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基于数字一体化的嘉兴市数字经济产业链招大引强对策研究
摘 要:浙江省委十四届六次全会要求嘉兴开展强化市域统筹、推进市域一体化改革试点。2020年《浙江省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全力推进数字经济“一号工程”,加快培育数字产业集群。本研究立足嘉兴市数字经济发展现状,阐明嘉兴在市域一体化背景下统筹推进数字经济产业链招大引强的总体思路与发展目标,并在顶层设计、基础设施,产业链互补、产业布局、评价体系和监督考核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关键词:市域一体化;数字经济;产业链;招大引强
浙江省委十四届六次全会明确要求,嘉兴开展强化市域统筹、推进市域一体化改革试点。2020年《浙江省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全力推进数字经济“一号工程”,加快培育数字产业集群。作为长三角重要城市群的中心城市,嘉兴应当加快我市市域一体化,统筹推进全市数字经济产业链招大引强,精准对接产业链上下游,加快形成数字经济产业集群。
一、嘉兴市数字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根据《2021长三角数字经济指数报告》,嘉兴数字经济发展在长三角27个城市中排名第八。2021年,全市有3个国家级、10个省级和4个市级数字经济产业平台,数字经济核心制造业增加值337.39亿元,相关规上企业547家,营业收入1635.92亿元,利润83.88亿元。但与长三角其他城市相比,还存在短板:一是产业整体规模不大。以通用设备制造、专用设备制造、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仪器仪表制造、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五个产业为统计口径,2018年嘉兴市数字经济制造业总产值为2178.73亿元,而苏州17305.96亿元、杭州4736.08亿元、宁波4788.37亿元、无锡6530.44亿元。二是产业链条较短。嘉兴市数字经济制造主要集中在集成电路、元器件、传感器、微电机等产业链环节,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无人机等高端领域仍处于培育阶段。三是统筹谋划招大引强有待加强。嘉兴市在数字经济招大引强方面缺少较为明确的顶层设计和政策,各县(市、区)较少从全市层面和产业链角度统筹谋划。
二、基于市域一体化的嘉兴市数字经济产业链招大引强总体目标
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八八战略”,加强数字经济基础设施、产业项目、要素配置等全市域统筹,精准确立招大引强方向和政策,招引一批国内外标杆性企业,落地一批引擎性重大产业项目,加快数字经济产业链跨区域对接融合,加快形成数字经济产业集群,基本建成长三角数字产业特色高地、全国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标杆区、全球数字经济展示体验中心,为培育形成长三角核心区全球先进制造业奠定坚实基础。
三、基于市域一体化的嘉兴市数字经济产业链招大引强发展方向
根据嘉兴市数字经济产业基础与现状,选取集成电路、人工智能、智慧家居和智能网联车四个数字经济核心产业,精准对接长三角地区数字经济产业链,促进嘉兴市数字经济产业链开展跨区域深度对接融合,并针对性地提出发展方向。
(一)集成电路
嘉兴市集成电路产业目前已形成研发设计、生产制造及封装测试全产业链。未来要扩大集成电路整体产业规模,对接无锡、南通等地区的集成电路产业,形成跨区域的产业集聚效应。同时,面向上海新昇、日本信越、中电科电子装备、日立高新等企业招引中晶大硅片项目配套项目,形成原材料生产加工和设备制造加工能力。
(二)人工智能
嘉兴市人工智能及相关产业目前处于培育阶段。未来应对接上海、苏州、杭州和宁波等人工智能发展先行地区,与阿里、腾讯、中电科、中科院等机构开展传感器、生物特征识别、人机交互等标志性项目合作。以嘉兴国家高新区、浙江清华柔电院、浙江未来技术研究院(嘉兴)等为发展载体,加快培育人工智能和高新技术企业,推进人工智能产业化。
(三)智慧家居
嘉兴市集成装饰、智能家具、智慧照明等产业基本形成较为完整的产业链。未来可加强与上海、杭州等地区对接,与阿里、腾讯、百度等企业机构开展传感器、物联网、人机交互、云平台、大数据等技术层面的项目合作,构建智能家居大数据平台,提升家居个性化定制能力。
(四)智能网联车
嘉兴市智能网联车具有一定发展优势和基础。未来应加强与长三角智能网联车的开发与测试合作,积极参与智能网联车公共研发平台建设。加强与上汽、吉利、长城、阿里、华为等企业对接,加快向产业链上游的整车设计与制造、通信系统、决策系统延伸。加强与滴滴、优步、腾讯等企业对接,加快向产业链下游的出行服务和增值业务延伸。
四、基于市域一体化的嘉兴市数字经济产业链招大引强对策建议
嘉兴市具有良好的数字经济产业基础和政策优势,应加快从顶层设计、基础设施、产业定位、产业布局、考核评价五个方面统筹推进全市数字经济产业链招大引强。
(一)强化顶层设计,统筹招大引强。成立领导小组,统筹全市数字经济产业链招大引强资源要素配置,对数字经济项目在用地、能耗等方面进行倾斜。科学绘制嘉兴市数字经济产业地图,实施精准招引。建立跨区域项目落户与合作利益分享机制。
(二)提升基础设施,强化支撑体系。统筹加快建设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打造市域一体的城市大脑。优化全市光纤网络和移动网络,大力推进5G研发和商用,加快建设覆盖全市域的物联网,打造新版的数字经济服务体系。
(三)精准定位产业,推动产业链互补。围绕集成电路、人工智能、智能硬件等领域,科学编制产业地图,有针对性地对产业链上下游实施招大引强。加快推动数字经济产业链互补,聚焦智慧家居、智能网联车、智慧医疗、氢能源等产业,增强产业集聚效应。推动跨区域产业链互补,与长三角实施错位发展,实现各县(市、区)协同发展。
(四)统筹产业布局,加速产业集聚。统筹布局全市数字经济产业平台、主导产业链,形成全市域错位发展的数字经济产业集群。建立跨区域的数字经济产业发展平台,优化提升平台能级,增强平台的集聚能力。
(五)优化评价体系,加强监督考核。将数字经济招大引强纳入数字经济强市建设考核,制定出台考核办法,明确奖励机制,定期开展督查。建立跨区域合作招大引强的考核和奖励机制,鼓励“抱团”招引。
参考文献:
[1]洪晓燕,唐铁球.嘉兴市重点产业链招大引强对策研究[J].江南论坛,2019(10):27-29.
[2]徐立毅.以招大引强激发产业发展新活力 以“三化融合”争创数字经济第一城[N].杭州日报,2018-09-08(A01).
[3]2019浙江省数字经济发展综合评价报告[R].杭州:省经信厅,2020.
[4]徐立毅.以更高水平协作推动市域一体化发展[N].杭州日报,2018-11-30(A01).
[5]2019年嘉兴市统计年鉴[DB/OL].嘉兴:嘉兴市统计局,2019.
[6]李春发,李冬冬,周驰.数字经济驱动制造业转型升级的作用机理——基于产业链视角的分析[J].商业研究,2020(2):73-82.
[7]林骏.统筹谋划产业链招大引强[J].浙江经济,2018(6):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