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抗美援朝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实现路径
摘要:在抗美援朝战争中锻造形成的伟大抗美援朝精神,是中华民族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具有博大精深的科学内涵,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宝贵资源。新时代新征程,发挥抗美援朝精神的育人价值,通过课堂教学、实践教学、网络教学等途径,厚植大学生爱国主义情怀、塑造大学生积极乐观品质、增强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自觉主动担当民族复兴大任,助力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
关键词:抗美援朝精神;思政课教学;实现路径
1抗美援朝精神的科学内涵
1.1爱国主义精神
今年是抗美援朝战争胜利70周年,70多年前,朝鲜战争爆发,美国悍然越过三八线,把战火引到鸭绿江畔,严重危险到我国领土安全和人民生命安全。应朝鲜党和政府请求,我国作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决策。19万7千多名志愿军,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在缺衣少食、天寒地冻、敌强我弱的艰苦作战环境中,无数青年志愿军怀着一颗保家卫国的赤诚之心,敢于斗争、善于斗争,不惧强暴,坚守民族风骨,打破了美军不可战胜的神话,创造人类奇迹。
1.2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革命英雄主义精神是中国志愿军在战场上不畏强敌,勇于战斗的集中体现,在这场战争中,涌现了大批英雄功臣,像杨根思、黄继光、邱少云、杨连弟等三十多万名英雄,营造了崇尚英雄、争当英雄的氛围。正是因为他们的舍生取义,危难情况下为大义而牺牲,凭借顽强的毅力完成常人难易完成的任务,只要还有一个人,这个人就要继续战斗下去,才取得了这场战争的胜利。
1.3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新中国成立之初,百废待兴,中美双方在经济实力、军事力量等方面差距悬殊,在这种背景下,国内外许多人持悲观态度,唱衰抗美援朝战争。英勇顽强的中国人民志愿军秉持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坚定对于胜利的渴望,坚定保家卫国的信心,在武器装备落后、物质供应短缺、作战环境恶劣等环境下,士气高昂,激流勇进,最终打败敌人。
1.4革命忠诚精神
革命忠诚精神是中国人民志愿军的致胜法宝,忠于党、忠于祖国、忠于人民。在抗美援朝战争中,无论是高级将领,还是普通战士,为了完成祖国和人民赋予的保家卫国的使命,随时准备英勇就义,奉献自己的一切。为了避免暴露目标,即使烈火焚身而毅然纹丝不动的邱少云,为了战争的胜利,天寒地冻依然岿然不动的水门桥“冰雕”,这些革命忠诚壮举汇聚成致胜敌人的无穷力量。
1.5国际主义精神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爱好和平的民族,反对一切非正义战争,面对邻国遭遇帝国主义侵略,为了保家卫国,更是为了维护世界和平稳定,我们进行了抗美援朝。在抗美援朝战争期间,中朝两国军民紧密相依,不畏强暴,用血肉之躯筑起一道坚强防线,一次次击退敌人的猛烈战火,充分彰显了中国人民维护世界和平的决心,为正义事业奋斗的国际主义精神。
2抗美援朝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的价值意蕴
2.1有助于培养大学生家国情怀,增强责任担当意识
当代大学生出生成长在一个和平稳定发展、物质生活丰富的环境,伴随改革开放进入深水区,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意识形态斗争激烈,各种社会思潮交织融入,迫切需要汲取抗美援朝精神养分,用志愿军视死如归,保家卫国的革命事迹,激发大学生内心的爱国情感和责任意识,引导青年大学生自觉投身报效祖国的伟大事业。
2.2有助于培养大学生乐观拼搏,敢于斗争善于斗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无论时代如何发展,我们都要砥砺不畏强暴、反抗强权的民族风骨。”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担当,民族才有希望未来。抗美援朝志愿军正是在英勇顽强、乐观拼搏,敢于斗争和善于斗争中锻造了伟大抗美援朝精神,取得战争胜利。新时代新征程,青年大学生应该继承和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将革命乐观主义精神融入生活工作实践,以不懈的精神状态勇往直前,助力实现中国梦。
2.3有助于拓展大学生国际视野,坚持胸怀天下
当今世界,人类面临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国际局势复杂多变,只有世界各国人民联起手来,积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才能实现各国共赢。抗美援朝精神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了强大精神动力,有利于引导青年大学生树立国际视野,胸怀天下。
3抗美援朝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实现路径
3.1融入课堂教学,精准掌握抗美援朝精神
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思政课教师要提升自身知识底蕴,深化对抗美援朝精神的研究,只有教师自身先具备深刻的认识,才能向学生讲清楚抗美援朝故事,讲准确抗美援朝精神的生成逻辑,讲透彻抗美援朝精神的科学内涵,讲活抗美援朝精神的时代价值。
3.2融入实践教学,营造红色校园文化氛围
将抗美援朝精神融如校园文化建设,营造红色校园文化氛围,培养大学生崇高品德。一方面从物质文化入手,例如,建设抗美援朝历史展馆;打造当地抗美援朝英烈雕塑;张贴抗美援朝英雄事迹壁画等,引导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将抗美援朝精神植根内心。另一方面从精神文化入手,开展抗美援朝精神专题讲座、主题演讲、知识竞赛、文艺表演等,进一步深化大学生对抗美援朝精神的学习。
3.3融入网络思政,搭建抗美援朝精神平台
在“互联网+”时代,思政课教学必须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拓宽抗美援朝精神传播途径。利用学校官网主渠道,设置学习抗美援朝精神板块,向广大师生提供抗美援朝历史资料;利用好当代大学生广受欢迎的“三微一端”网络传播平台,定期推送抗美援朝典型事迹;利用基层党组织的党建工作,将抗美援朝精神融入“三会一课”、主题党日学习活动中,强化学生对抗美援朝精神的认同,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20-10-24.
[2]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 100 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21-07-02(01).
[3]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142.
[4]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4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2:7.
基金项目:2022年度沈阳市哲学社会科学课题(SYSK2022-058)