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基于POI数据分析唐山海港经济开发区休闲会所发展现状

秋山文苑
大连工业大学 辽宁省大连市 116034

摘要:随着休闲时代的到来,休闲会所在我国的发展已经相当广泛,研究认为唐山市休闲会所的发展有一定的规模,市场初步建立,同时也存在理念落后,消费能力不强等问题。应该从加强宣传,优化室内设计等方面入手,不断推进休闲会所的发展,为唐山市休闲会所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帮助。本文旨在通过利用地理信息兴趣点(POI)数据来分析休闲会所表现在空间上的特征,并提出相关的优化提升策略,为未来市域内休闲会所的规划建设与更新提供依据。

关键词:POI数据、休闲会所、现状分析

一、研究背景

服务业是文化体育业、居民生活服务业等经济产业的总称,是当今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服务业带来的经济增长远超其它产业总和,存在着巨大的发展空间。服务业行业多、就业容量大,有利于稳定就业,推进城市现代化进程,增强区域综合经济,同时服务业的发展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推进经济持续发展自 21世纪起,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城市化的不断推进,一系列的社会、经济能源等矛盾问题开始出现,生态环境也面临严峻的挑战,而加快城市服务业的发展能够很好的解决这一问题,补齐短板是城市化中推动现代城市发展的必然途径。城市服务业的发展是衡量资源分配是否合理、配套设施是否完善、城市发展是否有潜力的重要标准。

城市服务业 POI 数据是大数据时代的重要产物,其主要应用于城市规划21商业选址、布局优化、集聚特征等领域,与传统地理空间数据相比,POI数据获取便捷且具有较高的现实意义,是城市地理学的主要研究内容。将数据挖掘技术应用到空间数据挖掘中,摆脱了对传统统计数据的依赖,是研究城市服务业布局特征的重要途径。

二、研究对象

2.1研究区域选取

研究区域界定为唐山市海港经济开发区,1993年6月经河北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实际管辖面积918平方公里,其中陆域面积315平方公里,海域面积603平方公里,海岸线长度26.71公里,规划码头岸线49.04公里,下辖1个镇,57个行政村、79个自然村,31个居民小区,常住人口近12万。建成城市道路41条、总长103公里的“十一纵八横”贯通全区的城市路网体系。

2.2海港经济开发区概况

海港开发区地处渤海湾及京津冀都市圈核心地带,处在京、津、唐、秦四个中心城市的交叉辐射区,距北京230公里、天津150公里、唐山70公里、秦皇岛118公里,内有唐山港,毗邻曹妃甸,与辽东半岛、山东半岛遥相呼应,面向东北亚经济区,具有承接东北亚辐射拉动、带动广阔腹地发展的巨大潜力。

围绕“新工业、大港口、高科技”三大支柱,“新平台、新产业、新家园、新生活”四方联动,积极融入市委“一核两翼”开放格局,立足港口物流、精品钢铁、绿色化工三大主导产业延链、强链、补链,制定精准招商目录,全面开展产业链招商,打造高质量新型工业化基地。

国家重要大宗货物运输系统重要节点,唐山港是我国面向“三北地区”的大型港口,其香吐量位列环渤海首位,集装箱吞吐量排名第5位:京唐港货物吞吐量排名全国第12 位。唐山港在煤炭、铁矿石方面是全国的重要通道,山西、陕西和内蒙古等煤炭资源通过大秦铁路线,经秦皇岛、曹妃甸和京唐港三大港口运往我国南方地区,作为冀东地区重要进口铁矿石通道,主要为唐山内部的钢铁基地服务。

(2)首批京津冀产业协同示范区,

海港经济开发区作为首批京津 冀协同示范区,起步地位高,自建区以来一直被寄予厚望,多个京津 冀大企业先后落户,使海港经济开发 区规模、产业工人及家属人口迅速增长,国家及河北省也不断对其规模进行扩容。

(3)以重工业为主的产业格局,海港经济开发区的二产以石化、钢铁、电力为主,2020年规模以上工业重工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的74.90%,其中,石化30.29%、金属制品20.89%、电力12.87%。空间布局上,重工业企业主要分布在海靖路以东,占中心城区工业用地比例超80%。2.3研究数据。

2.3.1数据来源与采集

本研究主要对有关休闲会所特征评价的相关作用因子进行数据收集,包括海港经济开发区2022年休闲会所数据、2022年POI数据、区域高清卫星影像遥感数据。同时,研究借助网络爬虫工具对大体量数据进行挖掘和整理,首先定位研究所需的开放数据平台,确定网络地址后,通过爬虫软件后羿采集器进行规则设置和编写。研究所用数据的来源均为政府网站及权威开源网站,各类数据的来源及获取方式也多见于现有文献记载中。在获得原始数据后,再根据研究方法进行筛选及修正处理,使得研究具有一定的可信度。

2.3.2数据的修正

休闲会所数据:通过现场勘测结合高德地图提供的空间业态分布,将各个休闲会所的具体位置映射到卫星影像图中,确定休闲会所的边界和位置,生成海港经济开发区休闲会所空间分布数据库。

POI数据的修正处理:POI做为城市环境信息的构成要素,与人口密度程度呈正向密切相关,基于POI数据的城市空间格局识别和休闲会所的评价具有高准确度和实际应用价值。POI分布密集的区域,往往也是人群密度较大、活跃性较高的区域,而这些人群聚集程度较高的地块意味着需要对人群进行服务,由此可以体现人群对于休闲会所的需求程度。因此休闲会所的设计应尽量与 POI 的分布相匹配才能使服务的能力和效益得到最充分的发挥。

道路网络数据处理:通过 Open Street Map台爬取到北京市的主干道、快速路及支路数据,将其构建网络数据集,得到道路网络数据库。运用 GIS的网络分析工具,根据公园的服务半径求得其基于现实通行能力的服务覆盖范围。

2.3.3研究数据

以京唐港的休闲娱乐业为研究对象,从中可以看出,足疗行业为京唐港休闲行业中的主导行业。从高德地图检索的数据分析的结果可以明确的了解到。

其中足疗店为主要服务业态,并且空间分布密集。整个京唐港范围内存在57余个。并且整个区域内休闲会所的整体风格相似,并没有各自的特征。

三、案例分析

济南蓝石溪地农园会所位于济南市槐荫区经十西路古城村北侧的农田里,会所 的主要服务功能是接待来农庄进行旅游观光、休闲采摘的人群。根据会所定位、功 能需求以及场地现状等多角度的思考,设计师王泉有别于当下功利与焦灼状态下的 建筑设计,将环境与建筑整体的和谐共生作为出发点,以“大地中长出的房子”这 一理念作为此次农园会所设计的主题,在材料的选择上避免机械化、成品化的现代材料,选择人工感与手工感的自然材料,在建筑上采用大面积的自然片岩进行人工砌筑。会所空间内部桌子采用简洁的造型搭配原木的材质,与藤编的座椅搭配,造型、质感、肌理与整体空间氛围相符合,具有充分的平衡感。大面积的开窗引入自然的光线、室内通过自然光线的变化随之变化,人工灯光上选用具有氛围感的小光源,整体室内光影的变化随着自然光的变化带给悠然的视觉体验。

济南蓝石溪地农园会所的建筑主体顺应周围开阔的农田,延续了地域的自然景观特色,采用顺应的设计手法处理建筑的形态,建筑与乡村天空的天际线相融合,完美展现了地域景观特色的同时加强建筑与自然景观之间的联系,内部空间对于中心空间的元素塑造,体现会所主题,在知觉的处理上通过形式、光影的设计建立人与自然环境交流的机会,突出了农园会所的空间特性,加强了会员在自然、建筑、休闲体验之间的交替感受,加深对于场所氛围的感知。

参考文献:

[1]梁怡. 场所理论视角下的休闲会所空间设计研究[D].吉林艺术学院,2020.DOI:10.27164/d.cnki.gjlyc.2020.000085.

[2]张又天.陆海一体化理念下的产业空间布局研究——以唐山市海港经济开发区为例[J].城市建筑空间,2022,29(06):82-85.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