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城市轨道交通票务发展及未来票务改革
摘 要:我国经济在近年来发展迅速,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交通问题成为了发展的重点问题之一。将大数据系统和智能交通运用在票务管理方面,既是挑战,也是机遇。本文基于此深入分析票务管理系统存在的问题,给出了相应的对策,对票务改革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城市轨道交通;票务;票务发展;票务改革
引言
城市轨道交通是居民出行的主要公共工具,也是解决当前交通拥堵问题的途径之一。解决目前交通拥堵问题的途径之一是提升居民主要公共工具——城市轨道交通的服务模式。目前,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发展态势良好,地铁系统建设或已建成的城市占绝大多数。因此轨道交通的票务管理系统运用模式的扩展成为了新阶段的调研对象,票务管理系统的管理方式变得多元化、专业化,随着管理方式的多样化和专业化,票务系统管理信息化建设全面展开,管理系统应用模式的拓展成为新阶段的研究对象。
1 城市轨道交通票务管理的必要性
由于私家车过多导致交通事故频发、大气污染逐渐严重,近年来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逐步完善,出行方式日趋舒适多样,城市轨道交通成为居民出行方式的新支柱。
1.1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的概念
城市轨道交通系统是以速度快、容量大为基本特征,为城市人口提供大众化出行服务的系统,因此适应定点、定时、定向的大规模、集中在城市内部及城市与郊区之间的出行需求,成为交通链接的主要力量。
城市轨道交通的基本组成部分是设备、人员与管理方式。首先是为公共交通提供场地、工具和操作空间的,统共分为固定设备和移动设备,这两者与出行方式具有直接关联。人员分为乘客和职工两部分,乘客是主要消费群体,指需要通过公共交通方式出行的人;职工是系统内的工作人员,主要提供服务与指引作用。管理方式包括生产技术、作业方法和管理制度,属于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软件部分,负责保证该体系高效、平稳的运行。
1.2城市轨道交通票务管理的重要性
城市轨道交通发展的意义和价值是解放城市道路的运载压力,因此,发展城市轨道交通对于市容市貌的改良具有重要的作用。同时,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现代化水平的提升,城市交通经常出现的拥堵状态,对市民出行的便利程度有很大负面影响。
我国目前的发展仍然不充分、不平均,因此调整和改革也要因地制宜,不能一蹴而就。大多数城市的公共交通管理系统发展水平参差不齐,能够提供的服务程度也不能一概而论,不同城市发展轨道交通的趋势、方法也就要慢慢探索。就像人们抛却古代通过人力或畜力作为动力的交通方式一样,现代轨道交通的优势是逐步体现在居民生活和城市发展的方方面面,可以使出行效率大大提高,交通拥堵状况得到缓解。同时,在能够满足高效出行需求的前提下,居民所需消耗的经济成本较小。
2 .城市轨道交通票务发展特点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与其他管理方式不同,因为它的人流量大、覆盖范围广而呈现出一种独特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城市轨道交通乘客运输只能在固定的轨道上运行,每条线路的规划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和固定性,运输灵活度限制很大。基于城市轨道交通线路固有规划和运营性质的约束,来源于乘客运输的票务收入也是有限的。其票务收益增长主要依靠客流量的增加、对周边土地利用率的提高以及客运服务质量的提升。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轨道交通的便捷性在居民出行方式的选择上也会愈发凸显,在吸引越来越多的乘客的情况下,轨道交通的线路基建和设备使用年限较长,可以进一步分摊城市轨道交通的运营及维护成本,弥补部分盈利的不足。
随着城市的发展,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和运营可以提供大量的就业机会和大规模的乘客运输服务,能够快速有效的汇集庞大的人流,使得沿线区域商业机会巨大,既能临租零售,或是开发地铁品牌联锁运营,又能引进房地产等规模化、集团化运营发展。
3.城市轨道交通票务发展现状及问题
3.1城市轨道交通票务管理的现状
城市轨道交通属于能够为居民提供更好的出行条件的基础建设之一,能够有效促进城市经济发展。城市轨道交通运营作为城市公共交通重要的功能组成部分之一,乘客运输能否正常运转,将直接影响城市的公共交通秩序。
但目前作为城市轨道交通运营企业主要收入来源之一的票务管理,却并未如人意。管理人员对票务机构的重视程度不高,致使工作没有为其提供基本条件就开展得很不理想[1]。
3.2城市轨道交通票务管理的发展途径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企业必须重视票务数据的综合利用,以完善票务管理以及整个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运营组织工作。
以票务收益核算的清分系统为例,通过对各线路、各车站的票款收入和乘客进出站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可以有效掌握不同时段、不同线路、不同方向的客流情况和换乘需求,为设计和验证合理有效的清分方式提供数据支撑,同时采用网络多路径选择概率算法等数学统计方法,对既有的清分系统进行优化,综合考虑运营方式、路网结构、换乘方式、运营时间、出行时间、换乘便利性、出行舒适度以及运营主体偏好等影响因素,最大程度实现保障收益和公益属性间的均衡发展。
结合对不同时段、不同线路、不同方向的乘客出行数据统计情况,了解不同人群的出行需求,通过落实发行新票种、研发新支付方式/途径、提供针对性的运营服务等优化措施,能够有效提升运营服务质量和乘客满意度,进一步吸引线路客流和优化运营组织,促进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和城市公共交通系统发展进入良性循环,契合城市发展、企业收益和居民满意的共同发展方向。
4 .城市轨道交通未来票务改革
4.1完善票务管理机制,强化廉洁从业监控
结合持续完善业务发展方向的管理制度,企业对涉及现金、价票等管理的关键环节中,票款收益风险监控要深化细化,重点监管,逐级落实。同时要善于运用整体思维,充分发挥业务、专业的督导和稽查职能,精心组织,对内自查自纠、对外稽查监管,坚持实事求是、公平公正的原则,抓好问题整改,强化结果导向,形成有效闭环,做到发现问题不放过,解决问题不放过,推动发展不放过。
4.2加强清分结算,提升工作效率
在进行售票组织智能优化的过程中,应尤其针对乘客在路网中的连续换乘操作进行深入清分,准确结算,并对相关线路情况进行调研和考证,换乘节点是否合理,便捷是首要问题,对线路中的票价规定进行检查,完善总体价格结构,提高售票清算效率,以改善这一问题[2]。
4.3 采取合理的票价制定策略
票价收入主要影响因素是客流量的大小,以及乘坐轨道交通时的定价措施,而客流量的扩大会促进经济收入的提高。而优化定价策略,对提高经济回报也有好处。但过高的定价会造成客流的减少,因此无法按照简单的线性关系来研究票务定价和票务收入的安排。同时,制定票价需要兼顾经济性,避免定价过高,城市轨道交通需要强化公益性的特点。管理者要合理制定票价策略,在收入能够维持基本支出的情况下,实现体现公益性的目的。
结语
随着城市交通的快速发展,居民享受到便捷的私家车出行同时也出现了交通堵塞、环境污染等负面问题。单一、片面地发展运输是行不通的,所以要采取有效的策略来促进管理的效果,优化提供的服务,避免在票务管理过程中出现问题。城市轨道交通总公司要推动管理系统向多元化发展,帮助居民更加便捷、舒适地出行,使之与目前发展现状和今后的需求相适应,使居民有更广阔的选择空间。
参考文献:
[1]王建波,刘宪宁.基于委托-代理理论的城市轨道交通激励约束机制博弈分析[M].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12,15(06):8-11.
[2]王治,叶霞飞.从产品性质谈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融资[J].科技资讯,2006(7): 206-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