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探讨高中班主任开展主题班会课的课例策略研究
摘要:进入到高中阶段的学习之后,学生各方面的能力都取得了较大的进步,思维能力开始变强,有了自己的思想和想法,在思考的时候也变得更加理性。面对越来越具有独立思考意识和能力的高中生,要想将思想教育的作用有效发挥出来,班主任就要发挥教育的积极作用,以学生核心素养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地开展主题班会课,以此来对学生思想品德进行有效培养。因此,班主任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就要对主题班会课给予足够的关注和重视,采取有效措施,优化完善主题班会课模式,增强主题班会课的针对性和开放性,以此来对学生进行有效教育和引导,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促进学生的发展与进步。
关键词:高中班主任;主题班会课;开展策略
一、高中班主任开展主题班会课的作用
所谓的主题班会课,就是在班主任的指导下,在一个班级当中有目标,有计划针对某一主题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活动,通过主题班会课的形式对学生进行引导,提升学生的德育素养,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所以主题班会课在高中教学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而且相较于日常班会课,主题班会课的形式更加多样,内容更加丰富,特色也更加鲜明,教育效果和作用也更加突出。首先,主题班会课能够针对性地开展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因为主题班会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学生的思想教育,是学生思想教育的一个重要形式,特别是班主任可以针对学生思想品质有缺陷的方面开展主题班会,通过针对性的教育,弥补学生思想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使思想教育的效果得到有效提升,其次,主题班会还具有很强的开放性,能够在开放性的教育环境中,促进学生的动态发展,使学生在动态发展中获益。因为尽管主题班会的主题是确定的,但是这也不意味着其是一个密闭的空间,事实上,只有学生积极参与到其中,才能够达成主题班会课的目标,而学生的参与也就增强了开放性,提升了教育效果。第三,主题班会课能够更好地面向全体学生,以此来使教育的差异性得到缩小,最终形成无差别教育。特别是对于高中生来说,因为成长环境和经历等方面的差异,他们不管是在学习上还是在思想上,差异都非常大,而这也就会对学生的思想和心理产生影响,而通过主题班会课的普遍性教育,就能够纠正学生错误的思想和心理,真正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二、高中班主任开展主题班会课的策略
(一)设计针对性主题
主题班会课重在强调主题,其最鲜明的特点也是主题,想要开展好主题班会,班主任就要精心设计班会的主题。就班会主题的设计和选择来说,其能够从生活中选择多种多样的主题,不过主题的设计和选择重点在于主题的针对性,要能够选择那些具有教育意义和思想价值的主题。因此,在开展主题班会课的过程中,教师就要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准确了解和把握,如年级、思想状况。生活方式等,然后以此为依据,明确班会的主题。这样班会的主题就会更具有针对性,而且符合学生的学习实际和学习需求,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也会更强,从而有效提升教育的效果。
比如,在五一劳动节之前,班主任就可以开展主题班会。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走到学生当中,通过观察和对话对学生进行深入了解,把握学生对劳动的认识和看法,以及学生当前的劳动能力。如教师发现学生对劳动缺乏深入认识,缺乏劳动积极性,那么在设计劳动主题时就要难易适中,用浅显的主题引导学生主动参与。
(二)运用多样化形式
高中生学习压力大,主题班会具有很强的体验性,能够使学生的学习压力得到有效缓解。但是班会课毕竟也具有教育的特点,学生尽管能够得到放松,但是也要积极接受教育,在主题班会的体验和思考中,提升自身的综合素养。因此,班主任在开展主题班会时,就要运用多种教育形式,一方面增强班会的教育性,另一方面增强班会的趣味性和体验性,调动学生的参与兴趣,提升学生的体验效果,以此来提高班会的效果和质量,促进学生的发展与进步,比如,班主任在日常教育管理中,如果发现本班学生缺乏集体意识和凝集,缺乏团结协作的精神,那么班主任就可以从这个方面着手,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班会。如教师可以将体育活动和主题班会有机结合起来,通过体育活动的形式培养学生的班级凝聚力。班主任课可以和其他班级的班主任商量,开展班级体育对抗赛,如篮球对抗赛,足球对抗赛等,最终决出胜利的班级。这样在班级的对抗中,学生的集体意识和班级凝聚力就会被激发出来,紧密团结在班级当中,尽自己最大努力帮助班级获得体育比赛胜利。在这样形式多样的主题班会中,就使学生受到了良好的思想教育,
(三)保障主体性参与
保障主题性参与,明确来说就是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在传统主题班会中,班主任是班会的主导,往往就是大包大揽,只依靠自己组织开展班会,推动班会的开展。事实上,学生亲自参与主题班会的组织和开展,更加能够增强体验感,也更具有教育意义。所以在主题班会的开展过程中,班主任还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进来,班主任负责主题班会的主题设定和开展的大方向,保证主题班会不偏离正确的方向,而具体的实施工作则可以交给学生完成,如主题班会的资料准备,人员分工等,在这样的参与过程中,就增强了学生的参与感和体验感。这样在主题班会中,学生就会由要我做变成我要做,以此来增强主题班会的效果,提升教育的成效。
三、结语
综上所述,主题班会是高中班主任教育工作的重要形式,有效开展主题班会,能够促进学生的学习和成长。因此,班主任在开展工作的过程中,就要重视主题班会,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开展主题班会,提高主题班会的质量和成效,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王卿.高中班主任开展主题班会课的策略研究[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21,6(01):102-103.
[2]吴宇坤.关于开展高中体验式德育主题班会课的思考[J].高考,2019(07):10.
[3]黄侃.课程理念下高中主题班会设计方略——以学校“感恩的心”主题班会课为例[J].江苏教育,2017(87):26-2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