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双减政策下小学德育工作家校合作的实践分析

戚兰芳   
新时代教育
广东省开平市长沙街道办事处澄江小学 529300

摘要:“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立德树人是我国的根本教学目标。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于成长发展的关键时期,这一阶段展开有效的德育教学,不仅能熏陶学生的思想情感,健全学生的人格品质,还能为其成长发展奠定良好基础。但是在“双减”政策背景下,小学德育工作的开展早已不仅仅是学校和教师的责任,与家长的言传身教更是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基于此,本文从三方面分析了双减政策下,小学德育工作家校合作的实践教学路径。

关键词:双减政策;小学德育;家校合作;教学实践

双减政策的落地实施,一再强调减负减压不减质,这一要求不仅是让教师提升教学质量,更是让家长减少内卷,全力配合学校和教师的工作,以此才能达到双减理念教学的真正目的。小学生作为祖国的希望,民族的未来,这一阶段开展有效的德育教育尤为重要,教师应与家长积极地沟通和交流,为学生减负减压,共同推进德育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让德育之花娇艳的绽放在学生的成长发展中。

一、以开家长会的方式普及德育观念

在小学德育教学中,实现家校合作最为基本的形式就是让家长参与到学校组织的家长会中,但是在实施的过程中,应合理协调好家长的时间,以此才能确保家校合作的顺利开展。因此,教师可以通过开家长会的方式,向家长普及德育教育观念,让家长接受德育教育思想的熏陶,从而共建德育教育平台。但纵观教学实际,现在的独生子女越来越多,父母都存在“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思想,教育内卷的现象愈发显著,有很多家长一味追求成绩的提升,而忽略了学生的心理健康及品德发育情况。因此,基于双减政策,教师就可以通过开家长会的方式,向学生普及德育观念,如组织以“学习和德育”为主题的家长会,向家长详细讲解对学生开展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并明确告知家长未来社会需要的是全面发展的综合性人才,并不仅仅依靠成绩就能实现学生的人生价值,同时未来对于学生的评价标准更是以德育为中心的,而成绩只占据其中微小的部分。通过此种开家长会向家长普及德育观念的方式,尽管有些家长刚开始存在不表态、不认同的心理,但教师不应气馁,而应时不时提醒家长,或者引导家长多观看教育教学要求的相关视频,以此增强家长的德育教育观念,从而能够积极配合学校和教师的工作,顺利地进行家校合作,以此更好地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达到双减理念的教学要求。

二、创建线上合作平台落实德育教育

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其在各行各业均得到了广泛的运用,也成为了人与人之间交流的有效方式,这主要源于信息技术具有不受时间空间限制,且能够实时共享信息的特征。因此基于双减政策,在小学德育工作中,想要进行有效的家校合作,教师可创建线上合作平台,将德育教学计划资料共享在线上平台中,强化家长的德育教育观念,并通过有效的德育活动让学生从中受益。例如,小学阶段的学生因受年龄因素的影响,存在吃饭不专心、随便浪费食物的现象,这时教师就可以与家长一起制定德育计划,如让学生放学后观察工地工作者在阳光下暴晒,顶着大太阳干活,舍不得扔掉一丁点食物的场景,让学生初步体会我们不想吃的食物,可能是别人舍不得吃的,以此让学生懂得珍惜粮食。与此同时,在日常生活中,家长也应规范学生的吃饭行为,如果学生不愿意吃饭,也不应为其准备零食或者专门的食物。这个过程中,教师也应通过线上沟通的方式,及时向家长了解是否依照德育计划严格规范学生行为,如果家长积极配合,教师应给予充分的肯定,以此落实双减政策下德育工作更好地开展。

三、家校合作开展德育教育实践活动

基于双减政策,在小学德育工作中想要开展家校合作,不仅要注重学校中德育内容理论方面的传授,更应重视实践活动教学的开展,通过开展丰富的实践活动,强化学生的理论认知,从而帮助学生做到真正的知行合一,使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自觉。例如,教师可以组织开展以“感恩”为主题的德育教育实践活动,安排学生回家后认真观察妈妈的手,爸爸的白头发,充分理解和感知父母的不易,使学生学会感恩。同时,教师还应与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相结合,设计有效的实践活动方案,邀请学生家长共同参与,通过实践活动,突出德育教学的重点。例如,教师可以让家长假期带领学生去敬老院看望老人,或者组织学生参与一些社会的公益活动等等,并让学生参与完这些实践活动后,写一篇有关德育所思所想的随笔,强化学生的德育教育。此种家校合作参与实践活动的方式,积极践行了双减政策的教学理念,使学生在实践中获得了良好的情感体验,有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思想。

总而言之,双减政策背景下,减的是学生的负担,但是不减教师和家长的责任,想要培养出能够适应未来社会发展且德才兼备的孩子,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同等重要。因此在小学德育教学中,应高度重视家校的合作教育,通过定期组织家长会的方式向家长普及德育教育观念,强化家长的德育思想,同时通过线上平台以及开展实践活动,促进家校共育,以此做到真正地为学生减负,并为助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1]杨倩. 减负减压,家校合作——基于双减政策下小学德育工作实践[C]//.‘双减’背景下重温陶行知教育观座谈会论文集.,2021.051464.

[2]黄芳.浅析家校合作在小学德育建设中的重要性[J].考试周刊,2017(99):16.

[3]彭巧贤.家校合作视角的小学德育教育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7(30):228-229.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