助多媒体平台播放相关音乐,以音乐为背景渲染朗读氛围,在朗读中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朗读的形式不限,可由学生任意选择,如分为四人一组,每人有感情地朗读两句,抑或是全班整体朗读,抑或是按照座位接龙朗读,在多元化朗读中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实现积极课堂环境的构建。

三、增设积极的课堂体验

这一层面主要是指在语文课堂中,教师应给予不同基础的学生创造展示自己的机会,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并对于学生的发言做出点评,为学生增设积极的课堂体验。

首先,在课堂中,应结合教育进度为学生创设展示机会,提升其课堂参与感。例如在教学部编版五年级上册《山居秋暝》《枫桥夜泊》这两首诗时,相似之处都是以深秋时节为描写背景,在情感描写方面各有千秋,而这一层面正是学生需要主动探索的内容。在学生的主动思考中,教师则鼓励学生相互分享,相互交流,诉说自己对于两首诗的情感体验,如此既能实现深入教学目的,又能加强学生的传统文化认同感[3]。

其次,运用积极的课堂语言。小学生是需要激励的,教师应注重语言激励对于学生的积极性影响。评价的主要目标是促进学生进步,解决现存问题,并非是以标准答案定对错。如学生在回答问题时出现与课堂教学目标偏离的情况,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换一种思路重新分析,并对于学生当前答案中包含的正确因素表示认可,尊重学生的思路。积极的语言对于学生的影响不容小觑,尤其是语文课堂,其知识本就具备人文性特点,学生的主观理解只要不违背道德礼仪,都具备正确成分。

最后,运用正强化管理方法。正强化管理方法具体来说就是奖励、表扬表现较好的学生,以此来带动班级更多的学生。对于小学生而言,具备一定的好胜心理,表扬班级表现好的学生可以激励其他学生改善当前不好的学习状态[4]。如对于专心听讲的学生做出表扬,可以瞬间拉回思想走神的学生;对于写字动作规范的学生做出表扬,可以使部分写字姿势不标准的学生默默调整坐姿。与传统批评式教育比较,正强化管理方法更具优势。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积极心理学应用于小学语文课堂可以改善传统教学短板,是提升课堂教学效率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核心要素。基于其教育优势,全体教师应重点探索积极心理学教育资源,将其与课堂教学有机结合,夯筑教育堡垒。

参考文献

[1]刘小明.小议积极心理暗示理念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渗透[J].新教师,2022(07):68-69.

[2]孙彦凤,寇新锋.如何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J].科幻画报,2022(03):199-200.

[3]苏建华.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积极心理培养的策略[C]//.对接京津——行业企业 基础教育论文集.,2022:243-247.

[4]朱德银.积极心理暗示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实践[J].小学生作文辅导(上旬),2021(08):65-66.

本文系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1年度规划课题《农村小学生课堂积极心理品质培养的策略研究》(课题编号: 2021ZCJG125)阶段性研究成果。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