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基于“体教融合”模式下有效提升小学生参与体育传统项目训练积极性探析

马逸洲   
教育学研究
常熟市新区小学 215500


打开文本图片集

< a rel="example_group" title="Custom title" href="http://img.resource.qikan.cn/qkimages/jxjc/jxjc202264/jxjc202264132-2-l.jpg">< a rel="example_group" title="Custom title" href="http://img.resource.qikan.cn/qkimages/jxjc/jxjc202264/jxjc202264132-3-l.jpg">

摘要:为了满足新市民家庭学生接受义务教育的需要,城郊学校的逐步建设必不可少。因此,在促进义务教育的发展上,积极开展城郊学校课堂教育和体育训练具有及其重要的作用。通过对常熟市体育传统项目学校的调查,汇总常熟市青少年体育学校和体育传统项目学校的基本情况,了解存在的问题。第一,由于资源、环境、设施、生源等多方面条件的限制,给学校的教育活动带来阻碍。第二,学生学习的心理不够坚定,部分学生会受家庭因素影响,家长的理解与支持也还不够。因此,在未来的发展中,我们应该着眼于解决这些问题,不断探索解决这些问题的途径,实现城郊体育传统项目学校体育训练的发展和完善。

关键词:体教融合; 体育训练; 开展现状; 调查分析

“体教融合”是我国体育教育界近年来提出的一个全新的概念。在深化“体教融合”的工作中,要着重强化学校体育工作建设,促进青少年学习教育和引导,希望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为国家选拔条件好、能力强的优秀青少年体育人才。这表明了体育教育的基本目标。我们学校在遵从一个大目标的要求下,结合目标的需要和学校的实际情况,使我们的学生更加热爱体育和享受体育。学校体育小组将以选拨体育传统项目优秀运动员为重点,结合平时的体育训练、比赛以及日常课堂管理等,摸索出一条符合学校自身的城郊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发展道路。体育可持续有效发展的一个重要前提是为体育运动员提供高效高质量的体育后备力量。这也就是在体育与教育融合的背景下,为什么城郊体育传统项目学校体育训练开展同样具有重要的意义。

1.研究的对象和方法

1.1.研究的对象

该研究以常熟市体育传统项目学校新区小学体育训练开展现状为主要研究对象。为较好的开展本次探讨任务,选择以常熟市新区小学和部分市区、乡镇共六所小学体育训练的开展状况为调查对象。

1.2.研究方法

1.2.1.访谈法

本次访谈将分为学生访谈、教师访谈和家长访谈相结合,借此机会为在职体育教师、相关学校负责人和该学术领域的研究内容制定相应的访谈问题,并进行有效的沟通,了解学校的基本情况,传统学校体育运动项目的训练与实际教学的开展情况﹑对体教融合这一问题进行展开探讨,并且收集到有效的资料,为论文的数据分析提供了帮助。

1.2.2.问卷法

对常熟市所调查的6所学校学生、教师和家长,设置有针对性的问卷,共发放问卷180份。其中,男生占比63.89% ,女生占比36.11%;对12名(男生8人、女生4人),对不同年龄层的体育教师(教练)同样也发放教师问卷。对参与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参加体育项目训练的120名学生家长发放相关问卷。其中,男性占比45.83% ,女性占比54.17%。

经由问卷的发放与回收情况中可以做出简要汇总,学生问卷共发放了180份,其中收回来了175份,该回收率为97.22% ,其中较为有效的问卷为173份,有效率达98.86%。针对在职体育教师和教练共发放问卷12份,其中回收到了11份,该回收率为91.67% ,有的效问卷共有10份,有效率达90.91%。学生家长的问卷共发放了120份,回收到手中有117份,回收率达97.50%,其中有效问卷为115份,有效率达98.29%。

2.结果呈现

2.1.调查对象对参与体育训练主观意愿情况的调查与分析

表2是在校学生对参加体育训练的主观意愿的情况统计表。经过结果分析,在所调查学生中选择“很愿意”参加体育训练的学生数有43人,占全部人数的24.57%;其中数量最多的学生选择了“愿意”,“愿意”的占比有48.57 %;而有24位学生选择“不太愿意”,所占比为13.71%;还有13位学生认为参加体育训练运动无所谓,占比为7.43% ;剩下10位学生选择了“不愿意”,其所占比例为5.71 %。

2.2. 在校生参与足球运动每次时间情况统计

通过表3对在校生参与足球运动时间情况统计所示,在校生每次参与足球运动时间在30分钟 以下的人数最多,为93人,所占比例为53.14% ; 其次为30分钟到60分钟之间的学生数,为51 人, 比例为29.14%; 人数最少的为90分钟及以上14人,比例为8.00%。

2.3.常熟市部分小学家长对孩子参与体育训练的态度及原因情况调查与分析

通过115份孩子家长对孩子参与体育训练的态度及原因的调查问卷统计中发现,其中认为体育训练可以锻炼身体、磨练孩子的意志的家长有51位;尊重孩子的爱好的为16人,比例为13.91% ;有22位家长认为体育训练耽误到了孩子的学习,其比例为19.13% 。有20位家长选择的是体育训练容易导致受伤,人数为20 人,比例为17.39%。”此外, 还有部分选择了“自己不喜欢”、“对孩子前提没保障”等。

3.研究结果与分析

3.1.经过研究,所有小学在体育课课程设置上都严格按照要求执行,学生对体育训练的开展非常感兴趣。许多学生愿意参加体育训练。他们相信参加体育训练不仅可以锻炼身体,磨炼意志和品格,还可以找到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但也有部分学生对体育存在排斥和抵制心理,主要表现在个人兴趣、个人身体素质或外部因素等方面。

3.2.虽然与初中和高中相比,小学有充足的课余可支配时间,但从选拔的运动员参加体育训练开始,仍然存在训练时间短和不足的问题。此外,由于运动量大,体育训练由于运动量大,需进行充分热身,保证适应有氧运动的条件下方可训练。在强度高的体育训练中,如果热身时间短或没有热身准备,将直接造成巨大的身体损伤。几乎一半的学生参加体育训练的时间不到半小时,这与运动的目标效果相差较远。一些研究表明,这个年龄段的青少年的最佳锻炼时间是60到90分钟。

3.3.在小学,锻炼身体和磨练意志,是父母支持子女参加体育训练的主要原因。大多数家长愿意遵从孩子的意愿,并能看到体育运动有利于孩子的发展。他们可以训练孩子的身心。然而,一些家长认为,课余体育训练会占用孩子们大量的学习时间,还会影响孩子们的学习效率,导致成绩下降。学生家长更倾向于课本文化知识的学习,不太在意体育运动以及学生的运动能力。

3.4.在现今的条件下,多数学校场地设施齐全,但部分学校田径场面积明显不足,城市学校在这个问题上更加突出。有些学校的场地还是水泥地面,十分坚硬,学生上课以及训练都存在安全隐患,不适宜正常的体育教学和训练。部分学校的器材达不到多个班级同时使用,其中大多数是乡镇学校;为了弥补设备的不足,有时会动员学生使用自己的装备来满足训练的需要。个别学校器材陈旧,没有及时更换。

3.5.大多数学校的教师人数不足。小学教师每周的教学时间为16学时,还不包括兼顾课程;小学低年级每周上四节课,中高年级每周上三节课。根据这一计算,大多数学校的教师人数不足。部分学校会聘请社会专职、专业教练员来进行校运动队的陪同训练,因为这些学校很重视运动队。个别学校会将大课间活动和体育教师的培训纳入工作量,在年终也会给予一些薪酬。

4.结论与建议

4.1.小学的场地设施不够完善

小学设施不完善,一些体育项目不能正常开展。建议教师合理利用有限的场地和设备,注意安全问题,用轻物代替硬物,练习轻物投掷方法,学校应尽一切努力改善设施。

4.2.学生家长对体育训练认识的程度还不到位

学生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扰,认为体育训练运动量大,技术难度大。出于对孩子的爱,家长害怕孩子受苦,不主张自己的子女参加体育训练。出于两个原因,学校必须采取及时和积极的行动。在课堂上,应积极引导学生和教师减少某些动作的难度,使学生体验到成功感和运动乐趣,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参与兴趣。对家长而言,学校应积极与家长沟通,解释当前的培训教学理念和指导思想,为家长提供有趣的体育运动会,让家长体验当前的学校体育,为学校体育训练的发展铺平道路。

4.3.教师需要优化体育训练计划并做好家长的宣传工作

体育教师面临着许多问题。在重重的压力下,一定要以运动员的成绩为出发点。家长对体育训练的不理解使他们无法支持体育训练,这就要求教师在思想工作等各个方面都要做好。建议教师引入新的训练方法,激发学生的表现欲,训练氛围要营造地和谐,进而对学生的学习兴趣能有效提高。做好家长的工作,可以通过当面交流的形式,让家长了解体育训练的情况,学校也可以积极与家长沟通。

在当前国家的大力推动下,体育已被纳入初中和高中的升学考试中。学生的身体素质以及课余体育锻炼是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重要环节。这不仅仅是为了升学考虑,其更有利于学生素质的提高和成长,因此,有必要推广和普及训练课程,使得家长对传统思想有些许的转变,进而才能扩大体育训练运动员的规模。家长应该意识到“运动训练”不是孩子日常学习的负担,反而将使孩子学会适应社会,提高人文素质,更贴近现实生活。只要合理控制体育锻炼的时间和强度,参与体育锻炼不但不会影响孩子的文化学习,反而会使孩子学会激发调动自己的情绪,对学习更加专注,孩子们得到的是全身心的广泛发展和提高。

参考文献:

[1]春戈. 合力探“融点”体教结硕果[N]. 海南日报,2021-11-18(A12).

[2]卢从生.体教融合下的田径特色之路——以江苏省海安高级中学为例[J].冰雪体育创新研究,2021(19):130-131.

[3]赵鼎洲.体教融合视角下地方校园足球开展现状调查分析——以开封市六所中学为个案[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21,37(01):28-34.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