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网络短视频对青少年自我同一性建构的负面影响

科学与财富
临沂大学教育学院 山东 临沂 276000

摘 要:网络短视频存在内容良莠不齐,伤风败俗的现象,对青少年来说,会对他们的自我同一性建构带来负面影响。本文从带来的错误价值观,现实与网络虚假的人际关系,不良的娱乐氛围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关键词:网络短视频;自我同一性;负面影响

自我同一性是指个体对自己“我是什么样的人”以及“未来想成为什么样的人”有一个清楚的认知,能够将过去和未来、理想和现实、主观和客观的自我统一起来,进而让人们有具体的目标,并沿着目标努力。埃里克森认为青少年时期是形成自我同一性最关键的时期,他认为青少年经历了同一性对角色混乱这一心理冲突。自我同一性包含对有关自身未来发展的一些重大问题,如人生理想、未来职业选择、个人价值观,人生观的思考和选择,提供意义和方向感。

当前,我们正处于网络信息化高度发达的时代,全国未成年人手机普及率高达92%,众多短视频APP深受年轻人的喜爱,但这些短视频里面的内容良莠不齐,很多内容存在着没有营养,甚至伤风败俗的现象,这对处在青少年发展阶段的学生来说,无疑会对他们的自我同一性的建构带来负面影响,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1、短视频内容带来的错误价值观方面

网络作为对现实世界的映射与扩展,为青少年了解社会化进程提供了便利,也增加了寻找自我的路径,可以增强学生对自身与社会客观的评价。但同时,多元价值观的涌现、多重角色的割裂与重建,也会对心理适应程度带来降低。[1]当前网络短视频上充斥着许多“炫富”、“攀比”等问题,几乎出现了人人开豪车、住豪房的现象,甚至有的博主为了吸引眼球,会把自己包装成富二代,每天出入高级消费场所,假装随随便便消费都要上万元,许多青少年内心会表示羡慕,或者会认为这才是以后要过的生活。这种导向对于正在完善自我同一性的青少年来说是非常错误的,以至于导致他们经常会想以后自己也要成为这类人,衣服非名牌不穿,消费水平与年龄远不相符。

产生这种像金钱看齐的问题,原因是处于青少年阶段的学生对自身如何创造价值不够清晰,青少年往往辨识度不足,好奇心理重,他们只看到网络上的博主带给大家享受的过程,但是他们忽略了想要和得到之间还有做到,如果不去努力,每天却认为未来可期,那这种价值观会驱使青少年在自我同一性没形成之间就有给自己的定位做过早的决定。

2、青少年痴迷网上交友,生活中与他人形同陌路

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因为许多青少年缺乏现实社会交往能力,通过网络交友互动,在现实中所受到的挫败感和孤独感得到缓解,被关注和被理解的需要得到满足,人总归是生活在社会中的一员,青少年自我同一性应当在现实生活构建。网络虽然不同于与现实生活,但网络社会也是由许多群体构成。在这样一个虚拟的社会里,大部分人都是以虚假的身份出现,加之网络世界没有现实世界约束力强,言论较为自由,涉世未深的青少年对网络短视频出现的所谓朋友很难充分了解,只能了解对方最想让大家看到的一面,有些青少年面对网友的花言巧语,认为他们是最了解自己的,所以将自己真实的情感展现给对方,很容易交错网友,以致发生不堪设想的后果。

同时,沉溺于网络短视频弱化了现实生活中的人际交往,现在很多青少年在络社交平台被不同见识的人所吸引,终日沉溺于网络世界的人,以至于不喜欢与现实生活中的人打交道,久而久之,导致青少年的口头表达能力下降,从而使一些青少年在现实生活中越来越害怕与人交谈,但是人际交往对人来说又非常重要,网络上的交流弱化了他们现实生活中的人际交往能力,这将造成他们自我同一性建构的消极影响。

3、营造出“娱乐至上”的氛围

青少年的自我同一性构建应该是在真实的生活中形成的,应当是接受了各种影响之后经过全面思考定位,但是不可否认,经过多年的良好发展,人民已经满足了简单的衣食住行等方面的需求,随之而来的是人民希望对精神文化层面的提升。自媒体时代的到来,短视频的快速发展,将 “娱乐至上”这种氛围推上了顶峰,甚至有媒体称之为“娱乐至死”。

短视频的快速发展,多样化内容的广泛传播,确实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青少年精神生活,也使青少年眼界大开。短视频消耗着青少年的时间,甚至有相当一部分学生表示“如果没有手机,没有网络,哪怕是几分钟,我都不会有安全感”。实际上,在今天这个网络化时代,人们患上“手机依赖症”的年龄趋势已经向老年化社会迈入,而青少年又是这个群体的主力军。短视频传播的内容丰富、新颖、覆盖面极强,许多内容成为青少年学生茶余饭后津津乐道的话题。使得部分青少年无法自拔,他们甚至认为娱乐、开心应该是这个时代的主旋律,而努力读书,认真工作只是在浪费掉他们的大好青春。这种假象对于处在职业选择、人生理想还不够成熟阶段的青少年学生来说,会让他们对自己正在努力做的事情,家庭及学校引导的风向产生怀疑,心理上可能会出现否定自己的人生目标,甚至完全赞同短视频带给他们的娱乐导向,这种结果对于他们的人生建构无疑会起到较大的负面作用。

总之,对于缺少自控能力的青少年来说,网络短视频的内容还是会容易引起他们产生自我角色混乱,最后导致在自我同一性建构上升期出现不可逆的负面影响。所以社会及家庭应当要增强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水平,一方面要减少网络对青少年带来的负面影响,监护人要及时关注青少年内心真实想法,多于孩子进行有效沟通,为孩子创造一个平等、温馨的家庭氛围,避免让孩子依赖于网络,对青少年爱刷短视频的问题不能用一刀切的方式组织,这样往往会带来更加极端的方式。

自我同一性的建构不是一时就能完成的,虽然当前青少年对网络有不同程度的依赖,但毕竟他们是生活在真实世界、真实社会的一份子,只要家庭和学校以及社会共同为他们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青少年自我同一性的建构会朝着好的方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曲苒,倪晓莉.网络社交媒体使用对青少年生活满意度的影响:自我同一性状态的中介作用[J].心理与行为研究,2020,18(02):214-219.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