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浅谈培养小学生在古诗词中学习成语的兴趣
摘要:引导学生在古诗词中学习成语。广泛诵读诗词,在古诗词中发现成语、诵读成语、积累成语、理解成语,运用成语,最终达到培养学生在古诗词中学习成语的兴趣。
关键词:培养学生;学习;成语;兴趣
古诗词,是中华民族独有的文化存在,自古以来,古诗词以其独特的韵味熏陶感染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深受中华儿女喜爱。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古诗词不仅是语文教学的好教材,还是美育的好帮手,更是品德教育的切入点,因此古诗词在小学生学习中的地位尤其重要。那么小学生在古诗词中学习成语的兴趣该如何培养呢?
一、通过在古诗词中发现、诵读、积累成语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我在进行古诗词和成语教学时,把两者紧密联系起来。由学习古诗词时想到成语,也可以在学习成语时联想到古诗词,培养学生学习古诗词和成语的兴趣。
1.敏锐察觉来源于古诗词中的成语,引导学生要学会跟着古诗词学成语。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发现很多成语来源于古诗词,如:“寸草春晖”源于“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又如“ 心有灵犀、柳暗花明、万紫千红、春风得意、庐山真面目”等成语孩子们不难找到来源。很多古诗词句中对成语运用得万分切题,恰到好处。引导学生在朗读古诗词时,体会成语的妙用。
2.教学时设计要有梯度的读。首先要求学生读准古诗词的字音,在整体读的时候一定要达到一个“准”字。引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符号画出成语,就是在读准的基础上识别成语,反复朗读,熟读成诵,最终达到从量变到质变的积累。教学时我设计有梯度的读,采用以读代讲,以读促悟的方法,不但适合不同层次的学生,而且遵循学生的不同感受,让学生每读一遍都会有不同的收获。引导学生读好古诗词,读好成语是培养学生在古诗词中学成语的兴趣。俗话说“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教师引导学生采用灵活多样的方式诵读,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通过读化难为易,提高学习兴趣,教学时我采用全班齐读、按节奏读、个别读、小组赛读、师生对读等灵活多样的方式培养学生读的兴趣,引导学生把古诗词中的成语读连贯,按节奏抑扬顿挫的读出来。学生在读中体会古诗词的语言魅力。
3.由古诗词引出成语。用一个成语来归纳诗句或者由诗句想到的相关成语。如教学“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一句时,我设计问题,读了这句诗,你会想到哪些成语?为了降低教学难度,我设计几个意思相近的成语,让学生选择。学生通过讨论得出“躬行实践”这个成语,学生既学习了古诗词又积累了成语。一箭双雕的事儿何尝不为呢!为了提高学生对成语和古诗词的学习兴趣。我设计这样的拓展:
不识庐山真面目:(当局者迷) 飞流直下三千尺:(一落千丈)
花落知多少:(下落不明) 欲穷千里目:(高瞻远瞩)
轻舟已过万重山:(一日千里) 粒粒皆辛苦:(食不甘味)
先出示诗句,在问学生你会想到哪个成语?为了让更多学生学起来容易掌握,可以设计几个相近意思的成语,供学生选择,这样化繁为简,化难为易的教学思想,可以调动每一个孩子的学习兴趣,让孩子们学得轻松自如。
二、理解、运用古诗词中的成语,培养学生学习成语的兴趣。
1.抓住诗句中成语画面体会诗句意境。
人们常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学生通过反复诵读古诗词句后,在成语中想象诗词的画面,在看到诗词画面的时候,也可以想到一个描写画面的成语。教学描写写景的诗词的时候,拓展方面也可以让学生想出描写相关景物的成语,想到恰当的成语体现诗句要表达的意思,促成进一步理解诗句,加深对诗句意境的理解。我在教学《诗经.国风.周南 .关雎》中,“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一句时,学生在自由练读的过程中快速发现成语“辗转反侧”,学生在读词的过程中感受到成语的巧妙运用,能用自己的语言准确地表达“辗转反侧”的意思是翻来覆去睡不着,形容有心事。学生借助成语意思就不难理解诗句“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学生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诗句的意境,“绵绵不断的思念,叫人翻来覆去难以入睡。”学生能顺理成章的理解古诗词的意境。在进行古诗词教学中,老师相机出示随处可见的含有成语的诗句,如:孟郊《登科后》“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苏鳞《献范仲淹诗》“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早逢春。”叶绍翁《游园不值》“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曹植《白马篇》捐躲赴国难,视死忽如归。”学生抓住诗句中的成语体会理解诗句意境,也可以出示成语,想象画面,组织语言描绘诗歌意境。
2.抓住成语的意思体会诗词的意境。
引导学生在读中观察,找到自己熟悉的成语,在读中感悟句子的语言美,体会我国大文豪们遣词造句的美妙之处,对学生的要求由低到高,有梯度的要求,对低年级学生只要求用自己喜欢的符号标画出成语,识别古诗词中出现的成语,在积累古诗词的同时,不忘记对成语的积累。学生养成了会学习、会发现的良好习惯后,就掌握了学习的主动权。低段是基础、是开端,到了中段,读的要求就更高了,读中能把断句、句意、词的连贯性等有节奏、轻重缓急、抑扬顿挫的读出来。中段是学生语言积累的学段,诗词中的修辞,成语的运用,对诗词的体会,通过对诗句和成语的学习,会提高自己的兴趣爱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学习的兴趣就掌握了学习的主动权,学生就会潜移默化地利用课业时间喜欢读一些诗句,并会归类诗句的主题思想。高段的要求是能鉴赏,对诗词中反映的人物品质、自然景物、社会现象、生活、人格等方方面面的内容要有独特的观点。并学习古人留下的最美好的东西,学会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因此学习古诗词,对学生是终身受益的,学生积累古诗词,也进一步探究成语,感受古代文人在遣词造句上的优美。学生在欣赏成语,朗读诗句的基础上,理解成语意思,根据自己的理解体会诗词的意境。如:教学苏轼的《题西林壁》,引导学生品读“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一句。体会诗人观察庐山所获得的直观感受。学生自由读到“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学生在学会观察的基础上要创设情境识别成语“庐山真面目”,抓住成语的意思体会诗词的意境。在学习时很有难度,所以教师的情境创设,教学环节的设计就要考虑便于学生思考,降低教学难度,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最好方法。
三、通过读古诗词和成语培养学生学习成语的兴趣
1.学生通过诵读古诗词,在读中感悟学习任务中也积累一些词汇量,教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借助古诗词理解成语,也可以借助成语理解古诗词,日积月累学生能背诵一首古诗词也就掌握了一个成语,学生积累了一个成语,也可以通过成语学会了一首古诗词。如:“ 宋·李清照《武陵春》词: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物是人非”,这样紧密联系性的教学,帮助学生化繁为简,化难为易,从少见到广泛见识,从不解到理解,从枯燥的古诗词中走向丰富的知识积累和有趣的学习。为提高学生的兴趣,教学时课采用以读代讲、多读少写等灵活多样的培养方法。老师哦要明白“站在岸上永远学不会游泳”的道理,教学中设计有梯度,灵活多样的读,以读促悟,以读促解,以学生的读代替教师枯燥乏味的讲解来提高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有目的、有梯度、带着问题、解决问题去读,学生掌握这些在古诗词中学习成语的方法,就会有兴趣学习。
2.用画面来培养学生学习成语的兴趣。
用画面来教学,是一种非常直观的教学,我在教学《石灰吟》一课时,“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学生对“千锤万凿”、“烈火焚烧”、“粉身碎骨”成语理解有困难,我就千方百计的设计出生动形象的画面,出示画面再读成语,学生把看到的画面用成语描绘出来。学习的趣味性就更浓了,学生对学习内容就更感兴趣了。
总之,小学生要学会跟着古诗词学成语,学习兴趣尤其重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学中我们要提高学生学习兴趣,那么以读代讲,多读少写,有趣的画面直观易懂的教学方法是关键。经历了二十年的教学经验告诉我,学生对学习不感兴趣的魔鬼就是,不动地听着枯草乏味讲解,反复的抄写,深奥难解的内容,所以要培养学生跟着古诗词学成语的兴趣,就得注意学生讨厌什么,喜欢什么。学生掌握了在古诗词中学成语的方法后,在学习中就会抓住古诗词中的关键成语来体会古诗词的意境,最终对古诗词、成语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参考文献:
[1]《新华成语词典》、《汉语成语词典》
[2]古诗中的德育教育赏析 李长周;- 《华夏教师》- 2012-09-15
[3]新课改下高中生综合素质培养浅谈 温武军;《新课程》- 2022-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