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智慧城轨”背景下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转型“建设研究

刘鸿婷 张玲瑞   
新时代教育
云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云南昆明 650000


打开文本图片集

摘要:近几年,城市轨道交通规模扩大、人员的增加,加大了管理的难度,因此城市轨道交通企业运用互联网、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故障预测与健康管理等技术,在城市轨道交通领域进行应用,智慧运营逐渐成为行业焦点。为适应行业的发展,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从“传统运营管理人才”转型为“智慧化运营管理人才”势在必行。

关键词:交通强国、智慧城轨、人才需求、转型

一、城市轨道交通行业发展背景及政策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要“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要“为建设科技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网络强国、交通强国、数字中国、智慧社会提供有力支撑”。从习近平总书记指示中看出,“交通强国”、“智慧城市””战略一脉相承,而智慧城轨是践行“交通强国”的重要载体。

国务院《交通强国建设纲要》、《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等,运用总体规划、正常引导、立法保障以及财政支持等手段,为城轨交通人才培养创造了良好的政策和社会环境。

二、“智慧城轨”背景下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转型”的必要性

在“智慧城市”、“2025智能制造”、“互联网+”等国家战略的指引下,研究建设“智慧城轨”逐渐成为轨道交通行业未来的主要发展趋势。在接下来的十年内,轨道交通行业“智能化、数据化、平台化”的升级趋势都将成为发展的重点,人工智能、大数据技术与城市轨道交通经营和运营的结合,新一代站台门、移动支付售检票系统、人脸识别+视频监控等方案的应用,在为城市居民创造更为便捷、高效的智慧出行与生活的同时,也对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提出了挑战。

互联网、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智能技术在城市轨道交通系统中的应用,“智慧城轨”的建设已从初具雏形,这一变化造成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输出的一线技术管理人才和运营管理人才需求降低,原有的人才培养体系已经无法适应智慧城轨的需求。

从“交通大国”走向“交通强国”是中国的必然选择,而交通强国的建设离不开数字化转型,交通行业人才也亟需“转型”。因此,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从“传统运营管理人才”转型为“智慧化运营管理人才”势在必行。

三、“智慧城轨”背景下人才需求分析

1. 城市轨道交通人才队伍结构性发生变化

据预测,“十四五”期间地铁新增运营人才需求规模约19万,在“智慧城轨”背景下,运营企业相关岗位,尤其是站务、列车司机等需求存在缩减,而企业高层次、复合型以及国际化人才的供给数量与质量将面临短缺。

2. 企业岗位“转型”加快

跨专业协作、多岗位融合成为人才发展新趋势。有些岗位需求缩减、被替代甚至消失。员工需要掌握更多专业知识和技能来适应新岗位要求。

3. 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成为人才的必备“标签”

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已成为城市轨道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数字化工具逐渐成为城轨行业人才培养的底层支撑,线上+线下融合发展需求迫切,人才培养亟需向信息化、数字化、智慧化转型升级

四、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转型”对策

1. 制定符合“智慧城轨”发展的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城市轨道发展初期培养的是技术含量较低的服务型人才,注重的是服务水平和应急能力。智能化时代培养的人是适应智慧城市建设的人才,注重的是服务水平和应急能力的同时,我们需要培养可以熟练使用城轨车站智能运维系统的管理人才,给乘客带来更便捷、安全、舒心的智慧化服务。

2. 建立与“智慧城轨”运营系统配套的课程体系

城市轨道交通智慧化运营管理元素融入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才能实现专业与智慧城市(区域)、智慧城轨(产业)协同发展。研究如何建立与“智慧城轨”运营系统配套的课程体系,实现专业人才的智慧化是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转型”的依据和体现。

3. 探索为“智慧城轨”建设与发展提供助力的教学团队建设方案

智慧车站、智能运维、智慧能源、智能技术装备赋能“智慧城轨”,探索如何建立智慧教学团队,是实现专业、人才的智慧化的关键,也是将四类智能应用赋能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的关键。

4. 规划建设一部分与“智慧城轨”相适应教学资源

将互联网、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智能技术融入课程,根据细腻的智慧化课程体系规划建设一部分与“智慧城轨”相适应教学资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呈现优质教学资源,实现教学内容智慧化、教学手段智慧化。

5. 建设有一定“智慧城轨”技术的实习实训基地

依托“智慧城轨”背景,高职院校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智慧实训基地作为技术创新和应用的重要平台,是培养高质量技术型创新型人才的有力保障,是职业教育创新发展的关键。通过探索设备及管理系统升级改造,互动式教学资源开发,智慧城轨运维与管控实训平台建设,大数据系统建设等多项举措,形成教学,实训,科研,社会服务功能于一体的智慧实训平台,实现实训基地产学研用功能深度融合,可以有效推动专业人才智慧化培养,助力“智慧城轨”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国城市轨道交通智慧城轨发展纲要,2020.

[2]张哲涯. 关于城市轨道交通智慧化运营管理的探讨[J],中国科技纵横,2019.

[3]卫小伟.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建设标准开发与实践[J],大众化标准,2020.

[4]交通强国纲要,2019.

[5]数字交通发展规划纲要,2019.

[6]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2019.

课题来源:云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科学研究基金项目项目名称:“智慧城轨”背景下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转型”建设研究(2022SK05)

作者简介:刘鸿婷,汉族,女,1988.11,云南丽江人,副教授,硕士,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方向。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