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信息技术背景下初中信息技术高效课堂构建策略探析

张秀丽   
新时代教育
河北省承德市丰宁满族自治县窄岭中学

摘要:科学的发展,信息技术的普及,已经广泛应用于教育领域,给教师教学提供了很大的便利,非常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在此背景下,初中计算机教学实践中,教师巧妙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可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提供高质量的教学服务,对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和信息素养具有积极的作用。文章就信息技术背景下初中信息技术高效课堂构建策略谈了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信息技术;初中;计算机教学;高效课堂

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广泛应用,使教育发展到全新的阶段,彻底改变了传统黑板和粉笔的教学模式,在初中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效果尤为明显。在初中计算机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给计算机课堂教学效果带来了实质性的变化,为课堂注入了生机与活力,为学生创造出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对计算机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促进了学生学习能动性的发挥,保证了课堂教学效率的稳步提升,为初中计算机高效课堂的构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 信息技术背景下初中信息技术高效课堂构建策略

1.1 利用信息技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主动的学习行为是建立在浓厚的兴趣的基础上的。信息技术具有图文声像兼具的丰富功能,可将书本上静态的知识以生动、灵活的方式呈现出来,动态的事物更能引起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课程知识学习更为有趣,有助于实现寓教于乐的教学效果。为此,在初中计算机课堂教学中,教师可灵活运用信息技术的丰富功能,克服传统单一、枯燥的教学模式,使教学生动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学生带入形象生动、色彩缤纷的教学情境中,使学生的感官受到刺激,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促使学生主动投入到计算机学习中,从而为课堂教学的顺利开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例如,在教学“新建网页”这一知识时,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的录屏功能为学生展示如何操作,将新建网页的过程以动态的方式展示出来,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1.2 运用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初中阶段的计算机知识具有较强的知识性与操作性特点,要想让学生在课堂上更好地掌握知识与技能,不仅对教师教学有较高的要求,也需要学生对学习保持持久的兴趣,唯有如此才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在初中计算机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优化课堂教学方法,利用微视频的功能制作教学课件,以新颖的方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保证课堂学习效率,从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与此同时,在初中计算机教学中,教师对信息技术的应用要密切结合教学内容制作合理的教学课件,改善传统教师口述式的教学方式,以生动的视频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积极探究计算机知识,进而保证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

1.3 活用信息技术,突破教学重难点

在传统的初中计算机教学中,教师往往会消耗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讲解重点和难点知识,但即便如此,学生还是无法对重难点知识有更好的理解,很难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针对此种情况,如果教师能用信息技术的功能来讲解重难点知识,借助图片、文字及动画相结合的方式为学生讲授知识,不仅能让学生的注意力保持持久,还能让学生反复观看教学视频,将已有知识经验与课堂新知之间构建起完善的知识体系,有效突破教学重难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比如,在“添加动画效果和超链接”这一知识教学中,这节课的教学难点是能运用超链接实现演示文稿的交互功能,如果按照传统的教学方法,很难让学生理解并掌握这部分内容,而运用信息技术则可以有效解决重难点知识的教学问题。具体做法是,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线上教学视频共享的功能,将学生难以掌握的知识教学视频上传到网上供学生下载观看。学生可利用课余时间观看学习,通过反复观看与自主探索学习,有效突破教学重难点,从而达到有效学习的目的。

1.4 巧用信息技术,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随着课程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传统教育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当前的教学需求,课程教学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重视度日益提升,在具体教学实践中,教师应摒弃传统“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在遵循以生为本原则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促进学生自主思考、分析与探索,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从而达成学习目标。尤其是在初中计算机教学中,教师更应注重对学生自主学习、操作能力的培养,以促进学生信息素养的提升。教师可巧妙运用信息技术为学生布置学习任务,让学生在学习任务的驱动下主动学习,探索计算机中的奥秘,感受计算机学习的乐趣,从而有效地完成教师布置的学习任务。另外,在学生完成学习任务之后,教师要注重对学生的自主学习情况及任务完成情况的评价,发现学生的优势,帮助学生找到学习中的不足,及时改正,从而促进学生计算机水平和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

1.5 采用信息技术,强化课后巩固效果

除了课堂教学知识之外,课后学习对知识的巩固也非常有必要。在初中计算机教学中,如果学生只是在课堂上学会了计算机的相关知识,课后不进行练习与摸索,很难真正掌握计算机知识,提升计算机操作能力。为此,教师应加大对课后教学巩固的重视,以促进学生信息素养的提升,提高计算机课堂教学效果。在具体教学实践中,教师可利用信息技术将每节课所教学的内容以微课视频的方式上传到网上,让学生在课后对知识之间的联系进行复习,以促进学生构建完整的知识结构,促进学生更好地掌握计算机知识,从而提高学习效果。

2 结束语

总而言之,将信息技术与初中教学相结合既对构建高效课堂有积极作用,也对培养学生动手动脑及信息素养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作为初中计算机教师,要不断学习提升自身教学水平,探索信息技术与计算机教学相结合的有效手段,激发学生对计算机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计算机学习能力,不断提升初中生的信息素养,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优秀人才,实现信息技术教学的根本目标。

参考文献:

[1]董自皎.微课在初中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探究[J].中小学电教,2020(3).

[2]赵蓉芳.教育信息化背景下的中学计算机教学探析[J].成才之路,2019(36).

[3]夏雪.浅析教育信息化背景下对初中计算机教学的思考[J].教育现代化,2018(7).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