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甄嬛传》海外播出对中国传统文化海外传播的影响研究
摘 要:在疫情的冲击之下,全球经济都呈现出一个停滞不前的趋势。尤其以旅游行业受阻最大。在深刻分析了这三年受疫情影响的情况后,提升旅游行业的活力便迫在眉睫。通过海内外平台互联网热剧的上映,积极传播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带动了海内外观众的旅游热潮,这对于旅游行业不失为一种新契机。以新形式的文化旅游推动国内旅游向着高质量发展,与国际接轨,这也是中国传统文化国际传播带来的正面影响。
关键词:疫情 ; 旅游业; 文化 ; 甄嬛传
一、研究背景
文旅结合的新型旅游在之前就曾被倡导,以文化产业带动旅游业,促进地区经济发展。在疫情时代,过去三年人与人之间的往来变得困难,中国作为疫情防控最为科学的国家,在过去三年,由于政策限制,游客人数蒸发式消失。世界通过互联网才得以连接,而影视作品作为人们日常生活中所不可或缺的一种娱乐节目,在互联网上传播,具有一定的传导性和发散性。优秀的影视作品能够“以点到线再至面”的形式对观众进行思想、文化、价值观等诸多要素的传递。本文旨在以全球化视角为点,来通过思想价值、文化传递等线来搭建优秀影视剧作品对于旅游业的影响。总结中国优秀影视作品甄嬛传的经验,分析其对旅游业的影响,提出大胆性和创新性设想并进行讨论。
二、主要内容
(一)旅游业的蓬勃发展
“十二五”期间,随着“封闭红利”的消失和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持续影响,我国的入境旅游市场经历了一轮调整期。入境游客数量自2013年达到最低值,在2016年又迎来了新的高峰。2013年国际旅游收入实现3.3%的增长。2014年,触底反弹的态势已经显现,入境旅游人数达到1.28亿人次,国际旅游收入1053.8亿美元。2015年接待入境游客1.34亿人次,同比增长4.14%;国际旅游收入1136.5亿美元,同比增长7.8%。
(二)《甄嬛传》在日本的影响
作为一部走出国门的优秀影视作品,我们就《甄嬛传》对旅游的一系列影响进行了调查。自《甄嬛传》2013年6月18日在日本上映后,2013年下半年日本入境游客比上半年多,这在入境游客数量整体减少的一年是少有的呈上升的数据。并且比起14年下半年入境日本游客数量占全年比重,13年下半年占全年比重多了一个百分点。文化是吸引游客来旅游的一个重要因素,日本文化始于中国文化,日本人对《甄嬛传》接受度很高,比较典型的例如《三国演义》,在日本就有很多的受众,在《三国演义》在日本上映后,许多的观众追捧,并要求续集,在关于三国的论坛中也可见到许多讨论,三国中的很多人物,刘备、曹操在日本家庭中也是家喻户晓。此次《甄嬛传》也是同理,由于同为东亚文化圈,宫廷的勾心斗角,明争暗斗,就如同日本社会的缩影,相同的文化引起了共鸣,引发了日本对中国的好奇,由此也就诞生了很多来中国旅游的意愿。2013年《甄嬛传》播出后,日本来中国参观的游客持续增多。
(三)文旅结合新方式吸引海外游客。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重要载体。以文旅形式来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失为一种新式手段。其中,“文”则是以《甄嬛传》电视剧中自身所展现的魅力:富足的宫廷文化、对于人际关系的特殊处理、对于权力的冷静思索、对于爱情的美好盼望,以及对于当下大众的某种启迪,以及剧中所出现的传统宫廷服饰、各大名场景、独特的中华优秀文化为基础,在通过影视剧媒介以导演新颖的剪辑手法使得海外游客自发的对这种新颖、亮丽、恰到好处的“新事物”产生兴趣。这就吸引了一部分人前往剧中拍摄地,进行旅游打卡,购买剧中大火的服饰、相关产品。通过这些物质性的东西来满足这些海外游客的精神文化需求。而我们从“旅”的角度来看,自然是以旅游为基础。旅游并不单单只是以海外观众为基础点,其所要去的地区的旅游设施设备如何,所想要观看的场景、服装是否和其所想相匹配,诸如此类的因素也是不可或缺的。因此,想要做到让海外观众来华旅游,不能只从对方考虑,应当先从自身基础设施建起,在影视剧热播的吸引下,自身也应当有影视剧所呈现出的场景、名场面那样的质量,并为海外游客提供优良的生活服务,这样才能在促进海外观光旅行的同时,进一步提高我国自主的旅游文化资源,使其更好的为国人、为海外热衷“粉丝”服务,更应该对症下药与热剧组合作来以最好的方式还原剧中的情节,在以影视剧打造经济旅游热点时,不断扩大民族文化向外传播的自信。
(四)《甄嬛传》的热映促使消费扩大,拉动地区经济。
2015年,美版《甄嬛传》上线,我国旅游业平稳较快发展,国内旅游市场持续高速增长,入境旅游市场企稳回升,入境旅游人数1.34亿人次,实现国际旅游收入1136.5亿美元,分别比上年增长4.1%和7.8%。全年实现旅游业总收入4.13万亿人民币,同比增长11%。全年全国旅游业对GDP的直接贡献为3.32万亿元,占GDP总量比重为4.9%;综合贡献为7.34万亿元,占GDP总量的10.8%。在甄嬛传爆火的这几年,旅游人数总体缓慢增长,经济较快发展,尤其是上海等沿海地区,深受外国游客喜爱,亚洲以日韩为主,美洲以美国为主,游客络绎不绝,在许多外国游客中印象极深。上海全年接待国际旅游入境者800.16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1%。其中,入境外国人614.64万人次,增长0.6%。苏州全年接待入境过夜游客151.20万人次,比上年增长4.0%,旅游创汇20.02亿美元,旅游总收入1863.6亿元,旅游收入同比增幅继续大于人次增幅。无论是人数还是经济,中国地方经济都取得较大的增长,这在我们的总体经济量上是非常不错的成绩。
(五)影视作品传递的文化价值及意义。
影视作品所产出的质量好坏,最是能够体现社会发展力水平和对自身民族文化解析力的强烈反映。一部优秀的影视作品,在搬上大银幕的那一刻便注定其代表了国家的文化形象,更是一张向海外传播优秀中华文化的鲜艳“名片”。海外观众们透过这张“名片”能够直接或间接的了解与其土生土长所相异的独特他国文化。
同时,通过影视作品这种惟妙惟肖的形式,不但能够拉动国内经济的增长,并且在引起海内外观剧热潮时增强民族自信心,增强国民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促进旅游业向着高质量、高服务、高便利的“三高”方向发展。在当代,社会发展的速度不断加快,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也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在不以温饱为需求的现代文明人的生活下,精神文化便是变得极其重要。像是《甄嬛传》这等经典传世之作很少能见其踪迹,这就导致了在影视作品这一区域还有大展身手的空间。《甄嬛传》已经充当了一个非常好的榜样,在《甄嬛传》的引领下影视作品应当是更多的去传播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影视剧的创作者们应当在刻苦的钻研与探索中,不断去丰富中国在荧幕上的大国形象,使更多的外国游客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以影片中丰富的人物形象来展现大国担当,以热忱的旅游服务态度来展现中国人民的热情,以传世经典的巨作来推动各国人民对于真善美及和平的追求。
三、未来展望
自新冠肺炎疫情的出现以来,海内外的旅游联系便是逐渐减弱甚至有着近乎停滞的趋势。这对于依赖旅游业发展的国家是一个沉重的打击,但同时也是一份机遇。智能化作为当今发展的一大趋势,已然是一些旅游企业所考虑的首选目标。通过利用“互联网+新型旅游”模式,可以减压人力成本,控制风险,利用大数据的管控能力使旅游服务更加系统化、条理化,借用互联网直播的方式带动“云旅游”的发展,使游客们可以感受到即使人在家中也能欣赏自己所向往的风景地貌。对于受疫情影响严重的地区,当地旅游局可以出台相关优惠政策,减少游客们的经济压力,重点抓牢周末、节假日并大力推出令游客满意的“免门票”、“满减”等促销活动。
自然,受疫情影响人们对于出行是否会感染不适还是存在着部分心理压力,这就要求景点做好相应的防控措施,从根本打消人们因疫情的畏惧心理而不敢于出门旅游,着重打造安全的旅游形象,消除他们出行的担忧,从而刺激旅游消费,拉动经济命脉的增长。对于旅游业的基础设施做好检查维修,备好相关的应急药物,将公共旅游安全和游客们的安全纳入旅游体系中,利用新科技技术去完善旅游,提升游客们对旅游行业的安心与信赖。
其次,旅游业的资源分配不能过于均匀应当有重点、有份量的按照一定的比例来分配。尤其是以现今年轻人所喜爱的“IP联动”的方式,放在旅游业也同样适用。通过与海内外火热的IP联动,打造新颖的联动产品,创造独特的文化元素来丰富本地旅游资源,不断使得旅游资源偏向于多样化、多元化的趋势发展,通过创新的思维和手段,来深化跨业界的有效融合,推出有深度、有文化、有感情的优质文创产品,把文化资源优势转变成旅游资源优势,让文化“看得见、摸得着”,激发国内市场良性竞争,打造国际知名旅游社区,进而带动国内旅游向着国际化的方向发展。
四、总结经验
针对文化和旅游领域,《纲要》提出要扩大文化和旅游消费,大力发展度假休闲旅游,拓展多样化、个性化、定制化旅游产品和服务等具体任务,为旅游业发展指明了方向。影视作品作为吸引外国游客的媒介,向国外群众展示正面形象,这是新型旅游发展的第一步,我们要想发展成为新型旅游大国,除了刺激需求,还需要做好的是国内旅游环境的整治。近年来的国内旅游,尤其是国内假期,人挤人,人看人已经成为旅游的常态,这大大降低了旅游的意愿,加上疫情造成的经济不稳定,消费欲望减少,我们要避免这种现象,做好旅游景点的管理,让游客有一个好的印象。对于人数限制,我们应该像疫情期间一样,预约,有上限,做到绿色,文明,和谐。并且我们要保护好我们的旅游资源,改善旅游景点的宰客行为,不能坐地起价,给予游客良好的旅游体验。
其次,我国地大物博,旅游业的开发还不够完善,尤其是内陆,比起沿海地区,内陆的国际旅游一直比较稀少,比起旅游大国的遍地开花,我们应该做到充分利用旅游资源,内地并不缺少环境,例如湖南省和湖北省,是具有很多历史文化资源的省份,四川省和青海省是自然生态资源,绿色旅游很丰富的省份,如果合理的处理了内陆旅游资源,结合新型文旅宣传,不仅能收获新一批庞大的国际旅游,对国内旅游环境也有改善。目前我国作为亚洲主要的游客观光国,对比起日本,韩国,我们应该更具优势,潜力也更大,在疫情开放后,通过文旅结合促进需求,并进行供给侧改革,提高服务质量,对于我国经济发展的好处不言而喻。
参考文献:
[1]国家旅游局,《砥砺奋进的五年,我国国际旅游持续保持顺差》[J]. 2017-07-31:357C01-04-2017-48869.
[2]张婧.“走出国门”的《琅琊榜》和《甄嬛传》对国家形象的影响[J].当代电视,2016(02):18-21.DOI:10.16531/j.cnki.1000-8977.2016.02.008.
[3]薛奕妹.经典影视作品与旅游行为[J].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06):81-82+87.
[4]王德刚. 打好政策组合拳 加快促进旅游业复苏[N]. 中国旅游报,2022-12-28(003).
[5]董琳,李清娥.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我国旅游业发展问题及对策[J].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20,35(12):16-23.DOI:10.15924/j.cnki.1009-5128.2020.12.004.
[6]李鹏,邓爱民.“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旅游业发展路径与策略[J].经济与管理评论,2021,37(05):21-30.DOI:10.13962/j.cnki.37-1486/f.2021.05.002.
作者介绍:1.陈滔滔,男,出生年月:2001.12,湖南耒阳人。湖南涉外经济学院外国语学院多语系日语专业20级学生。为2022年湖南省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我国传统服饰在海外平台的跨文化传播现状与影响研究--以日本富士台播出的甄嬛传为例》(湘教通〔2022〕174号,项目编号4465)的项目组成员。
2.何煦,男,出生年月:2001.04,湖南衡阳人。湖南涉外经济学院外国语学院多语系日语专业20级学生。为2022年湖南省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我国传统服饰在海外平台的跨文化传播现状与影响研究--以日本富士台播出的甄嬛传为例》(湘教通〔2022〕174号,项目编号4465)的项目组成员。
3.曲迪,女,出生年月:1982.05,辽宁沈阳人。湖南涉外经济学院外国语学院多语系教师, 硕士讲师。主要研究方向:商务日语,日语教育,中日文化比较。
基金项目:本文为2022年湖南省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我国传统服饰在海外平台的跨文化传播现状与影响研究--以日本富士台播出的甄嬛传为例》(湘教通〔2022〕174号,项目编号4465)课题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