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课外阅读在小学语文教学重要性探究

林宝珠   
教育学研究
展辉学校 湖南省 武冈市 422400

摘要: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对大家的阅读要求逐渐提高。阅读能力的培养,需要从小学阶段开始抓起,当然也引起了小学教师的重视。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语文教师对学生阅读习惯的重视和培养,能够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促进其语文核心素养的形成,对其未来的发展有着积极意义。本文简要分析了课外阅读的必要性,以及现阶段课外阅读的现状,并对此提出进一步的实施策略,帮助学生提高课外阅读效率。

关键词:课外阅读;小学;语文教学;重要性

引言:阅读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环节,阅读质量也影响着学生的语文学习质量。由此可见,想要打造高质量的语文课堂,提高语文教学水平,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师就应当加强阅读教学,扩大学生的阅读量。而仅靠教材内容,很难丰富阅读教学的内容,无法拓展学生的视野,不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所以,在实际教学中,小学语文教师应当合理利用课外阅读,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提高其综合语文素养,满足素质教育中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

一、课外阅读在小学语文教育中的重要性

(一)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

学生的语文能力包括听、说、读、写,而阅读能够提高学生这四种能力,为学生未来的学习和发展做铺垫。但是小学阶段的学生阅读量相对较少,通过课外阅读可以积累更多的经验,扩大自己的知识面。由此可见,教师将课内外的阅读内容相结合,不仅能够对课内涉及的知识进行补充,还能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能够最大限度上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其次,在大量课外阅读的帮助下,学生的知识储备会增多,对其写作能力的提升有着很大的帮助,使其将课外阅读中积累的优美语句,运用于写作中,写出优秀的作品。语文学习重在日积月累。在日常课外阅读过程中,学生会通过平时的文学积累,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提升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满足素质教育的需求。

(二)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语文教学若仅限于课本,一般涉及风景,人物等常见事物的描写,反复阅读并仿写文章好词好句,难免会枯燥乏味。这一现象反映了课外阅读的必要性,学生通过课外阅读不断积累素材,学习更多的写作技巧同时也有自己的思考,可以灵活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发表自己的观点,创作将别出心裁。学生不断阅读的过程实际上是不断丰富思想的过程,学生通过阅读课外书籍,在阅读的过程中与作者共情,感作者所感,悟作者所想,起到丰富学生情感的重要作用,并将 这种情感、情绪,重现于写作中,从不同的角度出发,更好的写出自己的独特感受。在广泛的课外阅读中积累各种写作素材,并整理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便不会使文章空洞无神,体现了课外阅读的重要性

二、小学语文教育课外阅读现状

(一)学生课外阅读积极性不高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这也严重影响了课外阅读的效率。很多学生找不到合适的书籍,没有正确的阅读方法,不仅降低了阅读兴趣,也降低了阅读效率。这是因为小学生爱玩的心思重,无法将全部的精力放在课堂上,导致缺乏对课外阅读的积极性,不利于良好阅读习惯的形成。但是由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模仿能力强,家长和老师的行为也会影响到学生,根据这一特点,可以探索进行家园共育为学生创造良好的阅读环境,间接影响学生的阅读动力,

(二)学生缺乏正确的课外阅读方法

在信息社会中,对学生而言可以选择的课外读物很多,强调了教师对学生阅读方法指导的重要性。现阶段教师对学生阅读指导方法侧重于阅读内容,理解文意,掌握写作技巧和背诵好词好句上,忽略了学生阅读的自主性,重点在于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真情实感,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老师要明白,阅读不仅是增加知识储备涉猎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习正确的价值观,有良好的道德素养和品质。

三、小学语文教育中开展阅读的有效策略

(一)教授学生正确的阅读方法

正确的阅读方式,能够促进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形成,这对学生终身学习、终身阅读习惯的形成,有着极大的帮助。所以,在实际教学中,小学语文教师应当教授学生正确的阅读方法,让学生掌握正确的阅读技巧和习惯,提高阅读的有效性。首先,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所需要阅读的内容帮助学生选择合适的材料。当然也要考虑到学生的兴趣所在,真正吸引到小学生,这样会大大提高学生课外阅读的积极性。另外给学生创造阅读时间和阅读条件,比如在早读或者下课前十分钟,也可以开设阅读课,采取一系列措施鼓励学生阅读。比如,让学生准备摘抄本来积累自己喜欢的好词好句,提醒学生时常翻阅借鉴。其次,语文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写读后感,进一步体会作者要表达的内容,与作者共情,反观自己,提高写作水平。这样下来不仅提高了学生的阅读积极性和阅读质量,也丰富了自己的情感,锻炼了表达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语文素养也有所进步。

(二)创新阅读教学方式

学生可以选择的读物十分丰富,各种体裁和各种内容,可以丰富学生的视野,陶冶学生的文学素养。除了在摘抄本上积累,写读后感和阅读笔记,教师也可以利用不同形式的阅读活动,调动学生参与阅读的积极性,提高阅读效率。同时避免单一的阅读方法和阅读内容,让学生更有兴趣地参与地参与到课外阅读中。

比如,对于大家都喜欢的某篇童话故事,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进行人物分析,体会每个人的角度并进行讨论。开展角色表演活动,让学生选择扮演喜欢的角色,揣摩人物情感,加上自己的表情动作进行情景表演。加深学生对作品的印象,也是一次丰富的阅读经历,为学生的写作提供素材。也可以举办阅读交流小活动,让学生分享自己近期喜欢的文章,说出原因。可以试着从作者的角度分析写作意图,体会作者要表达的感情,联系自己的实际生活中有没有类似的经历,联系生活表达自己的感悟。

结束语:综合而言,课外阅读在语文教学中是必不可缺的环节,占有重要地位。因为阅读能够最大程度上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使学生在优秀的作品中吸收更多健康思想,促进理性思维的形成,塑造正确的三观,促进语文核心素养的形成。所以,小学语文教师应创新提高自己的教学方式方法,激发学生参与阅读的积极性,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让学生真正爱上阅读,有更好的文学素养和知识底蕴。

参考文献:

[1]马明虎.课外阅读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的重要性探究[J].成才,2022(13):39-40.

[2]任晓晓.课外阅读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的重要性分析[J].考试周刊,2021(97):52-54.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