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初中历史课堂的实践研究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近年来,国家和社会大众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关注越来越强烈。十九大时,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坚定文化自信。”传播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教育的热点之一。但是,当前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现状还不尽如人意,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有些学校以应试教育为导向,偏重对学生进行知识点的灌输,单纯地让学生记忆一定的传统文化知识,相对缺少对传统文化蕴含的民族精神、道德情操、人文涵养的深入挖掘和宣讲。这是当前最为核心的问题之一。在中小学教育领域,大部分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文化知之甚少,以致连著名的历史人物也说不上几个来。初中历史课堂作为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渠道,切实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去,很有必要。初中教育阶段并没有专门开设课题来讲解传统文化,因此就需要历史教师在课堂上有意识地把经典的传统文化提出来并对其仔细讲解,引导学生拓展延伸教材内容,将中国的传统文化融入课堂教学活动中。
二、研究的意义
(一)理论意义
我们讲“文化自信”,需要知道我国文化自信的三个来源,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一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二是革命文化,三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由此可以看到中华优秀文化排在第一位,也是中国文化绵延不绝最鲜明最与众不同的特征。所以从国家层面上高度重视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习总书记多次论述过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意义。“中华文明绵延数千年,有其独特的价值体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植根在中国人内心,潜移默化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我们生为中国人,最根本的是我们有中国人的独特精神世界,有百姓日用而不觉的价值观。我们提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充分体现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升华。”习总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做出新的判断、新的概括和新的定义,赋予崭新的时代内涵:“中华文明绵延数千年,有其独特的价值体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植根在中国人内心,潜移默化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另外从防范“颜色革命”的角度,国家改变“一纲多本”的混乱局面,把历史教材统编为部编本,增加讲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篇幅,都是从“坚定文化自信”的角度着眼的。
(二)现实意义
对历史教学来说,部编本初中历史教材将从古到今的国人的艺术作品生动地展现出来,其中有书法、绘画以及文学等,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这些作品进行品评和鉴赏,使中国传统文化继续发扬光大。这也是提高课堂效率,调动学生积极性的一条很有效的途径。
对学生来说,让学生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和形式,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和力量 ,能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逐渐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者。
对历史教师来说,通过深入研究课题,能促使教师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的传统文化修养,提升教师的理论研究水品,形成浓厚的教科研氛围。
三、研究的目标
通过该课题的开展,一让学生初步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学生的人文修养,在祖国深厚的文化土壤中汲取大量的精神养料,坚定文化自信,成为中华优秀文化的传承者;二是初步探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初中历史课堂的授课模式,为以后的教学提供借鉴。三是把研究的内容整合开发为学校的校本教材
四、研究的主要内容
分类研究与中国历史名人有关的对联、以及中国传统的绘画作品、书法作品、服装、家具、造纸等,汇集成册,并运用到初中历课课堂教学去,初步探索出中华优秀文化融入初中历史课堂的教学模式。
五、研究的方法
(1)调查法:在课题研究的前期和中期采用问卷调查、班级比赛等方法,调查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了解程度,以及随研究的进展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喜好的变化。
(2)文献法:搜集和查阅有关文献资料,为课题研究提供科学的资料并对历史教材内容进行挖掘和整理。
(3)行动研究法。在准备阶段收集资料,拟定课题论证。在实施阶段,挖掘和整理历史文化内容,把研究内容融入到历史教学中去。在总结阶段,汇总研究的资料,归纳整理和提炼。
六、研究成果及分析
对学生来说,在历史教学中融入中国传统文化,能在学生尝试学习历史知识的同时促使其提高人文素养。让学生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和形式,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和力量 ,能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逐渐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者。在传统文化比赛和手抄报活动中,学生了解了国家和家乡的历史,增强了爱祖国爱家乡的情感。
对历史教师来说,立足初中历史课堂、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历史教学的重要任务,也是持续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和关键环节,它对学生情操的陶冶、人格的熏陶、习惯的养成、修养的加强、智慧的开启、民族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的增强具有重要的作用。通过深入研究课题,促使学校历史教师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的传统文化修养,提升教师的理论研究水平,形成浓厚的教科研氛围。
参考文献:
[1]《党的十九大报告学习辅导百问》 党建读物出版社;学习出版社,2017.10
[2]籍文华.初中历史课程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初探.四川师范大学.2015
[3]贾永脉.如何在初中历史课堂上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J].《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版》.2016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