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基于翻转课堂的个性化教学在医院临床实践继续医学教育中的应用

科学与财富
遵义医科大学第五附属(珠海)医院科教科 广东 珠海 519000


打开文本图片集

摘 要:我国实施的2.0版教育信息化行动计划,促进了继续教育的快速发展,在此背景下,我国的继续教育发展战略转变势在必行,开始从规模扩张向质量提升方面转变。而翻转课堂作为先进的现代教学观念,完全改变了教师传统的教学课堂内外时间的模式,并将教学主动权真正还给卫生技术人员。项目负责人可以将基于翻转课堂的个性化教学模式,在医学临床实践教学中深度应用,力求在有限的实习时间里有效提升卫生技术人员的学习效率,以增强知识的内化率。通过问卷调查反馈,多数卫生技术人员认为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更可以提升卫生技术人员的临床实践技能,推广意义重大。

关键词:翻转课堂;个性化教学;医院临床实践;继续医学教育

引言

卫生技术人员的继续医学教育是继医学院基本教育之后,加强专业技术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和必经之路。继续医学教育是以学习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和新方法为主的一种终身性医学教育。主要目的是使在职的卫生技术人员专业知识不断得到补充、更新、拓宽、加深,从而提高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并使继续教育和晋升、聘任、执业注册紧密结合起来,作为职称评审、执业资格再注册等申报必备资料。由于卫生技术人员工作时间长,参加集中继续医学教育困难较大,翻转课堂等新型个性化教育方式更有利于卫生技术人员的自主学习,节省集中参加学习时间,进一步整合分散学习时间,提高学习效率。本文将通过具体实践案例的解析,探究翻转课堂模式在继续医学教育中的应用研究

我国的医学教育主要是以学科为中心设置课程体系,导致不同学科之间因为界限分明而缺乏沟通,并且知识重复性严重。随着教育体制改革向纵深发展,翻转课堂等新型个性化教育方式更有利于卫生技术人员的学习,该教学模式特别强调器官系统的作用,整合相关医学资源,进而形成模块教学,进一步整合分散的教学知识,并促进基础向临床的转化,提高了卫生技术人员的学习效率。本文将通过具体实践案例的解析,探究翻转课堂模式在继续医学教育中的应用研究。

1.翻转课堂的定义

翻转课堂是依托信息环境的新的教学模式,也叫做反转课堂或者颠倒课堂,具体来说,就是在课程教学前,根据项目申报中相关专业的划分,上报参加该继续教育项目的人员名单(以下简称项目小组成员),项目负责人将课程做成视频课件,利用新媒体平台传送给项目小组成员,项目小组成员通过视频的观看学习其中的知识点,在正式上课时一起完成预习作业,并进行相关的课程协作探索。该新型教学模式具有极大的影响力。在利用翻转课堂教学方式教学时,所有的布置都颠倒了知识传授和内化过程,进而改变了传统的师生角色,并对课堂时间进行重新规划,提高了时间的利用率。因为正式上课前,项目小组成员对课程知识已经初步掌握,在课堂学习时主要是与授课教师或者项目小组成员进行课程的探讨,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借助信息技术进行课程的学习,形成了个性化的协作式学习环境,养成了新型文化学习能力。在2014年的《地平线报告》中对该模式进行了描述:不断提升的科技水平,让云服务的应用区域逐渐扩大,终端应用率也逐年提升,加之授课教师的努力合作,翻转课堂的应用会更加广泛[1]。

2.继续医学教育举办的意义

2.1促进职工的个性化发展

翻转课堂开设是以信息资源以及相关的技术工具为基础,通过改变知识的传播方式,可以让卫生技术人员在正式课堂前进行自主学习之后通过课堂学习充分内化课程知识,也就是说,通过转化学习时间让卫生技术人员对医学知识的吸收更高效,形成个性化的教学模式。在翻转课堂的教学实施中,授课教师的角色是安排教学任务,整个学习过程的执行者、探索者和研究者是卫生技术人员。另外,该教学模式中,授课教师可以根据情况因材施教,将不同卫生技术人员的学习潜能激发出来。

2.2强化了卫生技术人员的主体性

在翻转课堂的实施中,卫生技术人员可以掌握自主学习的权利,依靠课前教师的指导以及通过多种信息技术对课程资源的预习,卫生技术人员便能够更充分地开展自主探究学习,从而使卫生技术人员对医学理论知识掌握得更牢固。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需要进行教学活动的重新布局,既可以根据知识体系进行教学,也可以按照卫生技术人员的特点,通过分组的形式因材施教[2]。

2.3提高卫生技术人员时间碎片化学习

由于碎片化学习把学习内容碎片化、分散化,学生的学习时间、空间具有随机性和不稳定性,直接影响了卫生技术人员对整体性的知识结构的构建。在零散的知识点以及众多学习资源面前,如果没有适当的引导和提示,较难把零散的知识整合成一个完整的知识系统。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的举办时间是固定的,要求所有卫生技术人员都能参加学习存在一定困难,翻转课堂在实施中就可以利用碎片时间对项目内容进行学习,利用网络课程、在线教育让卫生技术人员能够进行“碎片化”学习,让卫生技术人员能够在任何地点任何时间利用点滴快速的学习。“碎片化” 学习模式,让我们的学习时间变得更加灵活、可控;学习内容也更具针对性,卫生技术人员可以挑选对自己有帮助或者困难的;学习效率也会有所更高,因为较短的时间保障了学习效率,从而提升知识的吸收率。

3.翻转课堂的个性化教学在医院临床实践继续医学教育中的应用路径

3.1 分组的案例教学法带教

项目负责人在教学前需做好课前准备,包括教学大纲和课程资料,例如音频、视频、教材、文献等,利用微信群、教学网站、QQ群等形式组建学习小组,将教学资料上传分享给项目小组成员,按照课程内容提出相关的问题,成员自主下载学习资料后进行内容的主动学习,并通过资料查阅、小组讨论等模式对问题进行解答,在小组讨论的环节里,教师必须掌握讨论过程的节奏,根据情况适时地进行指导,并调整课程内容。在正式授课的环节里,小组推荐一名成员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并在教师引导下进行问题的讨论,教师必须进行认真的点评和总结,并进行难点与重点的强化。课程结束后,可以通过学习平台进行知识交流,巩固知识的同时加深知识点的理解。

教师将两个组的卫生技术人员成绩考核和满意度评价进行对比分析。在满意度评价方面,可以进行问卷调查,内容包括学习兴趣、学习能力和沟通能力,评价方式是卫生技术人员互评,各项最高分为10分,分数高低与满意度高低成正比;在考试成绩方面,院校可自行编制考卷,主要包括理论知识、动手实践和综合成绩,采用闭卷考试标准答案评分,总分数为100分,优秀等级为90-100分,良好等级为75-89分,及格等级为60-74分,低于60分为不及格。

3.2 利用及时教学法教授理论课

理论课程中可应用及时教学法。所有科的晨读题目在新学期开始时发布,例如大内科晨读会提前一周公布,实习生有足够的时间对感兴趣的讲题提前自主学习,但要按照自己的兴趣和职业发展需要选择。教学可利用“云课堂”与线下授课同步直播的模式,卫生技术人员既可以现场听课也可以选择线上平台学习,整个直播过程卫生技术人员随时可以留言提问,授课教师必须根据卫生技术人员的线上和线下提出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地进行知识要点的讲解,并及时将卫生技术人员预习中的问题进行及时反馈,以提升卫生技术人员的学习积极性,并形成了个性化教学,不同层次的进修医生都提升了水平[3]。

3.3 案例教学程序分析

3.3.1课前准备阶段

本研究以重大传染病防治与职业安全防护为例,授课教师将翻转课堂等学习资源、录播课程等有关教学资料传输到线上教学平台,并在本节课程内合理设计测试题。授课教师通常可借助案例教学法,将经典的重大传染病防治病例引入课程,引导卫生技术人员进行广泛讨论后,将查阅到的资料上传到线上平台。

3.3.2授课阶段

教师要根据课前预习阶段设置的测试题的成绩以及相关资料上传的实际状态,在授课的过程中设置探讨价值高的共性问题。具体问题如下:第一,按照镜下小培养的结构,鉴别传染病有哪些常见的技术要点?第二,重大传染病有哪些临床表现?第三,选择传染病的治疗方案,确定其适应症有哪些。通过以上几点问题,教师引导卫生技术人员进行知识点内容的主动分析和应用,卫生技术人员学习的主体地位显著提升,通过小组之间、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讨论,实现彼此补充、相互启发的教学目的。

3.3.3课后教学效果

针对卫生技术人员的课后复习,教师要引导卫生技术人员通过线上平台查看慕课、微课等资源,长久保存一定时间内相关学习内容,卫生技术人员完全能够通过课外零散时间有效复习和梳理传染学的知识点。教师可以综合考虑卫生技术人员的参与程度和课后复习状况,进行课程的设计和实施。

4.卫生技术人员对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反馈

项目负责人在进修医生结业前进行问卷调查,收集实习卫生技术人员的反馈意见,采用的平台是问卷星。2019~2021年共有95名实习生参与了问卷调查,有88%的实习生十分喜欢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对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起到激发的作用,促进了他们医学知识技能的提升;有13%左右的实习生表示效果一般,这部分实习生主要是性格腼腆,不善于表达,基本不适应互动交流,他们更倾向于传统的教学模式,翻转课堂的模式对他们的教学效果不明显,见表1。

5.结论

翻转课堂教学作为一种新型的现代教学模式,强调卫生技术人员利用课外时间观看多媒体、阅读教材、自主地进行文献查阅,以此进行主动学习,将所有课外时间进行良好利用,调动了卫生技术人员对医学临床实践课程的积极性,学习效率显著提升。另外,在该模式下,教师充分利用了微信群、QQ群等网络平台,保持了与卫生技术人员的实时交流,可以有效跟踪卫生技术人员的学习和讨论情况,能够准确掌握卫生技术人员的学习进度和成绩,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并进行教学内容的设计和调整,更方便卫生技术人员的接受和理解,产生更优的学习效率和质量。总之,继续医学教育中合理应用翻转课堂,不仅能够显著提升卫生技术人员的课程成绩,更可以锻炼卫生技术人员学习的能力,培养卫生技术人员的沟通能力、合作能力,具备广阔的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

[1] 夏冬生,孙先念,朱公志.微课、慕课和翻转课堂的特性及其相互关联性的探究[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9,(4):47-49.

[2] 于德涵,黎莉,苏适,等.慕课+微课混合式在生物化学教学中的实践与探索[J].广州化工,2020,48(1):135-137.

[3] 张震.慕课用于医学遗传学教学的几点思考[J].教育教学论坛,2020,(12) :360-361.

[4]杨杰,吕昌模,彭启伦。微课、慕课及翻转课堂在药理学教学中的应用实践[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9,(1):37-38.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