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文化润疆背景下南疆高校《简明新疆地方史教程》课程教学实践研究
摘要:以新时代为背景,为完成文化润疆工作,进一步增强文化认同,提高各民族之间的凝聚力,从而激发我国各民族同胞们深远而持久的爱国与爱疆情怀,一同构造辉煌灿烂的中华文化。另外,在这个过程中对于强化中华各民族儿女的共同体意识,也是中华文化魅力提升的必然需求,增进我国各族人民之间的团结统一,使我们坚实自信的走在民族复兴的道路上。为了能够正确而又全面的引导当代大学生对新疆历史的认识与了解,该课程综合运用了马克思主义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以及宗教观,增强“五个认同”,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基础上实现自我价值和人生梦想。本研究以文化润疆背景下南疆高校《简明新疆地方史教程》课程教学实践研究为切入点,使南疆高校学生深入的了解与认识到新疆是中华民族永不分割的一部分。
关键词:文化润疆;简明新疆地方史教程;课程教学实践
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同志曾经说过:“要加大力度增强我国各民族同胞们团结至上的理念,说到底就是要增强民族文化认同,培育中华儿女的共同体意识,从而构造各族人民共同精神家园。”要加强民族文化认同,就需要有正确的道路与方向,有坚实肯定的理想信念,创造新的方式与方法;对新疆干部、青少年及社会群体进行全面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从而使各族人民真正的热爱中华文化,将中华文化融入至血液之中;使各族人民能够产生强烈的文化自豪感,不仅对本民族文化的热爱充满浓度,甚至对于整个中华文化亦是如此。其长远之策与固本之举就是要让我国各族人民将共同体意识植根于心灵的最深处。
一、《新疆地方史》课程思政教学实践探索
(一)新疆各高校党委需将政治建设摆放在优先发展地位,为打造“精品工程”,提高《新疆地方史》课程思政教学对于“育人育才”工作的重视程度和促进作用。领导干部要积极带头进入课堂为师生授课,发挥模范标杆作用,利用好开学第一课和党课等课程形式,有效推动与构建《新疆地方史》课程思政教学体系,从而达到育人育才的最佳目的。
(二)精品设计,构建《新疆地方史》课程思政教学育人育才体系
围绕新时代背景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将立德树人作为我国教育的根本任务,确立课程改革方向,坚决贯彻并执行党的教育方针。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科学研究以及社会实践等方面的育人功能。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新疆地方史》课程思政教学育人育才体系的构建之中。学校各级党委、各院系党总支和基层党支部发挥有效联动作用,配合好育人育才体系构建。以“课程建设、校园文化建设、网络建设和队伍建设”四个方面为出发点,积极推动体系构建。
(三)内容整合,教学体系设计
教师和学生一同参与课堂,积极互动;采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内容形式;开创新式教学方法。通过互联网、物联网等虚拟化、数字化网络平台,将《新疆地方史》课程思政教育教学资源进行有效的整合,各个高校应创建出属于本院校的线上线下教学交流平台,从而激发教师教学积极性和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结合学生复杂多样等诸多特点,对教学内容进行针对性、有效性的创新,通过专业课程与通识教育课相融合的教学模式,为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四)方法创新,推动教育方法改革实现目标
第一,持续不断的对《新疆地方史》课程思政教学形式进行创新,根据实际情况发挥课堂作用。利用网络交流平台和论坛会等方式来对《新疆地方史》课程思政教学目标的完成提供帮助。第二,主抓核心问题,准确实施策略。通过不断的在《新疆地方史》课程思政教学改革过程中去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严格制定与实施一切计划。精准把握在改革过程中的每个时间节点。
二、南疆高校《简明新疆地方史》教学实践改革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第一,对南疆高校《简明新疆地方史》教学实践工作认识不够。一些学校缺乏对南疆高校《简明新疆地方史》教学实践工作的总体认识和考虑,缺乏通过实际调查手段对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进行研究分析,从而深入全面的了解当代大学生在思想上与心里上所面临的困难以及有效的对应策略。另外,对于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思想动态及心里发展掌握的更少,需要充分的了解和深入细致的探究。
第二,大学生南疆高校《简明新疆地方史》教学实践重理论、轻实效
现如今,大部分的南疆高校《简明新疆地方史》教学实践理论性较强,在理论课程的过程中可以呈现出大量的教学内容的相关信息,并且具有一定的深度,但是过多的理论课程和经常性的进行“大空话”的说教式理论课会使学生产生枯燥乏味的感觉。课堂上缺乏了生动的氛围,导致了思想政治课程的效果大幅降低。同时,在思想政治课程的授课过程中能够引起学生共鸣的话题是少之又少,当代大学生迫切需要对于自身在成长与成才的道路上面临问题时该如何抉择、如何把握方向等现实问题的了解与关注1。
第三,南疆高校《简明新疆地方史》教学实践观念陈旧、缺乏针对性
长期以来南疆高校《简明新疆地方史》教学实践课的形式缺少教师与学生之间进行必要的交流互动氛围,思政理论课程的教师教育观念老套陈旧,向来都秉持着“教师来讲,学生来听”的传统教学理念,缺乏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从课程类型方面缺少有针对性的和个性化的教育方式以及过于强调整体集中教学。教师需要对现代教育教学理念有新的认识和学习以及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第四,南疆高校《简明新疆地方史》教学实践课的方法、模式单调。
大多数思政课教师在南疆高校《简明新疆地方史》教学实践过程中所采取的教学模式偏重传统的单一说教式,好多教师对于接受新鲜事物的意识与能力较差,不敢面对改革与挑战。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与信息化科技手段对教育教学推广,打破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在新疆高校部分青年教师中的一系列教学改革。但距离全面打破新疆高校传统课堂教学模式还存在差距,大多数的教师还依然采用着“填鸭式”的教学方法来进行灌输。同时,各高校之中通过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简明新疆地方史》教学实践还需进一步强化提升,校园的网络环境建设跟不上教学需求脚步的问题现状,加强重视思政课教师对于掌握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与水平。
第五,思政课程师资力量不足。
据了解,当前南疆各高等院校严重缺乏思想政治方面的编制教师,思政理论课的教师与学生比例不平衡,师资队伍的年龄结构和学历水平不协调,思政教师队伍呈现老龄化的发展趋势,而充满活力的青年教师数量严重短缺。
三、对“《新疆地方史》课程思政教学”的改进建议
(一)增加课时数量,细化授课内容
通过在本学期“《新疆地方史》课程思政教学”中发现的课时数量不达标的问题,建议在以后的学期教学计划中,由原本的每周2节调整为每周4节。课时量的适当增加对于各章节内容及知识点的讲解都基本可以做到详细实际。成功避免了为赶课出现的去挑选重点知识进行讲解,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以及更好接纳和吸收教师所讲授课内容,提升课堂效果。
(二)注重知识积累,增加知识拓展
备课决定一节课的走向,教师要想带给学生“一桶水”,教师自身就要具备“一坛水”。因此,对于教师而言,必须不断加强《新疆地方史》课程思政教学素养的认识和提高,不断积累自身的教学素材,丰富教学经验,在把握好教材内容知识讲解的基础上,帮助学生吸收理解,并做好课外的延伸。提高其对《新疆地方史》课程思政教学的学习兴趣,以课堂知识加课外知识相结合方式,完善《新疆地方史》课程思政教学知识体系建构,充分利用好引导式教学方法,使学生真正的感受到《新疆地方史》课程思政教学的独特魅力,从而对学生的思维发展产生好的影响。
(三)理论融入实践,重视课堂体验
本学期“《新疆地方史》课程思政教学”不仅任务繁重,还缺乏足够的授课时间,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有些过于强调理论课程。由于现阶段大学生知识水平相对有限,所以对于很多知识点的理解还只能停留在浅层,没有办法得到更深入的体会。处于这种情况的考虑,可以采取体验式的教学方法加入《新疆地方史》课程思政教学的教学过程中,以确保学生参与学习的外在感受,从而形成有效的内在转化,并与课内教学紧密结合,在实践中探索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通过文化体验活动增加学生对《新疆地方史》课程思政教学的理解,加深其对《新疆地方史》课程思政教学的印象,有助于学生更好地吸收和运用《新疆地方史》课程思政教学。
(四)创新教学内容
运用混合式教学方法于课堂教学之中,将现代互联网技术手段用于传统教学方法之中,有效突出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共同打造课程思政的精品课堂。在师生互动的过程中去悉心了解当代的大学生比较感兴趣的话题,并结合他们兴趣点去准备课堂的授课内容。从而激发出他们对于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将个人的平时表现、德行品质纳入最终的考核内容之中,不能只是单一的关注考试成绩。
(五)改进教学模式
充分结合各学科门类的特点选择合适的内容从而进行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的合理设计。利用现代互联网等高科技手段为教师与学生搭建互动交流的平台,让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感受到在专业课程学习过程中挖掘课程思政教育元素力量与重要性,从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四、结语
通过《简明新疆地方史》课程教学过程,正确有效的引导当代大学生深刻认识我国历史长久发展的主动脉是多民族统一的格局,这一优秀的历史传统和独特优势自秦汉时期以来就逐渐形成;从全局的角度纵观我国历史的发展来界定新疆区域的历史发展,使得学生深切认识新疆是我国绝对不可割舍的重要领土区域;从新疆各民族与中原民族紧密联系的过程中,让学生深切体会和认识新疆各民族同胞不仅是祖国的大家庭成员还与中华各民族儿女血脉相连;在新疆与中原地区经济互补交流的过程中,启发学生对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形成和统一的多民族的疆域开拓得到深刻的认识,这也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从文化的层面来引导当代大学生认识与了解新疆各民族的文化与中华文化的紧密相连,是我国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最后,从我国各种宗教交融并存的特点出发,引导学生深刻认识促进宗教关系和谐是新疆稳定繁荣的历史经验。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新疆的若干历史问题[M]. 出版地: 北京人民出版社, 2019.
[2] 《简明新疆地方史教程》编写组.简明新疆地方史教程[M].乌鲁木齐:新疆教育出版社,2020.
[3] 习近平在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强调: 坚持依法治疆团结稳疆文化润疆富民兴疆长期建疆,努力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疆》[N],《人民日报》,2020 年 9月 27 日,第 1 版。
[4]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政治建设论述摘编》[M],北京: 中共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 年,第213 页。
[5] 范玉显.以正确的历史宣传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简明新疆地方史》:背景、特点、意义与思考[J].实事求是, 2020, 6: 95-101.
[6] 朱西括.让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根植新疆各族大学生心灵深处———以《简明新疆地方史》教学为例[J].新疆社科论坛, 2021, 2: 34-36.
[7] 刘红艳.“简明新疆地方史教程”课程实践教学探析[J].科教文汇,2021,4: 65-66.
[8] 杨斌.援疆支教背景下新疆地方史课程实施策略研究——以喀什市特区高级中学为例[J].高考,2012,下旬: 141-142.
基金项目:和田师范专科学校科研计划2021年基金项目(项目编号:1076520212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